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球“土特产”又有新发现:或可用于实现“零能耗”的月球生命保障系统
南京大学新闻网5月6日消息,近日,邹志刚院士、姚颖方教授团队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作,详细分析嫦娥五号月壤的元素组成和矿物结构,从光伏电解、光催化和光热催化三个方面对嫦娥五号月壤的人工光合成性能进行了评估,并基于月壤人工光合成性能提出了可行的月球地外人工光合成策略,为实现“零能耗”的月球生命保障系统奠定了物质基础。
嫦娥五号月壤是月球表面非常年轻的玄武岩,这种矿物中富含铁、钛等人工光合成中常用的催化剂成分。研究团队采用机器学习等方法,对月壤材料结构进行了多次分析,明确嫦娥五号月壤中主要的晶体成分大约有24种,其中作为人工光合成的良催化剂有钛铁矿、氧化钛、羟基磷灰石、以及多种铁基化合物等8种。同时,月壤表面具有丰富的微孔和囊泡结构,这种微纳结构进一步提高了月壤的催化性能。
研究团队进而采用月壤作为光伏电解水、光催化水分解、光催化CO2还原、以及光热催化CO2加氢等反应的催化材料,评估其性能。研究表明,月壤在光伏电解水和光热催化CO2加氢反应中具有较高的性能和选择性。基于以上分析,研究团队针对月球环境,提出利用月壤实现地外人工光合成的可行策略与步骤。即利用月球夜间的极低温度(-173°C),通过凝结将二氧化碳从人类呼吸空气中直接分离。然后嫦娥五号月壤作为水分解的电催化剂和CO2加氢的光热催化剂,将呼吸废气、月球表面开采的水资源等转化为O2、H2、CH4和CH3OH。这项工作为建立适应月球极端环境的原位资源利用系统提供了潜在方案,并且只需要月球上的太阳能、水和月壤。基于该系统,人类或可实现“零能耗”的地外生命保障系统,真正支持月球探测、研究和旅行。
在月球上长期生存是载人深空探测漫长旅途的第一个里程碑。最大限度地利用月球原位资源与能源,可以帮助我们在月球上建立一个兼具生命支撑和支持航天器发射的中继站。与现有的地外生存技术相比,地外人工光合成技术有望利用月球的资源与环境生产氧气、燃料和生存用品。这种技术能够在宽温度范围下运行,实现低能耗和高效能量转换。此外,地外人工光合成技术主要利用人类呼吸的CO2和月球上原位开采的水资源产生氧气和碳氢化合物。实现这一目标可以极大地提高人类生存的可行性和持久性,同时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
作为月球上最丰富的资源之一,采用月壤作为地外人工光合成催化材料,是月球原位资源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地球上的催化剂相比,月壤或月壤提取成分作为月球上的人工光合成催化剂,可以大大降低航天器的载荷和成本。嫦娥五号月球样品为实现地外人工光合成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
该工作的相关研究成果以“Extraterrestrial Photosynthesis by Chang’E-5 Lunar Soil”(利用嫦娥五号月壤实现地外光合成)为题,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焦耳》(Joule)上(https://doi.org/10.1016/j.joule.2022.04.011)。南京大学姚颖方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王璐助理教授、朱熹助理教授、涂文广科研助理教授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中国科技大学熊宇杰教授、南京大学周勇教授、邹志刚院士是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月球样品由国家航天局提供(样品编号:CE5C0400),该工作得到科技部“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重点研发计划、科工局民用航天技术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面上项目等项目资助,以及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纳米技术重点实验室、人工微结构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支持。
图源:新华社
- 责任编辑: 林铃锦 
-
十年十倍!“墨子号”实现1200公里地表量子态传输新纪录
2022-05-06 22:23 科技前沿 -
印度法院:对小米48亿资产解除冻结
2022-05-06 15:36 观网财经-海外 -
祝融号火星车准备越冬,环绕器持续开展环绕探测
2022-05-06 08:49 航空航天 -
中国太空望远镜:计划2023年发射,视场比哈勃大350倍
2022-05-06 08:05 航空航天 -
我国科研人员构建非洲猪瘟病毒感染的全景式细胞转录图谱
2022-05-05 21:09 -
“巅峰使命”珠峰科考成功登顶
2022-05-04 13:20 -
5名科考队员已抵达珠峰海拔8800米处,即将架设气象站
2022-05-04 11:54 -
“冲顶时刻”!1名队员手部冻伤,其余12人继续冲顶珠峰
2022-05-04 08:05 -
祝融号累计行驶1921米,玉兔二号共行驶1181米
2022-05-02 14:18 航空航天 -
一箭五星!我国首次实现运载火箭海上“一站式”发射
2022-04-30 12:21 航空航天 -
中国生物三款奥密克戎株疫苗阿联酋获批临床
2022-04-29 21:24 抗疫进行时 -
中科院等科学家实现超导多量子比特纠缠逼近海森堡极限
2022-04-29 20:25 科技前沿 -
8300米!我国海拔最高自动气象站成功架设
2022-04-29 14:09 -
中国成功发射四维01/02两颗卫星
2022-04-29 13:00 航空航天 -
“祝融号”如何在火星“过冬”?工程团队详解
2022-04-29 10:29 航空航天 -
变废为宝!我国科学家实现二氧化碳合成葡萄糖
2022-04-29 08:28 科技前沿 -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京完成开舱
2022-04-26 16:57 航空航天 -
神舟十三号飞船返回舱今天开舱
2022-04-26 15:24 航空航天 -
12位中国导弹武器“两总”首度公开
2022-04-24 21:17 中国军工 -
我国将着手组建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
2022-04-24 08:35 航空航天
相关推荐 -
伊朗港口大爆炸已致28死,与导弹燃料有关? 评论 41美国电商哀叹:关税不能这么高下去,太多人撑不过去 评论 104欧盟高层想让她走人?“上梁不正下梁歪” 评论 173见完泽连斯基,特朗普:普京也许只是在敷衍我 评论 308最新闻 Hot
-
超越DeepSeek,中国开源“集团军”重塑全球AI生态
-
“巴基斯坦已向中方提出请求”
-
“若勒庞被禁止参选,那么我上”
-
美国LNG行业明说了:我们无法遵守特朗普政府新规
-
又炒作:想赢中国,这件事至关重要
-
中日友好医院:开除肖某党籍,解除聘用关系
-
日本下一代战机要命名为“烈风”?
-
印巴再交火,印度未事先通知突然开闸放水
-
伊朗港口大爆炸已致28死,与导弹燃料有关?
-
“最美通缉犯”出狱直播当网红?抖音:已封禁
-
美国电商哀叹:关税不能这么高下去,太多人撑不过去
-
智方被曝阻挠中方天文台项目,“这不自相矛盾吗?”
-
欧盟高层想让她走人?“上梁不正下梁歪”
-
“美国人,包括一些共和党人越来越不满意特朗普”
-
世博会又出岔子了……“飞行汽车”表演时掉零件,被长期禁飞
-
“萝莉岛”关键证人,曾说不会自杀的她“自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