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天实验舱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最后更新: 2022-07-24 15:34:27问天实验舱发射在即,航天员将有何太空新体验?
微信公众号“人民网科普”消息,作为中国空间站首个实验舱,问天实验舱有哪些特殊“装备”?它的“到访”将给航天员带来哪些太空“出差”新体验?国际宇航联空间运输委员会副主席杨宇光近日接受记者专访作出解读。
职责:天和备份与科学实验
问天实验舱是继天和核心舱之后,中国空间站第二个大型舱段,其主要功能是开展科学实验,将是航天员在轨期间的主要工作场所。
据悉,问天实验舱主要面向空间生命科学研究,配置了生命生态、生物技术和变重力科学等实验柜。杨宇光表示,未来航天员将在这些实验柜种植植物、饲养小动物、培育微生物等,“其实天宫二号任务中,景海鹏和陈冬已经尝试种生菜、养蚕,这次航天员将拥有更丰富的科学研究资源”。
作为国家太空实验室,建成后的中国空间站舱内可以部署25台科学实验柜,每台实验柜都是一个小型的太空实验室。杨宇光说,实验机柜的尺寸、接口等进行了通用化和模块化设计,实验项目完成后,航天员可以进行在轨更换实验柜。另外,问天实验舱外部还有许多挂点,可用来安装科学研究设备,开展舱外实验。
除了用于科学实验,问天实验舱还要“兼职”天和核心舱的功能备份。杨宇光介绍称,核心舱是空间站的枢纽,它负责空间站的轨道、姿态、通信控制,数据管理以及航天员生命保障等。为提高空间站可靠性、保障航天员生命安全,问天实验舱进行了功能备份,当核心舱出现功能故障时,可切换至问天实验舱。另外,问天实验舱还配置了3个睡眠区、1个卫生间和厨房等设施,将为6名航天员在轨轮换提供条件。
外观:“大翅膀”配小机械臂
问天实验舱的外形与天和核心舱有很大区别,它除了有一个大柱段外,在尾部有一对巨大的太阳能帆板。太阳能帆板能以最佳角度面向太阳,避免飞行过程中其他舱段遮挡阳光,保障空间站电力供应。杨宇光表示,这是世界第四代空间站的重要特点。
根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公布的信息,问天实验舱将为空间站新添“明星”部件小机械臂。杨宇光说,机械臂已经成为空间站“标配”,其本质上是一种太空机器人,功能强大。
核心舱配置的大机械臂展开长度为10.2米,最多能承载25吨的重量,是空间站任务中的“大力士”。小机械臂的重量和长度均约为大机械臂的一半,负载能力约为大臂的八分之一,更为轻巧灵活,精度更高,能够完成更精细的操作。另外,大小机械臂可以组合使用,实现更大范围的舱外设备安装和航天员舱外作业。
此外,问天实验舱还配置了全新的出舱气闸舱,这是未来航天员的主用出舱口。杨宇光表示,新气闸舱出舱口朝下,且更为宽敞,航天员出舱更方便。
挑战:中国航天员首迎航天器来访
此次问天实验舱发射将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轨迎接航天器来访。杨宇光表示,航天员在轨迎接,一方面可全程观察自动交会对接过程,另一方面自动交会对接模式和手控交会对接模式可以相互切换,为问天实验舱顺利对接提供“双保险”。
此外,航天员在轨迎接航天器未来也是中国空间站的常态。杨宇光指出,中国空间站之后将实现航天员乘组在轨轮换,这意味着航天员需要在轨迎接天舟货运飞船、神舟载人飞船等航天器的到来。神舟十四号航天员此次在轨迎接问天实验舱,将为后续任务提供经验参考,特别是计划明年发射的巡天望远镜,也需要定期停靠到空间站,由航天员进行维护。
问天实验舱抵达后,中国空间站的规模将进一步增大。“这将为中国空间站开展科学实验等方面的国际合作提供更多机会,同时,我们也期待航天员在新教室进行太空授课,展现新的太空实验。”杨宇光说。
- 原标题:问天实验舱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 责任编辑: 林铃锦 
-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今加注液氢液氧,问天实验舱即将发射
2022-07-24 07:48 航空航天 -
我国科学家发现小麦增产新基因
2022-07-22 15:32 吃货俱乐部 -
问天实验舱完成发射前全区合练
2022-07-22 15:20 航空航天 -
我国科学家发现水稻高产基因,高产早熟可同步实现
2022-07-22 12:29 吃货俱乐部 -
“问海1号”6000米级自主遥控水下机器人正式交付
2022-07-20 10:25 -
天文学家首次发现银河系外休眠黑洞
2022-07-19 20:39 -
巡天空间望远镜预计2024年投入科学运行
2022-07-18 10:52 航空航天 -
我国成功发射四维03/04卫星
2022-07-16 07:26 航空航天 -
武汉产奥株新冠灭活疫苗临床试验启动
2022-07-15 17:35 -
中国首次发现2.55亿年前真钱伯兽化石
2022-07-14 22:01 -
我国自研海上地震勘探震源控制系统完成调试
2022-07-13 19:16 -
-
-
“问天”计划本月发射,“梦天”正样热试验完成
2022-07-12 17:34 航空航天 -
“星舰”助推器在测试时发动机爆炸
2022-07-12 16:16 -
人类目前能看到宇宙最深处的彩色照片公布
2022-07-12 07:47 观察者头条 -
我国首颗综合性太阳探测卫星将于10月发射
2022-07-11 14:42 航空航天 -
以钱学森之名,这支青年突击队突破多项宽域飞行技术
2022-07-11 14:24 -
“中国复眼”开建,可实现千万公里外小行星探测成像
2022-07-09 20:39 -
我国科学家发现多个深海新物种及新记录种
2022-07-06 16:12
相关推荐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122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评论 113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评论 126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75亿人不喜欢你,这是大错误 评论 151“这事传到特朗普那儿,龙颜大怒” 评论 51最新闻 Hot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