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科院等发现银河系合并矮星系的化学证据
关键字: 中科院天文银河系恒星矮星系LAMOST一提到银河系,人们往往会联想起一个静谧、美丽的银色圆盘。对于这个神秘壮观的星系,人们赋予了许多美好的想象。
可这是银河系的“真面目”吗?北京时间2019年4月30日凌晨,国际科学期刊《自然·天文》在线发布了我国天文学家主导的一项重要发现,打破了人们的认知。
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领导的中日合作研究团队,首次发现了银河系中存在一颗非常奇特的恒星,在揭开了它的“身世”之谜后,科学家发现,它竟是银河系将附近的矮星系吞掉之后“掠夺”过来的。
新发现的银河系“外来移民”示意图(中国国家天文/绘制)
银河系里的“小金库”
银河系的形成与演化一直是一个令人着迷的科学问题,天文学家倾向于认为,拥有恒星数量较少且总体质量较小的矮星系不断碰撞合并,形成更大的星系,也就是银河系的雏形。然后,这个初始的银河系不断地吞噬附近的矮星系,最终形成了今天的银河系。
“银河系里有数千亿颗恒星,到底哪些是银河系原有的‘土著居民’,哪些是来自于近邻矮星系的‘外来移民’?科学家一直在寻找这方面的证据。”论文第一作者、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助理研究员邢千帆说。
依托于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LAMOST望远镜的光谱数据,研究团队在银晕中发现了一颗非常特别的恒星,它的银、铕、金、铀等贵金属的含量特别高,堪称银河系里的“小金库”。
比如在在地壳中含量仅有0.000106%、被称为最稀有元素的铕,在这颗恒星中相对于铁的比率是太阳的10倍之多,大大超过了同类恒星的平均值,可谓是“土豪”无疑了。
像这类恒星,研究人员在整个银晕中仅发现了30余颗,如此稀有的恒星,引发了他们的强烈好奇——这颗星星究竟来自哪里?
来自星星的DNA
银河系里的星星距离人类是如此遥远,想要研究它们就得另辟蹊径。得益于十九世纪德国光学仪器师夫琅和费发现的太阳光谱,人类才开启了探索恒星化学丰度的大门。
恒星光谱就像是恒星的指纹,有了光谱,天文学家可以确定恒星的温度和光度,推断出它的大小、年龄、化学丰度,甚至可以重现这颗恒星的“星路”历程。
而获取光谱,正是LAMOST望远镜最擅长的事。作为目前世界上光谱获取率最高的天文望远镜,LAMOST巡天七年,共获取了1125万条光谱,这些星光里的“彩虹”为天文学家探索银河系形成与演化及星系物理等前沿科学的种种奥秘提供了最有力的数据支持。
论文通讯作者、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LAMOST运行和发展中心主任赵刚解释称,被银河系“吃掉”的矮星系与目前“幸存”的矮星系具有相近的质量分布,因此它们的成员星也具有相似的化学特征。“所以通过研究银河系附近矮星系成员星的化学组成,我们便能获知矮星系家族里恒星的化学特征,从而像做DNA鉴定一样,把银河系内来自矮星系的恒星给筛选出来。”
研究人员发现,银河系近邻矮星系的成员星中的α元素(镁、硅、钙和钛等)含量会明显低于银晕内恒星的平均值,便将其作为一条“生命密码”开展了鉴定工作。
无巧不成书,他们发现,之前那颗身份“可疑”的“土豪”星,不但重元素含量超高,α元素含量也异常的低,仅相当于银河系内同类恒星的1/5,但却与银河系附近外矮星系里的恒星相似。
至此,科学家得到了初步判断:这颗恒星属于“外来人口”,是银河系吞噬矮星系时顺便掳进来的“移民”。
身份揭晓
为了进一步确认其“外来移民”的身份,中国科学家借助日本的8米光学望远镜进行了高分辨率光谱观测,确定了这颗星更为准确的化学丰度。
研究人员获取了其全身上下24种元素的含量,并分别与矮星系恒星和银晕场星进行了细致比较。对比发现,这颗恒星的化学成分与矮星系恒星高度吻合,明显不同于银河系的晕族恒星。
“通过这种DNA‘亲子鉴定’,这颗奇特恒星的‘身世’和‘家族史’终于浮出水面,它果然是来自于被银河系瓦解的矮星系。”邢千帆说。
整个过程就像一部好莱坞大片一样充满着戏剧性:很久很久以前,这个矮星系原本安分守己地生活在银河系周围,突然经历了一次非常稀有的中子星并合事件。这个事件的直接后果就是产生了大量的重元素,于是便形成了这颗很“珍贵”的恒星。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颗恒星所居住的“矮星系国” 实在没办法和强大的“银河系国”相抗衡,最终在不断地撕扯挣扎中,被银河系征服、吞噬,而这颗“贵金属”恒星也随之被吸纳进来,成为银河系的“新移民”。
