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十四乘组在轨满月,问天实验舱将于本月发射
上个月的今天,也就是6月5日,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顺利送入太空。3名航天员进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正式开启6个月的太空之旅。
在轨驻留期间,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将迎来空间站两个实验舱及天舟五号货运飞船、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来访对接,并与神舟十五号飞行乘组进行在轨轮换。此外,他们还将首次利用问天实验舱的气闸舱实施2—3次出舱活动,同时,也将开展“天宫课堂”太空授课及其他公益活动。堪称“最忙太空出差三人组”。
神舟十四号飞行任务是空间站建造阶段第二次飞行任务,也是该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将在轨工作生活6个月。神舟十四号飞行任务期间将全面完成以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为基本构型的天宫空间站建造,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其中,问天实验舱主要面向空间生命科学研究,梦天实验舱主要面向微重力科学研究。
航天员身心状态良好 各项任务顺利推进
目前,神舟十四号乘组3名航天员身心状态良好,各项在轨任务推进顺利。
总台央视记者刘冠青:这里是中国航天员中心航天员支持大厅,我们在屏幕上看到航天员刘洋正在利用太空跑台进行体能训练。在出发之前刘洋就表示过,她将会在太空当中每天写下一句寄语和感悟在纸条上,叠成星星。现在我们看到在她旁边有一个透明的盒子,里面正好装了30颗星星,这意味着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在轨已经满一个月了。
进驻空间站组合体以来,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先后完成了核心舱载人环境建立、物资整理与转移等各项工作。
中国航天员中心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吴大蔚:利用物资管理系统对整站的物资进行了归类和梳理,这部分的工作量很大,他们也非常辛苦。在我们对软件做了升级之后,软件会更加完善,所以用物资管理系统做了一些拍照视频,包括一系列的物资信息的整理和记录,跟天地的沟通更加顺畅了。
按计划,6月23日,三名航天员在地面人员的配合下完成了二氧化碳还原系统的组装和测试工作。
中国航天员中心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吴大蔚:它(二氧化碳还原系统)主要是能够实现再生,把我们呼出的二氧化碳,通过子系统能够再进一步充分重新利用,再用于我们的空间站,所以能够节约大量资源,减少我们上行的资源和代价。
此外,无容器柜材料科学实验、航天医学实验等也正陆续展开。在轨驻留一个月,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按照天地同步作息制度,每周工作6天,目前,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各项工作推进顺利。
中国航天员中心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吴大蔚:神舟十四号乘组是一个比较年轻的乘组,他们的状态非常好,同时他们也有前期的飞行经验,所以整体上来讲,他们无论从身体上还是操作上、心理上都是比较活泼比较欢乐,同时又非常严谨细致的乘组。在完成各项工作方面也都是非常利落,整体表现得非常好。
空间站稳定运行 静待“问天”到来
按计划,问天实验舱将于本月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并与空间站组合体实施交会对接,载人航天工程各系统密切关注空间站组合体运行状态,确保任务顺利实施。
7月4日下午,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对空间站组合体发出调相指令,这次轨道控制之后,空间站组合体将做好迎接问天实验舱来访的准备。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副总工程师汪赛进:我们今天(7月4日)刚完成为问天发射进行的调相控制。随着问天发射的临近,正在策划就是天舟三号的离轨相关工作,在这之前还要利用天舟三号进行变轨,之后在问天发射前,天舟三号要跟组合体进行分离。
目前中国空间站组合体由天和核心舱、天舟三号、天舟四号和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组成“一舱三船”构型,未来天舟三号的撤离,主要是为后续问天实验舱与天和核心舱交会对接腾出对接口,此次问天实验舱发射对接,是空间站首次在有人的状态下迎接航天器的来访。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副总工程师汪赛进:这次我们问天采取的也是快速交会对接的方式,如果出现异常情况,要有地面实施交会对接这种方式。另外如果说在某种情况下,还需要航天员参与手控交会对接。
