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之父”张小龙:每天有5亿人吐槽,1亿人想教我怎么做产品
关键字: 张小龙微信“可能会超时”,“真的会超时”,“超时的空间会很大”。张小龙演讲时不停重复,后来他的演讲果然超时了。但没有人觉得超时不好,因为他的演讲“物超所值”。
据微信公号“21财闻汇”(ID:jiayou21cbh)1月9日消息,1月9日晚上7点半开始,微信创始人张小龙果真是滔滔不绝如黄河之水,一直到晚上10点15分,记者的笔记本没电了,他还在讲。
信息量太丰富了,关于微信,关于产品,关于创新,关于小程序,以及背后的理念等等,你绝对不可错过。
在以用户吐槽的视频开场之后,张小龙担任主咖的微信之夜正式登场。
01 “(微信)最近发布了7.0版本,又有5亿人吐槽”
以段子手著称的张小龙开场就讲起了段子:
上面的吐槽特别好,我每天都听到这些声音,都习惯了。在中国,每天有5亿人说产品不好, 有1亿人想教我怎么做产品。
我提了一个条件,如果让我参加微信公开课,能不能把时间放到晚一点,我想有多一点的时间跟大家沟通。
以往,我每一次表达一个观念,第二年会来解释一下。
我本人并不擅长演讲,演讲是一个技术活,是一个专业的事情,我很尊重专业人士,我是很业余的演讲者。但我更希望有机会跟大家面对面交流。
今年的时间点很特别,如果是去年,大家会说七年之痒,我只能总结是怎么痒的,而今年是八年,微信月活超过10亿,这是一个特别大的里程碑,这也是国内第一款APP能有10亿数量级。
在我们自己看来,这只是哪一天达到的问题,但对一个做互联网产品的人来说,是一个值得庆祝的事情。特别是最近发布了7.0版本,又有5亿人吐槽,1亿人教我做产品,还有8亿人看不到开屏词。
“微信的启动页不会变,未来也不会变。”
“因你看见,所以存在”。这句话有很多理解,可以从很多维度进行理解,但我不希望做出解释,希望让大家有自己的理解。
微信这么多年,启动页一直都是一个人站在地球前面,很多人来问我,其实最早是一个人站在月球前面,对这个事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所以这么多年,当你看到启动页面时,都会想这个人在干什么,然后每一年看到这个画面,你的想法都会变。
这是一个很好的事情,10亿人有10亿个不同理解,每个人都能找到打动自己的理解。
微信的启动页不会变,未来也不会变。
朋友说“微信是互联网界的一个异类”,我看到这句话,很惊讶也很自豪,自豪是与众不同,是优秀的代名词;惊讶的是,微信的不同,是做产品的底线不同。因为更多的产品不把自己的产品当做产品看待,不把用户当做用户看待。
每天看到的微信都一样,春节来了,很多app页面都会换了,红的黄的,像番茄炒蛋一样,但微信这么多年,从来没有变过。
为什么要这么坚持?我发现对团队和所有用户来说,还是有很多不同的理解和误解,在我看来是一些常识的东西,在很多人看来都是难以理解的。
02 微信为什么不做节日运营?
这次(演讲)准备了这么多,是因为之前每次公开课准备得比较仓促,都是拿出一两个点就讲一下,而现在微信到了10亿月活,要开启下一个8年,所以要从微信的起源、本质,来详细讲一下微信。
什么样的产品是一个好的产品??以前我们说苹果公司的产品这么好,它从哪学的,后来发现,它是从博朗公司学来的,BRAUN博朗的首席设计师Diet Rams对硬件产品有10个设计原则,创意、有用、优美、容易使用、含蓄不张扬、诚实、经久不衰、不放过任何细节、环保不浪费、少即是多。
把这个套用到软件产品,依然适用。现在很多APP考虑的是流量,变现,没有去想什么是好的产品。很多人想小程序,想的是能不能推通知,但没有就想,小程序是不是真的是一个好产品。
微信为什么与众不同,并坚持一些无法理解的原则?微信不做节日运营,被认为是微信的克制,但微信的词典里没有克制这个词,只是在遵循好的产品的原则。不做,是因为破坏了原则,所以不做。
业界的产品经理,很多人被自己的公司误导了,都是以流量变现为导向,所以很多人在微信会碰壁。
在PC时代,我一个人做Foxmail,也要把产品做得像微软的一样好,感谢微软,教会我什么是好的产品。在web时代,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我都坚持做好的产品。
03 微信的启动页为什么不放广告?
有一次问一个同事,PC时代,流量最大的页面是哪个,是Google的页面还是哪个页面?实际上是IE浏览器,但微软为什么没有放一个广告?同事回答不出来了,微信的启动页为什么总是一个人看着地球,而不放一个广告呢?这是同样的问题。大家是不是看广告更舒服一点,每天都看到广告,突然启动一个产品,看不到广告可能会不习惯。
微信8年了。有人晒朋友圈,2900零几天,虽然比我少一点,但已经很接近了。大家想想,这么多年,花在微信的时间有多少,和亲人、朋友在一起的时间比比,如果微信是一个人,它一定是所有人最好的朋友,我们不希望每次跟最好的朋友说话,都要先撕去它脸上的广告。
我们坚持好的产品的原则,并不代表它没有改变。最近更新的7.0版本,很多人吐槽说不习惯,其实每一个大的改版,都会有很多人不适应,但我们认识到这一点,任何改变都有5亿人站出来,所以我们不会投票。只能通过我们的判断去修改。
我也适应了两个月,两个月之后发现无法适应原来的版本,所以我相信再过一段时间,大家也能够适应。
什么是好的产品?
