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首次公开展示空间站“飞天”水下训练服
关键字: 航天员水下训练服中国空间站水下训练服飞天水下训练服据新华社4月20日报道,在20日召开的航天医学工程发展战略高峰论坛上,中国航天员中心公开展示了自主研制的空间站“飞天”水下训练服。
这是中国空间站航天员水下训练专用服装首次公开亮相。
空间站“飞天”水下训练服。中国军网陈亚超/摄
为了更好地适应太空失重环境,圆满完成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特别是出舱活动,模拟失重训练已成为各国航天员的“必修课”,水下失重训练是国际公认最有效的失重模拟手段。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副总指挥尹锐介绍,水下训练服是航天员水下模拟失重训练的专用服装,主要用于保障航天员在中性浮力水槽进行模拟失重训练,培养航天员在失重条件下的操作习惯,完成出舱活动的模拟训练,同时应用于航天器出舱操作工效评估和出舱程序合理性验证。
空间站“飞天”水下训练服。中国军网陈亚超/摄
空间站“飞天”水下训练服。中国军网陈亚超/摄
2007年底,中国航天员中心建成了世界第二大中性浮力水槽,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进行了近80小时的水下失重训练,确保了神舟七号出舱活动圆满完成。2014年,这个中心瞄准未来空间站任务,着手自主研制空间站“飞天”水下训练服,现已定型并应用于航天员日常训练,标志着我国航天员系列服装研制取得重大进展。
身着水下训练服的航天员进行水下模拟失重训练
尹锐说,“飞天”水下训练服实现全数字化研制生产,解决了压力和温湿度控制、水下操作工效保障、中性浮力状态实现及水下话音和生理等信号采集与传输等技术难题,突破并掌握了水下随动的压力控制与监测、水中无干扰排气、开放式沉浸换热和中性浮力保障四大关键技术。
航天医学工程发展战略高峰论坛由中国航天员中心牵头组织。本届航天医学工程发展战略高峰论坛是中国航天员中心成立5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主题是“回顾50年技术发展历程,展望新时代技术发展方向”。
50年来,这个中心选拔培养了21名航天员,研制了包括舱外航天服在内的4000余件上天产品,圆满完成6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探索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航天医学工程学理论体系和工程实践技术体系,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论坛期间,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陈善广和探月工程首任总设计师叶培建院士分别作特邀报告,航天员中心副总设计师黄伟芬和刘伟波分别作专题报告,并围绕“研究人”“培养人”“保障人”三大目标进行了分会场讨论。
航天医学工程发展战略高峰论坛现场。中国军网黄思予/摄
延伸阅读:为何航天员的太空行走训练要在水下进行
航天员在太空出舱活动,俗称太空行走。
太空行走与航天员天地往返、航天器交会对接并称载人航天的三大基本技术。在轨道上组装航天器,开展太空维修等工作,都需要通过航天员太空行走来完成。
但是,太空行走是一项难度很大、要求很高的工作,航天员必须穿着笨重的舱外航天服,在身体飘浮的状态下,完成各种精细的操作。
在失重状态下开展各种空间作业,与地面的情形迥然不同,航天员必须掌握复杂的、全新的失重操作技能。
训练航天员掌握在太空失重环境下的操作技能,就必须在地面创造一个人工的失重环境,即模拟失重环境。
航天员在模拟失重水槽进行水下出舱训练(图自人民网)
利用大型飞机通过抛物线飞行,每次可以创造几十秒的失重。这种失重环境非常接近太空的失重环境,但是由于持续时间太短,远远不能满足动辄数小时的太空行走训练。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水下训练应运而生。
航天员穿着类似舱外航天服的水下训练服,利用配平技术,使自己在水中的浮力和重力相等,重心和浮心重叠,以特定的角度和姿势悬浮在水中。
在模拟失重的大型水槽内,放入开展空间作业所用的航天器模型及工具,航天员在蛙人的协助下,全程练习太空中的作业。这种训练对航天员来说非常辛苦,因为水下训练航天服要模拟在太空中鼓胀的舱外航天服的工作状态,水下训练航天服里面也同样有气体的压力,每个操作动作都要克服压力作用,几小时的训练结束后,航天员都会精疲力竭,甚至吃饭时筷子都拿不稳。
尽管这种悬浮状态与真正的失重环境还有很大差别,水下训练时还存在水的黏滞力,但进行过太空行走的航天员普遍反映,水下训练的感觉和太空还是很相似的。通过水下训练,航天员能够很好地掌握太空中的操作技巧,是航天员进行太空行走必不可少的训练项目。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李东尧
- 最后更新: 2018-04-20 15:43:44
-
美商务部:中兴禁令目前没得谈,7年后再说
2018-04-20 13:27 中美关系 -
国家航天局:中俄正讨论向对方空间站互派宇航员
2018-04-20 10:55 科技前沿 -
中兴回应美制裁:极不公平 不能接受!
2018-04-20 09:50 中美关系 -
“发展自主芯片,不能等做到跟国际水平一样才用”
2018-04-20 07:38 科技前沿 -
他们当选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
2018-04-19 16:25 -
“谷歌通过麦克风窃听,然后推送广告?”有人测试了一下…
2018-04-19 15:59 科技前沿 -
谷歌苹果脸书 美科技巨头齐补“芯”
2018-04-19 15:27 IT新浪潮 -
西起郑大东至河大,河南准备打造“中原硅谷”
2018-04-19 13:52 -
丁仲礼院士:这项研究将服务于国家气候谈判
2018-04-19 13:30 -
是什么卡了中国顶级光刻机的脖子?
2018-04-19 07:33 科技前沿 -
“除霾塔”阶段性成果:10平方公里内PM2.5浓度可减15%
2018-04-18 21:31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我国首个反义核酸药物获准进入临床研究,系肝癌基因靶向疗法
2018-04-18 18:04 医学 -
中国占全球9%的AI创业公司拿到近半融资 超过美国
2018-04-18 16:37 人工智能 -
中俄合研大客机要用英国发动机 中俄为何造不出
2018-04-17 18:38 中国大飞机 -
美酝酿对华再开战场,这回瞄准…
2018-04-17 08:15 中美关系 -
4500米级“潜龙三号”潜水器首次亮相
2018-04-16 10:30 中国精造 -
能预测肿瘤、早恋——基因检测真有这么神?
2018-04-16 08:00 -
时速613公里的超级高铁,14秒内“秒停”?
2018-04-15 21:10 高铁世纪 -
袁隆平:2020年前做完这两件事就退休
2018-04-15 08:37 -
“月宫一号”向公众开放 即日可预约
2018-04-13 15:54 科技前沿
相关推荐 -
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评论 23“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162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评论 119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评论 134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75亿人不喜欢你,这是大错误 评论 152最新闻 Hot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