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思:武汉封城之后,一个居家隔离者的网络观察
最后更新: 2020-01-31 10:27:53【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黄思】
1月28日,封城的第6天,武汉出现多天未见的大晴天。我虽在武汉,但是位于远城区,生活上所受影响没有中心城区大。街面上能看到少许人出门透气,在家憋闷多天的左邻右舍戴着口罩在门外聊天。20号回家后一直待在家里,尽量做到自我隔离,只能通过网络、电视等媒体以及微信获得有关疫情的信息。随着疫情急剧变化,可以通过网络传递出的信息观察公众、自我及家人朋友经历的对疫情的态度转变与情绪起伏。
一、从“一切如常”到“恐慌发酵”
2020年1月20日,为应对持续发酵的疫情,武汉市成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1月23日,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通告(第1号)宣布当天上午10点封城,公共交通暂停运营,离汉通道暂时关闭,恢复时间未定。看到封城通知后,大多数人最先出现两个念头,其一,封城说明疫情发展严重;其二,封城之后普通人的生活如何保障。紧接着当天19点钟,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指挥部通告(第2号)发布,解释封城的必要性,以及武汉市生活、医疗物资储备充分,请市民不用恐慌,不必囤积。
实际上,距离12月31日武汉市卫健委第一次发布有关肺炎疫情的通报已经过去20天的1月20号,我从武昌的学校搭乘公共交通返回黄陂的家中时,路上只看到大约三分之一的人戴口罩搭乘公共交通,大多数普通人既不重视疫情发展,情绪也不紧张。自从12月底看到有不明原因肺炎的新闻,出于安全考虑,元旦回家和20号回家都戴上了口罩。回到家中,一切如常,周围没有多少戴口罩的人,父母和家人原来的生活节奏还没被打断。
21号以后全国各地逐渐出现输入性病例并且数量增加,开始封城后的23号、24号将近年关,是恐慌在网络上发酵激烈的时段。从23日开始出现武汉定点收治发热病人的医院向社会发布接受捐赠公告,发出公告的医院逐渐增多,越来越多的网友加入到传递消息的过程中,朋友圈和微博更新的几乎都是扩散武汉紧急救援相关的接受捐赠的消息,消息传递越广获得捐赠的可能越大,同时也让大家参与到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紧迫救援中。医护人员的防护是疫情防控中是最基本的保障,如果医护人员因为缺乏物资而感染病毒,对于公众来说又会引起新一轮的恐慌。
博主@弦子和她的朋友们 整理的武汉各医院的求助信息
二、“公信力的缺乏”与“谣言四起”
与此同时,让人揪心的各类有关定点收治发热病人的医院需要社会捐赠防护物资的消息,逐渐使得人们对于第2号通告中所说的“物资储备充分”产生怀疑。如果诸如协和等重点医院得不到充足的医疗物资,其他医院的紧迫性可想而知。第2号通告引起的怀疑使得人们开始重新认识疫情的严重性,并且延伸出更多疑虑,进一步影响地方政府的公信力。一方面,是医院急缺防护物资,另一方面,是检测试剂盒的稀缺和大量等待或要求检测的病患。特别是24号,网上各种渠道的消息流传甚广,最典型的是疑似从医院拍摄的音频或视频,有病人的求救声,有疑似病例晕倒,有医护人员哭泣的声音等等。
总体而言,此类信息的流传极大地放大了普通人对于疫情的恐慌程度,对于身处疫区的普通人以及在外省的人都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第一,疫区普通群众对疫情的了解有限,部分恐慌群体将身体反应对照新型肺炎发病症状,担心被感染,导致大量人群到医院检查,给医疗系统造成极大压力。第二,网络信息传播使得外省群体对疫区的真实状况有所误判,甚至一度出现担心武汉秩序坍塌的传言。封城后,有外地朋友在微信上小心翼翼地问我情况如何、情绪稳定否,也有外地的亲戚询问生活是否有保障,菜价贵不贵、有没有菜吃等问题。为亲戚朋友的关心感动的同时也表明了,疫区内外对实际状况具有信息差。
封城后,大多数普通群众减少外出,做个“家里蹲”,实际上获得的有关疫区的信息跟外地是一样的,除了不出门以外,生活基本稳定,但是生活在疫区之内,有情绪起伏还是很正常的。网络上铺天盖地的信息,包括专家和官方媒体对于新型肺炎的发病症状、潜伏期等等介绍,发病症状从发热、咳嗽到重症可能不发热,传染性从不排除人传人的可能到有限人传人,最后出现社区传播。特别是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未发现特效治疗药物,传播途径及治疗方案的未知使得疫情演变复杂,加剧了人们对疫情的恐慌程度,容易轻信谣言,甚至传播谣言。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周雪莹 
-
河北邯郸市疾控中心主任被停职
2020-01-31 10:01 -
趁武汉禁行夜间“飙车”,10人被抓
2020-01-31 10:01 依法治国 -
专家: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标准高于“小汤山”
2020-01-31 09:49 医学 -
省委书记检查防疫,被村口大爷拦住:外村人不让进
2020-01-31 09:36 基层治理 -
疾控中心专家论文引质疑 官方回应
2020-01-31 09:21 观察者头条 -
亲自部署!习近平: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2020-01-31 09:15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村支书隐瞒儿子曾在武汉滞留 致20余人居家隔离
2020-01-31 08:59 -
甘肃:大中小学幼儿园开学延迟至3月1日以后
2020-01-31 08:41 -
滞留外地武汉游客背诗度日:望疫情后参加诗词大会
2020-01-31 08:26 -
武汉返乡人员设宴请客13人,罚!
2020-01-31 08:20 -
他回应“党员上一线”:入党时讲好的
2020-01-31 08:19 -
韩国游客在沪隔离,每日泡菜辣酱送上门
2020-01-31 08:13 医学 -
全国新增1982例,累计9692例
2020-01-31 08:11 -
WHO建议:将新冠肺炎命名为2019-nCoV急性呼吸疾病
2020-01-31 08:10 -
上海12小时新增16例,累计128例
2020-01-31 08:03 -
国家卫健委回应
2020-01-31 08:02 -
地方主官不能只是行政专家,还要有政治担当
2020-01-31 07:50 基层治理 -
赴防疫途中,郑州一基层干部遇车祸牺牲
2020-01-31 07:50 -
20200202结婚登记,取消!
2020-01-31 07:43 婚姻故事 -
太心疼了!
2020-01-31 07:40
相关推荐 -
“断供”阴影下,国产操作系统的破局时刻 评论 49“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评论 166特朗普故弄玄虚称“和某大国达成协议”,就这? 评论 163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评论 714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评论 159最新闻 Hot
-
特朗普:美国与乌克兰达成稀土协议
-
特朗普祝贺:历史性时刻,美国的莫大荣耀
-
100多架飞机大战后,印巴局势怎么走?
-
美国又炒作“中国在古巴进行间谍活动”,我大使驳斥
-
美英谈成了,“英国让步”
-
冲突愈演愈烈,莫迪首发声
-
“美国在欧洲的广泛军事存在并不是必然的"
-
印度两座水电站已重新开闸
-
“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
夸大对华关税效果,她被打假了
-
突发!巴称击毙约50名印士兵,印称摧毁巴第二大城市防空系统
-
弹射座椅大厂泄露了印巴空战战损“天机”?
-
巴总理:关键时刻,感谢“亲爱的兄弟”埃尔多安
-
日本地铁出现随机杀人事件,男子挥20厘米菜刀砍伤2人
-
“斯洛伐克几分钟前才被通知…现在知道国际政治是啥了吧”
-
“俄罗斯要价太高,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