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勃望远镜将重新上岗,修复方式竟然是“坏了拍两下“
-
奕含观世界
最后更新: 2020-05-31 13:50:03导读“关键时刻,还是设备维护的最经典流程发挥了作用——先拍一拍,不行就再踹上两脚。”【文 观察者网/奕含】
已经停工好几个星期的哈勃望远镜,大概很快就能恢复工作了。空间网站(space.com)22日刊发报道介绍了这一令人振奋的消息。
果壳网主笔@Steed的围脖 23日对此解读称:“关键时刻,还是设备维护的最经典流程发挥了作用——先拍一拍,不行就再踹上两脚。”如此说来,这可谓是史上海拔最高的“坏了拍两下”。
微博截图
哈勃“落枕”
10月5日,在一个陀螺仪变得摇摇欲坠、出现失效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哈勃太空望远镜进入“安全”模式。
用于哈勃太空望远镜的陀螺仪,是一种测量航天器转向速度的设备,用于瞄准和保持自身稳定,共有6个。最近一次更换发生在2009年。当时,NASA宇航员在太空行走时更换了全部陀螺仪。
设计上,只要有3个陀螺仪工作正常,就可以使哈勃望远镜保持最高的运转效率。在这个陀螺仪出现问题后,运营团队曾尝试启动备用陀螺仪,结果遭到仪器“拒绝”,读数异常。这一结果令运转正常的陀螺仪降至2个。
对此局面,网友@Steed的微博进行了分析:“陀螺仪,简单来说,就是有一个转轮,像陀螺一样高速旋转。陀螺仪工作不正常,意味着转轮的旋转遇到了阻碍,可能是转得有那么一点点偏心,也可能是旋转中遇到了阻塞物。”
为避免仅有的两个正常工作的陀螺仪再坏一个,沦入单陀螺仪状态,运营团队采取了一系列排除故障的办法,包括召集“异常审查委员会”,对故障情况进行彻底检查,以确定是否可以修复。
@Steed的围脖称,如果是在地面上,遇到这样的情况,大概只要重重拍上两下,问题基本上就搞定了。可是,哈勃望远镜运行在太空,距离地面至少有500多公里,没有谁的手能够伸那么远,去帮它拍上一拍。
在太空遨游的哈勃望远镜
拍一下不够
地面上的工程师最终还是选择了间接“拍一拍”——让陀螺仪在运转过程中突然重启。
NASA方面介绍,10月16日,操作员令原本高速旋转的陀螺仪突然断电1秒钟,在转速降下来之前,突然恢复通电,令其高速旋转。“希望这样的操作,能够让陀螺仪晃上一晃,说不定就能把问题搞定了”。
然而,预想的结果并没有发生,那台出问题的陀螺仪还是不正常。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但原理离不开“拍一拍”。18日、19日,工程师指挥哈勃望远镜进行了多次转向机动,并在每次转向的同时切换那台陀螺仪的工作模式,尝试清除任何可能导致陀螺仪读数出现异常的因素。结果,奇迹出现,陀螺仪似乎恢复了正常工作,在高速率模式和低速率模式下都工作正常。
“这就相当于连踹带晃,希望这样的大幅度动作,能够清除转轮旋转中遇到的阻碍,”@Steed的围脖写道。
22日,NASA方面称,他们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哈勃太空望远镜操作小组计划进行一系列测试,以评估陀螺仪在与常规科学观测类似的条件下的性能,包括转向目标、锁定目标和精确瞄准。这些工程测试完成后,哈勃将很快恢复正常,继续其科研任务。”
科学家们用“坏了拍两下”的方法修复陀螺仪,网民们瞬间在“冷峻”的高技术行业中找到了亲切感。
- 责任编辑: 奕含 
-
美国“龙”飞船首次载人上太空
2020-05-31 07:08 航空航天 -
丁仲礼不再兼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职务
2020-05-30 20:27 -
一箭双星!新技术试验卫星G星、H星发射成功
2020-05-30 07:56 航空航天 -
国际“人造太阳”开启核心安装工作,中企牵头完成黄金节点
2020-05-29 09:20 核电 -
因天气原因,美国猎鹰9号和载人龙飞船发射任务推迟
2020-05-28 07:21 航空航天 -
我国碳基半导体制备材料取得关键性突破
2020-05-27 08:38 科技前沿 -
中科院研发的抗体能高效阻断新冠病毒感染非人灵长类动物
2020-05-26 21:4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中国船舶集团发布世界最大船用双燃料低速机
2020-05-26 17:26 -
华龙一号首堆年底投产,中国核电潜“龙”腾空
2020-05-26 10:24 核电 -
载人航天总设计师:中国人探索太空不会局限于地球轨道
2020-05-26 06:25 航空航天 -
《自然》刊发中美人造眼技术突破,分辨率有望高于人眼
2020-05-25 19:30 科技前沿 -
海底1万米! 中国载人深潜将赴科研无人区
2020-05-25 09:13 -
“鲲龙”AG600下半年将在青岛进行海上首飞
2020-05-23 15:47 中国大飞机 -
中国团队设计新冠疫苗新平台,发布mRNA首个动物实验数据
2020-05-21 07:4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远望6号再赴太平洋 将执行火星探测等任务
2020-05-20 13:43 航空航天 -
特朗普假引论文攻击世卫,《柳叶刀》主编亲自驳斥
2020-05-19 23:48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华为5G手机在华市场份额居首,达55.4%
2020-05-19 10:17 手机 -
三星新款手机“量子加密”?完全是商业炒作
2020-05-19 08:03 -
《柳叶刀》:美政府边缘化疾控中心将危害全球公共卫生合作
2020-05-18 06:2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装置安装错误,德国一科研核反应堆发生轻微核泄漏
2020-05-17 13:00 安全生产
相关推荐 -
-
最新闻 Hot
-
“特朗普的黄金时代需要工厂,但工厂离不开中国机器”
-
特朗普再对两家美媒“断粮”
-
“美国商品短缺和价格上涨的倒计时开始”
-
美国商会喊话特朗普:赶紧减免关税,经济撑不住了
-
“我们高度依赖中国,特朗普这么干,打残自己”
-
马斯克自比佛陀:佛陀去世后,佛教不是更兴盛了吗?
-
商务部:美方主动向中方传递信息,中方正评估
-
三个月了,日本被困下水道的卡车司机终于找到
-
中国批准了,澳大利亚业界“非常振奋”
-
“美国现在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不见棺材不落泪”
-
“群聊泄密门”始作俑者被解雇,原来他早就被…
-
麦当劳“叫苦”:经济难以预测,美国人不敢花钱了
-
“英伟达焦虑:若DeepSeek用中企芯片…”
-
瑞安航空:若涨价,退了波音考虑C919
-
“白宫在努力控制叙事,但美国消费者很清楚”
-
美财长:该降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