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博宁:20年90万,说说回归后的那些新香港人
关键字: 香港香港回归香港回归20周年港漂新香港人【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黄博宁】
一转眼,香港回归20年。1997年,香港人口650万,2017年,增长至737万,20年间增加了90万。有内地背景的新增人口,以来港方式计,可粗略分成三类。第一类,持单程证,来港与父母、子女或配偶团聚。第二类,读书来港,毕业留港,俗称“港漂”。第三种,通过优才、专才计划来港,包括海归及内地知名的体育和文艺界人士。香港本地媒体,喜欢统称这些人为“新香港人”。
单程证来港 融入最彻底
根据内地公安部政策,持单程证来港,有5种情况。包括夫妻团聚、子女来港照顾无依靠的父母、无依无靠的老人来港投奔亲属、无依无靠的儿童投奔亲戚以及继承遗产。1997年回归至今,每天有150个单程证配额,以每年新增4万人计,20年约80万。
单程证,顾名思义,是“有来无回”。以夫妻团聚方式为例,从领结婚证到配偶可以来港,需要约5年时间。一旦资格获批,申请人要注销内地身份证、户口及护照,申请香港身份证。居住满7年,可成为香港永久居民,享有选举和被选举权,有资格申请公屋、居屋和生果金等福利。
根据港府2011年的数据统计,单程证人士有大专以上学历者16%,高中以上学历者28%,低于香港同类指标。他们中50.2%是自由职业者,即家庭主妇。在外工作的,大多在酒楼、茶餐厅、工厂、工地等场所。广东福建来的最多,广西、湖南、湖北、江西、四川也不少,北方及江浙少见。
嫁港内地女子当义工,以“过来人”经验助新移民
一位50后,80年代从广东移民,很快生下一儿一女。现在儿子从事印刷业,女儿从事保险业。她退休前在九龙某大型商场担任保洁员。几年前,90多岁的先生在养老院终老。现在一家三口住在公屋中,月租不到3000,儿女每月交家用。她说,知足常乐,常回广东老家住住,得空去内地旅游,旅行团安排费用不高,就是享福了。
一位80后,21世纪初嫁来香港。先生是建筑工人。在香港“搬砖”工资不低,月入至少两万,秒杀一众有本科或硕士文凭的毕业生。“搬砖”也着实辛苦,不容易顾家。这位友人每天7点起来,做早饭,送小女儿到幼儿园,回家做家务,给老人张罗午饭,下午在麦当劳兼职,接小女儿回家,给一家人做晚饭,督促女儿写作业。晚上十点,才有个人时间。
还有一位川籍朋友,在成都当志愿者时,遇见了来做义工的港籍先生。两人结婚,她先到深圳工作,可先生家住港岛,两地往返辛苦。为了夫妻团聚,单程证还没有获批,她就申请探亲签证来港。由于没有香港身份证,她无法工作,靠学广东话、当义工、搞代购打发时间。她说,拿到身份证,第一件事就是去找工作,脱离社会好几年,不能再耽搁了。
持单程证者是内地移民中最稳定的一群,也融入的最彻底。随着居港时间的增加,语言和生活习惯逐渐和“旧港人”趋同。回归以来,除了去年立法会,每次大型选举,泛民主派的得票率都下降2%至3%。根据得票结果推算,新移民约6成选票投建制派,4成投温和的泛民主派,与“旧港人”的倒四六,有一定差距。
十万港漂 香港新活力
“港漂”是最近十年,香港产生的新群体。“港漂”的说法衍生自“北漂”,指通过读书来港及毕业留港的人。1997年至2003年,港漂只有少数公费生。2003年,教育部批准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8所学校向内地招收自费生。2008年,又允许非本地毕业生无条件逗留一年,以便找工作。那之后,每年有1至2万内地生进入香港。截至2015年底,5万多名毕业生申请逗留签证。现在生活在香港的“港漂”约15万。
港漂在香港
港漂来来回回,流动率高。到底有多少港漂变成港人,港府入境处没有数据。结合坊间讨论以及实际感受,毕业就回去的,大概一半;工作两三年回去的,又有一半;满7年之前,再走一部分;最后换永居的,大概20%。十多年前,还没有开放自费生来港时,“老港漂”的去留比如此,现在依然如此。
港漂们年轻,最资深也是80后,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完成了高中或大学教育才来港。他们绝大多数认可内地的发展模式,对国家、对自己有足够自信,又能吸取香港的多元文化和思想。分布在金融、法律、商贸、建筑、传媒等领域。无论从学历、职业素养、进取意识上看,都有相当可能成为香港社会的中上层。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小婷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64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评论 119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75亿人不喜欢你,这是大错误 评论 149“这事传到特朗普那儿,龙颜大怒” 评论 50最新闻 Hot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