-
ChatGPT“狂飙”,如何“迎战”?怎样“问责”?
最后更新: 2024-05-08 18:23:04人们在担心什么?
尽管ChatGPT还算不上完美,但它无疑在重建我们对人工智能的认知,也再次唤醒了人类对人工智能的焦虑。
“我们没有预料到将‘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会带来这种程度的兴奋。事实上,我们甚至对它感到有些不安。我很好奇,它将从哪些领域开始为人们带来效用,而不仅仅是新奇和纯粹的好奇心。”ChatGPT开发商OpenAI首席技术官米拉·穆拉蒂(Mira Murati)2月初接受美国《时代》杂志对话时表示。
在学术界和教育界,ChatGPT已经掀起了不小的风波。近期,《科学》《自然》《肿瘤学》等多家科学期刊发表声明,不接受论文将ChatGPT列为“合著者”。《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国内C刊也发布声明,暂不接受任何大型语言模型工具单独或联合署名,如有隐瞒使用情况,将对文章直接退稿或撤稿处理。
“ChatGPT很好玩,但它不是作者。”1月26日,《科学》刊登了其总编辑霍尔顿·索普(Holden Thorp)的文章,指出对于《科学》而言,“原创”一词足以表明用ChatGPT编写的文本是不可接受的,这等同于从ChatGPT中抄袭。
在美国、澳大利亚、法国等国,ChatGPT也遭到了教育系统不同程度的“封杀”,或是限制其师生在公立学校的设施和网络上访问ChatGPT,或是将使用ChatGPT视为“作弊”。还有人开发出GPTZero软件,靠分析文本的“困惑性”和“突发性”检测其内容是否由人工智能生成,用魔法打败魔法。
美、法等国部分学校“封杀”ChatGPT
不安情绪同样弥漫在各行各业,ChatGPT的出现再次引发人们对“技术性失业”和“生存危机”的焦虑。在大家的讨论中,分析师、编辑、程序员、教师、律师等都成了可能被ChatGPT取代的“高危职业”。
不过,在杜严勇看来,现在说ChatGPT之类的人工智能工具取代人类,还为时过早。
“从表面上看,ChatGPT会给你一个非常全面,甚至可以说圆滑的回答,让你从直观上看挑不出多少毛病。但如果想要获得一些个性化、专业化,能强调个人观点的答案,对ChatGPT这种回答模式的接受程度可能就不会很强了。”
杜严勇表示,ChatGPT的本质还是通过优化算法以及大量的训练,在海量的数据库中快速搜索答案,再转化成文字表达,它在创造性、社会性以及个性化等方面无法与人类相媲美,这也是人工智能和人类智能的本质区别。
他以教育为例,指出现在很多人工智能所谓的“深度学习”,其过程是一个“黑箱”,“但教育不是这样。教育更多是一种过程,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这是人工智能所不具备的。”
但杜严勇认为,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现有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会产生变化,将进一步推动素质教育、个性化教育的发展。
相较于“取代人类”,杜严勇更认可人工智能可以协助人类,“人类大脑的‘容量’毕竟是有限的,而人工智能存储容量可以说是无限的。我们让人工智能来弥补人类智能的不足,让它们做我们的好助手,但最终决策还是要靠人类自己来完成。”
曾从事算法研发工作的彭璐瑶认为,技术的产生和进步,并不是为了和人类竞争或是取代人类工作,其初衷是辅助人类的工作,让人类从简单重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有时间去做更深入的研究、更多创造性的工作。
彭璐瑶表示,人类的技能随着科技发展而进步,不断适应科学的发展,“当所有作家都会用ChatGPT写故事,所有程序员都会用ChatGPT生成代码,我想大家关心的重点应该是如何比别人更好地完成任务,如何脱颖而出,而不是关注技术本身是否能替代自己。我认为机器和人类并没有竞争关系,人和人才是互相竞争的对象。”
她还提及,知名经济学家凯恩斯曾预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到了21世纪人类会更加闲暇,每周只需要工作15小时。“但今天的我们反而更忙了,技术进步拉动人们的需求,产生更多机会,包括工作机会,人们因此可能会更加忙碌,而不是担心自己的工作会被替代。”
外界对于ChatGPT的担忧,并不限于是否将导致更多人失业或作弊行为,还有它可能带来的更多伦理和法律问题。