这一研究成果为银河系并合矮星系提供了清晰的化学证据,而银河系中已发现的30多颗及LAMOST光谱巡天新增的90多颗同类恒星,极有可能全部来自于被银河系瓦解掉的矮星系。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副台长薛随建认为,此次的研究成果证实了LAMOST望远镜巡天普查的能力,也说明在天文领域开展国际合作,把国际上先进的天文资源为我所用,是取得天文学重大突破的重要途径之一。
标签 银河- 原标题:发家致富全靠抢?原来你是这样的银河系
- 责任编辑:谷智轩
- 最后更新: 2019-05-01 13:48:05
-
核心算法缺位,中国人工智能发展面临“卡脖子”窘境
2019-05-01 12:50 人工智能 -
全球一季度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降6.6%,华为逆势增长50.3%
2019-05-01 10:39 手机 -
文在寅:将大力扶持芯片产业 打造“半导体强国”
2019-04-30 22:08 三八线之南 -
宋晓刚:若没有中国,欧洲机器人厂家将破产
2019-04-30 17:47 -
工信部副部长会见英特尔CEO:中国集成电路市场巨大
2019-04-30 16:42 -
三星Galaxy Fold 2渲染图曝光:无缝铰链+S-Pen
2019-04-30 16:16 -
7英寸4K折叠屏:三星Galaxy Wing渲染图曝光
2019-04-30 15:51 -
盘点 | 2018年度备受青睐的卫星技术
2019-04-30 10:51 -
长四乙20岁!“一箭双星”发射成功
2019-04-30 10:38 航空航天 -
中兴通讯:Q1净利8.63亿元,同比增长115.95%
2019-04-29 20:22 -
冷试一次成功!华龙一号全球首堆顺利通过初次大考
2019-04-29 18:53 大国工匠 -
中国铁塔董事长:有信心支撑中国建成全球最优5G网络
2019-04-29 17:24 -
帮助车企造好车的华为,才是走得最远的华为
2019-04-29 13:10 2019上海车展 -
NASA最新研究:宇宙膨胀速度比预测快10%
2019-04-29 08:14 -
中国科学曾经落后,但我们要自信能在未来领先
2019-04-29 07:40 -
我国微波光子雷达成像分辨技术已达国际领先
2019-04-28 22:35 中国军工 -
玉兔二号自主唤醒“加班”,已超期服役近1个月
2019-04-28 19:39 嫦娥奔月 -
任天堂谈与腾讯合作原因:有最大规模游戏市场
2019-04-28 14:34 -
我国实施首例MR技术辅助镜胰十二指肠切除
2019-04-28 11:14 -
自家功能上线后 苹果限制类似APP以打压竞争对手
2019-04-28 11:14 TMT观察
相关推荐 -
伊朗港口大爆炸已致25死,与导弹燃料有关? 评论 21美国电商哀叹:关税不能这么高下去,太多人撑不过去 评论 94欧盟高层想让她走人?“上梁不正下梁歪” 评论 162见完泽连斯基,特朗普:普京也许只是在敷衍我 评论 305“哪来的谈判?特朗普在臆想,中国会给他狠狠上一课” 评论 201最新闻 Hot
-
“关税不能这么高下去,太多人撑不过去”
-
智方被曝阻挠中方天文台项目,“这不自相矛盾吗?”
-
欧盟高层想让她走人?“上梁不正下梁歪”
-
“美国人,包括一些共和党人越来越不满意特朗普”
-
世博会又出岔子了……“飞行汽车”表演时掉零件,被长期禁飞
-
“萝莉岛”关键证人,曾说不会自杀的她“自杀”了...
-
25万人齐聚台北举行“反绿”抗议,朱立伦:全民罢免赖清德
-
小特朗普使坏:选美国,别选中国
-
巴拿马总统:不存在与此相违背的其他协议
-
“哪来的谈判?特朗普在臆想,中国会给他狠狠上一课”
-
俄军宣布完全收复库尔斯克,乌方否认
-
CIA副局长之子在俄乌冲突中死亡,“生前为俄方战斗”
-
“强度极大”!伊朗一港口突发爆炸,已致5死超500伤
-
罗马教皇方济各葬礼举行,英法美等多国领导人出席
-
大错特错!“给特朗普献计的人,压根不懂中国”
-
比较见真章,美国车主心态崩了:怎么中国啥啥都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