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明日发射“首枚能省钱的”猎鹰9火箭
关键字: 航空航天民营火箭载人火箭【文/观察者网 堵开源】美国“太空探索”(SpaceX)公司宣布,将在当地时间5月10日从佛罗里达航天发射中心发射一枚“猎鹰9号”火箭,这枚火箭将为孟加拉国发射一枚3.5吨重的通信卫星(Bangadandhu-1)。这是太空探索公司第一枚“猎鹰9号”Block5型火箭,这种火箭的第一级按设计将可以重复发射10次,相比之下,“猎鹰9号”此前型号只能重复使用2-3次,而且每次都要对火箭进行拆解检查,实际上并不能节约多少成本。所以“猎鹰9号”BLOCK5也被称为“首枚能省钱的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
整装待发的首枚BLCOK5型“猎鹰9号”火箭(图源:艾伦·马斯克社交媒体账号)
据美国“太空新闻”网站(SPACE NEWS)介绍,“猎鹰9号”BLCOK5型是“太空探索”公司“猎鹰9号”系列的最后一个型号,这枚火箭可以满足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商业载人航天发射标准和美国国防部标准。
据悉,孟加拉原计划使用欧洲航天局“阿里亚娜5号”火箭发射这枚卫星,但因为法属圭亚那发射场的罢工,拖延了发射时间。此外,“阿里亚娜5号”载重量太大,如果仅发射一枚卫星会浪费重量,而一时间又没有合适的卫星和孟加拉“搭伙”发射。最终“太空探索”的“猎鹰9号”后发先至,被孟加拉国选中发射这枚卫星。
另据科技博客“前沿”的文章报道,“猎鹰9号”BLOCK5 火箭是第一枚能够省钱的可复用火箭。该文章称,迄今为止,“太空探索”的火箭——客观冷静的观察的话——并没有省下多少钱。因为此前的“猎鹰9”火箭实际可复用次数仍然只有2次。而且每次再次发射前,需要首先拆解、检验、重新组装,整个过程耗时几个月,并消耗大量时间和金钱,这实际上抵消了回收火箭带来的成本优势。熟悉“太空探索”内情的南加州大学副教授格雷格·奥特瑞表示:“有可能,他们现在重新组装火箭的成本,比造一发新的还要贵。”
但BLOCK5可能有所改变。这枚火箭具有较大范围的改进,主要是降低重新制造的成本。举例来说,它的格栅舵将采用钛合金制造,这样就不会在返回地球过程中被烧蚀。发动机防热罩也进行了重新设计,能够更好的保护其发动机,降低其在重返大气层时受损的可能。此外,用于固定火箭发动机的部件改为螺栓固定,而不是焊接,这样可以更方便的拆解和检查。
目前为止,所有“复用”的“猎鹰9号”火箭都需要拆解、检验、维修并更换部分重要部件才能再次发射
“猎鹰9号”的格栅舵目前在回收过程中会出现比较严重的烧蚀,复用前必须更换
这些改进将可有效缩短“猎鹰9号”的周转过程,“太空探索”公司或许将可以真的开始第一次实现其承诺,从复用火箭中获益。
据报道称,目前“猎鹰9号”火箭的成本约为6200万美元,而blcok5的价格据说仍将保持这个水平,每次使用的价格可能在3000-4000万美元,“太空探索”公司创始人艾伦·马斯克表示这其中燃料费用只有几十万美元。所以对于理论上来说,降低火箭重复发射所需的人力成本将可能把每次发射的成本减半。但是专家认为这个可能性不大,BLCOK5实际节约成本可能在1000-1500万美元,而马斯克的官方表态也与此类似,即降低使用成本30%。
“前沿”的文章称,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要求“猎鹰9号BLCOK5”具备商业载人航天能力,该火箭将可以安全的将宇航员送入国际空间站。NASA方面表示,如果BLOCK5型能够完成7次发射,并没有任何问题,也不需要做任何改进,那么就可能符合载人航天的标准。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堵开源
- 最后更新: 2018-05-10 08:37:34
-
国产激光雷达昏聩,让自动驾驶很纠结
2018-05-10 07:36 科技前沿 -
被指预热文案越来越差 罗永浩狂怼网友:你懂个X
2018-05-10 06:35 -
去年全球共1000万人做可再生能源行业,中国人占43%
2018-05-09 19:17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日本政府助推三大车厂联合研究下一代电池,我国进展如何?
2018-05-09 15:02 科技前沿 -
“命门火衰”,大国重器的叶片之殇
2018-05-09 11:59 科技前沿 -
如果美国不卖医疗器械给我们……
2018-05-09 10:00 观天下讲坛 -
我首枚民营自研商业火箭17日发射 海外订单已排到2020年
2018-05-09 08:02 航空航天 -
我国成功发射高分五号卫星 可探大气污染物
2018-05-09 07:55 航空航天 -
美媒:中国悄然制定全球标准,用中文所以西方没注意
2018-05-08 22:17 一带一路 -
麒麟980将采用台积电7nm工艺 寒武纪AI加持
2018-05-08 18:01 -
打破国外垄断 中国拿下一“制芯”关键技术
2018-05-08 11:24 科技前沿 -
“小试剂”卡住中国生物产业脖子:国产创新药很迷惘
2018-05-08 09:54 科技前沿 -
新华社:“韩国芯”带来什么启示?
2018-05-07 17:08 科技前沿 -
李在鎔访华与小米、华为及比亚迪磋商合作事宜
2018-05-06 10:06 -
迅雷:有人长期恶意抹黑 恳请媒体维护声誉
2018-05-06 09:53 -
美国洞察号火星探测器发射 将在火星地表下找水
2018-05-05 19:49 -
德企赞工业4.0:曾靠中国工人,如今30秒造一个
2018-05-05 14:37 科技前沿 -
6名华人科学家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2018-05-05 10:17 海外华人 -
国内首款云端人工智能芯片发布 达世界先进水平
2018-05-04 09:22 科技前沿 -
我国首次大深度潜水器联合科考南海启动
2018-05-03 09:47 科技前沿
相关推荐 -
挑起对华贸易战,“特朗普让美国娃准备:为国牺牲” 评论 53美乌终于签了矿产协议,最后一刻仍在“拉扯” 评论 208美国一季度GDP萎缩0.3%,特朗普嘴硬:关税没错 评论 120“损失惨重的100天”,他俩会掰吗? 评论 87男频一哥身陷“霍去病”危机?别回头!戏说时代结束了 评论 313最新闻 Hot
-
挑起对华贸易战,“特朗普让美国娃准备:为国牺牲”
-
内阁“鼓掌欢送”,特朗普:委屈你了
-
日本急着跟特朗普签协议:中国都说你不可靠啦
-
美乌终于签了矿产协议,最后一刻仍在“拉扯”
-
黄仁勋劝特朗普:得改,中国紧追其后
-
爱尔兰瑞安航空想买C919,美国有人先跳起来
-
特朗普:他们都讨厌我
-
“美国鼓励印巴合作”
-
美国一季度GDP萎缩0.3%,特朗普嘴硬:关税没错
-
“如果没有人口大国愿意派遣兵力,这一计划将是死路一条”
-
泽连斯基暗示要袭击俄胜利日阅兵式?俄方回应
-
“美国负债超33万亿美元,没钱补贴欧洲了”
-
“纺织业是过去式,美国不需要”,业界怒了
-
男频一哥身陷“霍去病”危机?别回头!戏说时代结束了
-
“上台100天,说100个谎√”
-
特朗普吹破天,白宫备忘录没敢提对华关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