ChatGPT的开发者也意识到“有很多难题要解决”,包括如何让模型做我们希望它做的事情?如何确保它与人类的意图相一致,并最终为人类服务?以及一系列关于社会影响的问题。
穆拉蒂此前表示,ChatGPT带来的影响是双向的,“技术塑造我们,我们也要塑造它”。她承认,“AI可能被滥用,也可能被坏人利用”,因此还要考虑如何在全球范围内管理AI的使用,以及如何以符合人类价值观的方式管理AI的使用。
对OpenAI首席执行官阿尔特曼来说,GPT模型也有让他“感到害怕”的事,“我确实一直在密切关注开源图像生成器所生成的报复性色情图片,我认为这会造成巨大且可预见的伤害。”阿尔特曼本月初接受《福布斯》对话时表示。
OpenAI首席执行官阿尔特曼 图源:视觉中国
谈及公司是否有责任确保上述问题不会发生,阿尔特曼表示:“人们无论如何都会采用开源模型,这样做的结果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好的,但也会有一些不好的事情发生。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公司,以及与终端用户有最后关系的公司也将不得不承担一些责任。因此,我认为这种情况将会采用共同责任和问责制度。”
标签 ChatGPT- 责任编辑: 王恺雯 
-
国际首次!“量子模拟的圣杯之一”,我国科学家取得重大进展
2024-05-06 12:12 科技前沿 -
嫦娥六号成功发射!开启人类首次月球背面取样之旅
2024-05-03 17:19 航空航天 -
环环相扣、步步关键!嫦娥六号月背出差之旅日程表
2024-05-03 16:22 航空航天 -
今天上午太阳爆发强耀斑,对我国上空电离层产生影响
2024-05-03 14:09 天文 -
嫦娥六号任务首选窗口瞄准今日17时27分发射
2024-05-03 07:39 航空航天 -
嫦娥六号计划5月3日发射
2024-05-01 18:26 航空航天 -
准备就绪!嫦娥六号完成发射前最后一次系统间全区合练
2024-05-01 15:52 航空航天 -
币安创始人赵长鹏被判4个月监禁
2024-05-01 10:10 疯狂比特币 -
中美研究合作:核聚变实验实现两方面关键技术突破
2024-04-30 07:33 科技前沿 -
全球运营商最大单体智算中心投产:2万张卡国产化率超85%
2024-04-28 15:14 观网财经-科创 -
“5台ASML极紫外光刻机就相当于2022年欧盟对华葡萄酒出口总额”
2024-04-27 09:01 观网财经-海外 -
刷新纪录!这一国产芯片交付
2024-04-26 09:13 科技前沿 -
华为官宣:盘古大模型5.0将和“纯血鸿蒙”一同亮相
2024-04-25 10:37 观网财经-科创 -
杨利伟获得钱学森最高成就奖
2024-04-24 15:36 航空航天 -
“80后”神十八乘组亮相 简历来了
2024-04-24 11:13 航空航天 -
中国将实施国内首次在轨水生生态研究项目
2024-04-24 09:40 航空航天 -
《三体》重要情节被验证?中国科学家首次观测到电磁波动态传播
2024-04-23 20:29 三体 -
神舟十八号任务完成全区合练 发射场做好应对风沙天气准备
2024-04-23 12:55 航空航天 -
阿斯麦:不走了,就在荷兰扩张
2024-04-23 11:08 观网财经-海外 -
神十八发射场区全系统合练,近日将择机发射
2024-04-21 16:56 航空航天
相关推荐 -
他无视美国威胁访华,“给世界作出示范” 评论 34这个全球最难进入的市场,中国企业正加速落地! 评论 52对美关税提至125%!商务部:将不再理会数字游戏 评论 551“对华关税实际是贸易禁令,但美国讨不到什么好处” 评论 188最新闻 Hot
-
他无视美国威胁访华,“给世界作出示范”
-
“美输华商品已无市场接受可能性”,又一例证?
-
60票赞成、25票反对,美参院批准了
-
这个全球最难进入的市场,中国企业正加速落地!
-
大部分货源都来自中国,亚马逊慌了
-
欧盟外交官:有了90天喘息期,我们应效法佛陀冷静备战
-
他访华前发声:特朗普虚张声势,反倒给我们机遇
-
“就不跪”
-
对美关税提至125%!商务部:将不再理会数字游戏
-
美学者:对后美国时代的秩序,有理由乐观
-
美国产Model S/X无法“订购新车”
-
“特朗普是将资本的血管砍断,可能加速自己的衰败”
-
现货黄金破3200美元/盎司创新高,券商提醒
-
“美国是只纸老虎,一戳就穿”,毛宁再转毛主席语录
-
菲律宾华人“钢铁大王”遭撕票遇害,我使馆发声
-
“对华关税实际是贸易禁令,但美国讨不到什么好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