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天文领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10米口径全向可动射电望远镜项目在新疆奇台奠基
9月21日13时30分,随着有关部门负责人、科研人员共同为基石培土,位于奇台县的110米口径全向可动射电望远镜项目正式奠基开工。该项目是我国天文领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成后将为引力波、快速射电暴、黑洞、暗物质、天体及生命起源等前沿领域搭建世界级观测平台。
新疆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艾尔肯·吐尼亚孜,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张涛以视频连线方式出席奠基仪式并讲话。
艾尔肯·吐尼亚孜指出,110米口径全向可动射电望远镜项目,作为国家在新疆布局的“国之重器”,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建设科技强国的战略部署,承载着促进我国现代天文学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的光荣使命,同时对于提升新疆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设区域领先的文化科教中心,具有重大示范引领作用。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精神,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做好项目建设要素保障,提供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加强统筹协调,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扎实推进。我们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四方合作”,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争取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试验区、乌昌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及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方面,取得更多实质性突破和进展,不断开创新疆科技创新工作新局面。
张涛代表中国科学院和全院科技工作者,对项目奠基表示热烈祝贺。他表示,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科技事业形成新格局,良好创新环境振奋人心。110米口径全向可动射电望远镜项目作为院区双方科技合作的重要内容,对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新疆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项目建设中,我院将发扬团结奋进、协同创新、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优质高效完成好项目建设,瞄准科学前沿,加强国际合作,高水平管理和运行好这一重大科学基础设施,聚集拔尖人才,造就高水平的科研队伍,力争早日建成国际一流天文观测基地,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性成果。
110米口径全向可动射电望远镜项目由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建设,项目建设期6年,建成后将为未来我国空间活动提供强大技术支撑。
玉苏甫江·麦麦提等出席活动。
预计建成后,口径达110米的奇台射电望远镜将成为世界最大、精度最高的百米级全向可动射电望远镜
2022年9月21日,在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半截沟镇石河子村发生了一件对我国天文领域意义重大的事件——110米口径全向可动射电望远镜项目在这里奠基开工了。
这个射电望远镜因建在奇台,也叫奇台射电望远镜(QiTai radio Telescope,简称QTT)。
图为110米口径全向可动射电望远镜模型图。(图片由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提供)
QTT是可以媲美“中国天眼”FAST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全向可动的优势让QTT能够以极高灵敏度观测到四分之三的天区,覆盖天文界高度关注的银河系中心及以南12°天区。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全向可动射电望远镜在德国和美国,其天线直径为100米,我国尚未建成百米级的全向可动射电望远镜。
因此,预计经过6年时间建成后,口径达110米的QTT将成为世界最大、精度最高的百米级全向可动射电望远镜,并为纳赫兹引力波、快速射电暴、黑洞、暗物质、宇宙生命起源等前沿领域探索搭建世界级观测平台。
这样一个高精尖设备为何落户奇台?专家表示,奇台观测站因交通便利、无线电干扰少、观测条件优越,成为QTT项目建设的理想选址,这也是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历经4年之久,勘选出的世界级“天文谷”。
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台长王娜说,该项目取得重大进展是中国科学院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历经十多年共同推进的结果。目前,科研团队已经对望远镜的关键技术开展了研究,难点也逐渐攻破,建设条件逐步成熟。
“QTT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观天利器,同时也会支撑我们国家深空探测领域的发展,还将带动相关微弱信号探测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对于大型精密仪器的建设也有促进作用。”王娜说。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天文台台长常进说,QTT处于欧亚大陆腹地,组网观测可西联欧洲、东联内地和东亚网,大幅提升整体灵敏度,将完善我国深空探测重要布局,为未来更遥远的空间活动,如探月工程、火星和小行星探测,甚至更遥远太阳系边际探测,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成为空间探测的重要支撑平台。
“110米口径全向可动射电望远镜项目是我国天文领域又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对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新疆创新驱动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张涛说。
- 原标题:我国天文领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10米口径全向可动射电望远镜项目在新疆奇台奠基
- 责任编辑: 林铃锦 
-
我国电推进系统首次完成低轨卫星升轨任务
2022-09-21 08:35 航空航天 -
俄罗斯称民用卫星可能成为“合理打击目标”,暗指马斯克星链?
2022-09-20 13:48 航空航天 -
天问一号团队获2022年度世界航天奖
2022-09-19 21:27 航空航天 -
地沟油“上天”,我国规模化生产生物航煤取得适航审定
2022-09-19 20:38 航空航天 -
“这是在开倒车!”
2022-09-19 19:23 -
华为全联接大会出海,超15项云技术首次落地全球
2022-09-19 16:57 TMT观察 -
国家航天局与阿联酋拉希德航天中心签署探月合作协议
2022-09-17 20:08 航空航天 -
我国高空大型无人机高原气象观测试验首飞作业成功完成
2022-09-17 20:06 -
我国首次完成两台载人潜水器联合作业任务
2022-09-17 17:24 -
神舟十四乘组第二次出舱,首次验证舱外救援
2022-09-17 16:00 航空航天 -
神十四乘组实施第二次出舱活动
2022-09-17 14:15 航空航天 -
神十四乘组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二次出舱活动
2022-09-16 17:20 航空航天 -
郑州商城遗址首次发现“金面罩”
2022-09-16 16:42 考古 -
印度首次载人航天发射因疫情延至2024年
2022-09-16 16:37 航空航天 -
学者应确保信息正确,绝不可为流量无所不用其极
2022-09-16 07:55 观网财经-科创 -
中科院等离子体所和黎巴嫩贝鲁特美国大学开展核能领域合作
2022-09-15 20:19 -
亚轨道运输新技术立项,未来可一小时内到达全球各地
2022-09-15 17:55 航空航天 -
我国科学家取得嫦娥五号着陆区火山活动历史研究新进展
2022-09-15 14:40 -
贝索斯火箭发射失败,对抗“行星沙文主义”胜算几何?
2022-09-14 17:41 航空航天 -
最高火箭,最短流程!长七A成功发射“中星1E”卫星
2022-09-13 22:31
相关推荐 -
巴基斯坦: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评论 432商务部:中方决定同意与美方接触 评论 357“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评论 72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评论 128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评论 54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