中国航天员中心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吴大蔚:他(们)会做手控遥操作交会对接的相关准备,时刻准备着。如果一旦有需要,他们就会随时介入,确保对接过程顺利。
这几天,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完成了对舱外航天服的巡检测试。按计划,在轨期间他们将从问天舱出舱口完成2到3次出舱活动。连日来,北京飞控中心对空间站组合体各软件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提升后续任务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长管团队副指挥胡国林:在轨软件的更新目的主要是让天上的设备能够抵抗恶劣太空环境的影响,同时对航天员的操作尽量不要带来额外的影响。那么对地面来讲的话,从监视和控制的角度能够更加便利和手段更加丰富。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副总工程师 汪赛进:目前空间站经过这么长时间运行,工况正常,姿态稳定,能源平衡。
- 原标题:在轨“满月”!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身心状态良好 各项任务顺利推进
- 责任编辑: 房佶宜 
-
国内最大离轨帆成功在轨展开,旨在减缓空间碎片增长
2022-07-04 22:31 航空航天 -
我国首个桌面操作系统开发者平台发布
2022-06-30 08:56 -
首架“翼龙”-2民用无人机下线
2022-06-29 19:58 中国精造 -
汉莎航空将重启A380,“空中巨无霸”重返天空
2022-06-29 13:13 -
天问一号完成既定科学探测任务,最新火星影像公布
2022-06-29 12:41 航空航天 -
被美国商务部移除实体清单,欧菲光竞价涨停
2022-06-29 10:11 观网财经-科创 -
“中国空间站欢迎国外航天员朋友们的加入”
2022-06-29 08:38 航空航天 -
我国首个介入式脑机接口技术动物实验成功进行
2022-06-27 22:49 科技前沿 -
我国早期半导体硅材料奠基人梁骏吾院士逝世,享年89岁
2022-06-24 13:14 -
一箭三星,中国成功发射遥感三十五号02组卫星
2022-06-23 11:00 航空航天 -
我国成功发射天行一号试验卫星
2022-06-22 12:53 航空航天 -
芯片行业从十年不涨薪到应届生年薪60万,合理吗?
2022-06-22 11:47 观网财经-科创 -
翟志刚王亚平获二级航天功勋奖章,叶光富获“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
2022-06-21 18:54 航空航天 -
猎鹰9号发射53颗星链卫星,第13次使用刷新单枚火箭复用纪录
2022-06-18 15:11 观网财经-海外 -
高温下水稻还能高产吗?中国科学家:能
2022-06-17 08:05 -
我国新一代载人火箭三级发动机整机首次长程试验圆满成功
2022-06-16 15:49 航空航天 -
康宁:华为云将践行“一切皆服务”理念
2022-06-16 13:19 数字化转型 -
传感器数据异常,韩自研火箭“世界”号明日发射计划告吹
2022-06-15 20:39 三八线之南 -
国内海上首个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完成设备建造
2022-06-15 15:13 -
共筑数字经济底座,中国算力网——智算网络正式上线
2022-06-15 14:58 数字化转型
相关推荐 -
“损失惨重的100天”,他俩会掰吗? 评论 64男频一哥身陷“霍去病”危机?别回头!戏说时代结束了 评论 256“拜登这损招反逼他人找中国买”,特朗普想修改… 评论 76美国新驻华大使:曾在香港居住多年,对特朗普“忠诚” 评论 102最新闻 Hot
-
美国一季度GDP萎缩0.3%,特朗普嘴硬:关税没错
-
“如果没有人口大国愿意派遣兵力,这一计划将是死路一条”
-
泽连斯基暗示要袭击俄胜利日阅兵式?俄方回应
-
“美国负债超33万亿美元,没钱补贴欧洲了”
-
“纺织业是过去式,美国不需要”,业界怒了
-
男频一哥身陷“霍去病”危机?别回头!戏说时代结束了
-
“上台100天,说100个谎√”
-
特朗普吹破天,白宫备忘录没敢提对华关税…
-
加拿大人突然对华更友好:中国制造比美国制造强多了
-
“拜登这损招反逼他人找中国买”,特朗普想修改…
-
“应让各国明白,没中国,特朗普不会宽限90天”
-
15箱中国货海上漂,“死忠粉”傻眼:我哪知道特朗普是纯疯啊
-
“死磕”海底挖矿:美国落后,中国就高兴了
-
我驻智利大使质问:美国怀疑中国,那美国自己呢?
-
“我想当教皇”
-
巴基斯坦警告:可靠情报显示,印度将在36小时内动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