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谷歌AI助手“成精了”,国内这三家企业是这样看的
关键字: 谷歌科大讯飞云知声思必驰人工智能AI语音助手【文/观察者网 尹哲】“成精了!”近日,广大网友对谷歌I/O上所展示的AI语音助手发出了由衷赞叹。
的确,谷歌再一次让其他企业的人工智能,看上去像人工智障。昨天,抱着对国内语音技术发展情况的好奇,观察者网先后联系了科大讯飞、云知声、思必驰等语音产业龙头企业,听听看他们怎么评价谷歌AI助手的表现。
先来回顾下谷歌AI助手的表现:
“我们在考虑向谷歌学习”
昨天,云知声副总裁康恒对观察者网表示,从谷歌DEMO的效果看,非常惊艳。
云知声副总裁康恒。资料图
他特意提到,谷歌应用所选择的场景十分巧妙——由机器主导,人类来应答和完成任务。而以往大部分是机器满足人类需求,这在实现上会更加复杂。
据他分析,谷歌出彩之处在于:1、足以乱真的自然语音合成技术,并配合自然的口语插入和节奏控制;2、预定场景下的上下文理解能力,在展示中能实现预约任务。
对于外界关心的“国内外差距”,康恒表示,谷歌在技术创新方面还是领先全球半个身位的,有很多顶尖的科学家专注在原创技术突破方面,加上数据和计算优势,这是其他公司很难短期内超越的。
但是,国人也无需妄自菲薄。
视频中,谷歌演示的交互对话涉及语音识别、语音合成、语义理解、自然语言生成等技术。
康恒以云知声为例,目前这些技术均有积累和储备。如今,AI行业均面临着场景落地和优化才能最终实用的挑战。
观察者网也注意到,在I/O大会上,谷歌CEO桑达尔·皮查伊(Sundar Pichai)承认,挑战仍然很大。
随后,在介绍未来的发展方向时,康恒说,“目前,识别与合成技术已经日趋成熟,最难的还是自然语言理解、认知和自然语言生成,是未来几年需要重点突破的,整个行业都是”。
事实上,在推进产业化同时,国内企业一直密切关注和跟进国内外最新的技术进展。
据康恒介绍,云知声在深度学习、远讲识别、深度学习超算平台等,都是国内最先实现产业化应用的。
虽然还没有做出像谷歌DEMO中出现的系统,但他透露:“我们在考虑向谷歌学习!”
“作为宣传者,谷歌教育用户意义非常大”
谷歌的厉害之处在于,别人也能做到的事,它可以比别人做得更快。
昨天,思必驰对观察者网解读称,谷歌展示的是未来智能语音服务的发展方向。但在特定场景中,经过大量训练,实现谷歌AI助手的效果并不遥远。
另一方面,与谷歌相比,由于中英文语言逻辑存在差异,国内外企业侧重点也存在不同。
思必驰相关人士坦言,谷歌侧重英文市场。实际上,中英文语音交互中,无论是在语法句法,还是思维逻辑都存在很大不同。
“但不同之中却有相同”,该人士提到,“在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中,深度学习、认知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都是AI应用的基础,也是行业共同研究和应用的对象”。
他认为,在国际上,中国的基础研究水平属于先进,但是离领先还有较大差距;在应用研究及实际产业应用属于先进,与第一名没有太大差距,甚至部分已经领先。
DEMO中,谷歌AI助手完成了预约理发和预约热门餐厅,这两种服务的实现都是基于实际应用场景的。
不单是思必驰,国内外语音市场,都会将这种场景下的人性化智能服务作为发展方向。
“因为语音助手的应用,必然是如谷歌那样,让人类变懒,让机器更加智能。因此,谷歌今天所展示的技术并不出人意料”。
但不容忽视的是,上述人士强调,“谷歌作为宣传者,在教育用户方面的意义是非常大的”。
譬如,此前,谷歌推出阿尔法狗(AlphaGo),第一次将人工智能普及到普罗大众。
“这次技术展示,再次让用户感受到了在语音助手的重要意义,让人工智能技术以更为直观的样子呈现到大众面前,也为人工智能消费级产品的推广做了铺垫”!
(翻页看科大讯飞)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尹哲
- 最后更新: 2018-05-11 15:53:51
-
“没有技术支持适航标准,就没有让产品进入国际的话语权”
2018-05-11 07:38 科技前沿 -
紫光总裁谈芯片布局:CPU问题无解,英特尔太强了
2018-05-10 18:53 IT新浪潮 -
区块链技术国家标准要来了 最快明年
2018-05-10 17:57 IT新浪潮 -
中国超薄玻璃惊艳世界:厚度堪比A4纸 轿车撞不碎
2018-05-10 10:48 科技前沿 -
美国明日发射“首枚能省钱的”猎鹰9火箭
2018-05-10 08:37 航空航天 -
国产激光雷达昏聩,让自动驾驶很纠结
2018-05-10 07:36 科技前沿 -
被指预热文案越来越差 罗永浩狂怼网友:你懂个X
2018-05-10 06:35 -
去年全球共1000万人做可再生能源行业,中国人占43%
2018-05-09 19:17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日本政府助推三大车厂联合研究下一代电池,我国进展如何?
2018-05-09 15:02 科技前沿 -
“命门火衰”,大国重器的叶片之殇
2018-05-09 11:59 科技前沿 -
如果美国不卖医疗器械给我们……
2018-05-09 10:00 观天下讲坛 -
我首枚民营自研商业火箭17日发射 海外订单已排到2020年
2018-05-09 08:02 航空航天 -
我国成功发射高分五号卫星 可探大气污染物
2018-05-09 07:55 航空航天 -
美媒:中国悄然制定全球标准,用中文所以西方没注意
2018-05-08 22:17 一带一路 -
麒麟980将采用台积电7nm工艺 寒武纪AI加持
2018-05-08 18:01 -
打破国外垄断 中国拿下一“制芯”关键技术
2018-05-08 11:24 科技前沿 -
“小试剂”卡住中国生物产业脖子:国产创新药很迷惘
2018-05-08 09:54 科技前沿 -
新华社:“韩国芯”带来什么启示?
2018-05-07 17:08 科技前沿 -
李在鎔访华与小米、华为及比亚迪磋商合作事宜
2018-05-06 10:06 -
迅雷:有人长期恶意抹黑 恳请媒体维护声誉
2018-05-06 09:53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
特朗普:我把自己P成了教皇
-
中国限制,稀土价格涨三倍
-
白宫宣布阅兵,正好是特朗普生日
-
耐克等美鞋企致信白宫:活不下去了,快豁免
-
砍1630亿美元!但“马斯克和SpaceX是赢家”
-
“145%关税是站不住脚的”,他们选择放弃美国市场
-
推迟谈判后,伊朗最新表态
-
“特朗普的黄金时代需要工厂,但工厂离不开中国机器”
-
特朗普再对两家美媒“断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