我说了很多话,有人说我站着说话不腰疼,因为微信体量这么大,怎么说都可以,但不是,我第一天就这样认为。
04 “我给pony写了一个邮件”
很多人听过这个故事,我给pony写了一个邮件,要开微信的项目。这个是真实的,但说我去某某寺庙是不真实的。现在回忆起来有些后怕,如果写邮件那天,出去玩,忘了这个事情,可能就没有微信这个产品了。也可能有另外一个团队做了另外一个微信,但就不是现在的微信了。
我有时觉得这就是上帝安排的,有时候突然的一个灵感,很重要。但灵感也不是等来的。
web时代,我带团队做了一个产品,叫阅读空间,在这个产品里,尝试了特别多的新的想法,最开始是做阅读、订阅博客看文章,后来也做了一个广播,比微博还早。当时用户量做的并不是很大,当kik出来的时候,觉得这代表一个机会,我刚开始用智能手机,沟通上也不怎么用QQ,所以没有一个特别好的工具,让我跟别人沟通聊天。
当时想法特别简单,做一个自己使用沟通的工具,就从QQ邮箱抽了10个人,做微信。两个安卓开发 2个塞班开发一个后台一个产品设计等,用两个月的时间,做出了微信。
经常在朋友圈说,微信第10天的用户是很厉害的,而且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微信的用户都特别少,原因是新产品,让别人一下子接受它,并不容易。但我们坚持了一个原则,如果一个产品没有获得自然增长,就不应该推广它。
前五个月,都没有推广它。是想看对用户是否有吸引力,如果对用户没有吸引力,推广它也没有意义。后来看到增长曲线是往上走,才开始推它。
在当时来说,一个很害怕的是,微信给运营商构成的压力是有一些的,由于这个压力,我们并不敢去获取手机通讯录,其实当时通过手机通讯录获取好友,是最好的方式,但我们不能这样做。只能从QQ好友里挑选,但我们不希望成为第二个QQ,所以QQ只是一个来源。
我们做了几个正确的决定,第一是没有批量导入好友,而是让用户挑选。第二是在没有验证一个产品的自然增长,就去推广它。
虽然这个过程花的时间长了一点,但它后来的增长变得非常健康。
标签 微信- 原标题:“微信之父”张小龙:每天有1亿人教我做产品!
- 责任编辑:何书睿
- 最后更新: 2019-01-10 09:42:42
-
全球首台商用量子计算机发布:体积如大象,算力不及笔记本
2019-01-10 08:48 -
欧洲对撞机营销玩得溜啊,制作视频误导公众
2019-01-10 07:45 -
投产前,造岛神器“天鲲号”大考过关
2019-01-09 22:41 中国精造 -
荣耀新政策:99元可更换原装电池
2019-01-09 18:19 手机 -
华为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腾讯中兴也榜上有名
2019-01-09 16:19 -
国家科学技术奖全面实行提名制意味着什么
2019-01-09 12:45 -
20年来首次,800万全部个人支配!
2019-01-09 10:06 中国超越 -
苹果CEO:不会出廉价手机,未来押注印度市场
2019-01-09 09:06 苹果新“品” -
国家科技奖获奖专家呼吁耐心:基础研究急不来
2019-01-09 07:56 科技前沿 -
不放弃!华为:MateBook13笔记本将登陆美国
2019-01-08 21:06 手机 -
中国信通院:2018年国内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15.6%
2019-01-08 21:02 手机 -
拿下美国4份轨交大单 美媒污蔑中车“藏间谍”
2019-01-08 20:50 中美关系 -
华为辟谣种植水稻:不会进入不擅长且没优势的行业
2019-01-08 20:38 华为 -
“薪火相传,前赴后继,绝不止步”
2019-01-08 19:04 嫦娥奔月 -
《纽约时报》又炒作“中国窃取生物医药知识产权”
2019-01-08 15:54 -
薛其坤: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是中国对人类科学重要贡献
2019-01-08 15:54 -
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名单
2019-01-08 14:33 中国超越 -
三星LG电视新品亮相2019CES被评缺乏技术创新
2019-01-08 11:38 -
唯一的自然科学一等奖,或将带来下次信息技术革命!
2019-01-08 11:13 科技前沿 -
光子人工智能芯片助力“中国芯”换道超车
2019-01-07 16:07
相关推荐 -
美国全球封杀华为昇腾芯片?“无理且自大” 评论 222“特朗普最大的中东外交豪赌” 评论 57拿错剧本?特朗普在沙特演讲:美国不再说教了 评论 193脑洞很大!前北约秘书长:新组织D7,可对付中美 评论 486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