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博宁:澳大利亚尊重华人的壳,不接受华人的根?
关键字: 澳大利亚澳大利亚辱华事件外国人辱华澳大利亚华人澳大利亚是传统四大移民国家之一,以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社会廉洁、福利良好著称。在某些榜单中,移民受欢迎程度甚至超过了美国。澳大利亚比母国好,是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否则,移民为什么还来呢?澳大利亚很容易为同根同源的英国和新西兰找到理由,前者是气候不好,后者是机会不够。而对于不是同根生的中国,就没有这么宽容了。这种双重标准得出的结果就是:中国移民越多,中国就越不好。
这些年,中国人给澳洲社会两个特别深刻的印象。第一,中国人精明有钱,特别喜欢买房。由新老移民、海外投资军团组成的庞大华人群体,购房动力远远高于本地人。不但如此,中国人还特别会炒房,低买高卖,不知不觉好多套。据最新数据统计,2012年中至现在,悉尼的房价增长了45%,本地人将此怪罪于中国买家,90%的受访者认为应该限制海外购房者。
第二,中国人“素质不够”。比如某些人在餐馆吃饭,在收工之时要求加菜,服务生指出厨房已打烊;也有不少菜品没吃完,饭店不提倡浪费……不想善意的提醒被顾客解读成了嫌弃他没钱而大闹一番,观感极差。再有,本来澳洲买房送车位,可中国买家多了以后,中国代理也逐渐增加。代理学来了中国的套路,车位和房子分开卖以此创收,连带着澳洲本地代理跟着学,本地买家也连带“遭殃”。
财大气粗、缺乏礼貌,是本地人切身感受到的华人形象。也许这些人在庞大的群体中只是少数,但也足以毁坏整体形象。素质层次不齐的留学生和游客,又加深了这种印象。打铁还需自身硬,想改变这种形象,国人确实还要下功夫。
澳大利亚墨尔本举行舞龙活动庆祝中国新年
尊重中华文化的壳 却不能接受根
澳大利亚一直强调了解亚洲(Asia literacy),但对亚洲、对中国的了解仅停留在语言、文字和艺术上,缺乏对中国文化以及精神内涵的了解,有时甚至过分渲染差异,这实则是基于种族、文化的歧视。
在澳大利亚,中文是社区语言而非外语。中国人集中的银行、药房会配备讲中文工作人员;公立图书馆,有相当数量的中文图书;政府的中小学,很多允许母语非中文的孩子,学习中文为第二外语。这些尊重华人及其语言的做法,特别值得赞赏。不过,如果问中国人或华人,有没有受到过当地人或是白人的歧视,答案多半是明面上几乎不存在歧视,暗地里不能说没有。
所谓明面上不存在,指法律上不存在种族歧视,但实际生活中,固有思维很难在短时间内转过来。比如当地出生的华人小朋友,到几代是英国移民的白人小朋友家去玩。双方的母亲相互问好,白人母亲话里话外的意思是,因为我们两家孩子上一个幼儿园,你才能来我家客厅做客,为此你应该感到荣幸。华人的母亲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
再比如,几个白人走入西餐馆坐下,看到来了一个华人服务生,起身走人换到了另一张由白人服务生负责的桌子上。实际上,这位华人服务生出生在澳洲,英语是母语。
澳大利亚对华人的特点有清晰的认知。如华人崇尚教育、尊重长辈、性格内敛、不善运动、不问政治等等。这样的形象往往被贴上标签,并与热爱运动、强调自我、积极参与社区活动的澳洲主流精英形象区隔。华二代想更好融入“主流社会”,就必须尽一切可能向标准靠拢,从而抹掉因华人长相而贴在身上的标签。实际上,区分“主流”与“少数”,强调不同,而非汲取各民族文化的精髓,相互借鉴融合,本质就是一种歧视。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华人父母几乎都把孩子送入中文补习班,可无论如何强调,华二代都不太重视中文,即便在公开场合能讲中文也不愿意讲,生怕显得与白人不同。他们大多数能进行简单交流,但流畅表达者不多,能读写者更少。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都没学通,文化自然断代。大部分移民二代,除了相貌是华裔,精神与白人基本无异。第三代只能说有华人血统,难再说是龙的传人。
从另一个维度看,从政是融入主流社会最高指标。苏震西、黄英贤、王国忠是澳大利亚有代表性的华人政客。苏震西生在香港,17岁移民澳洲,是墨尔本首位华裔市长。黄英贤出生在马来西亚,中澳混血,8岁移民澳洲,是第一位亚裔女性参议员。王国忠也生于香港,中学毕业来澳洲读书,现任参议员。三人的共同点在于,都来自东南亚或香港,从小所接触的语言文化及教育背景与同属英联邦的澳大利亚,具有很高的同质性。
王振亚
中国大陆的移民中,2014年来自南京的王振亚当选参议员。他曾为中国政府在南中国海的行动辩护,也有一些其他亲北京的言论,被本地指为超出主流意识的极端论述,2016年连任失败。除此之外,去年还有两位内地背景的候选人代表工党竞逐参议员,不过尚未成功。
澳大利亚可以接受华裔政客,前提是必须完全拥抱自由民主人权的一套完整的西方价值观。在此基础上,澳大利亚可以容许一些华裔文化成分存在,如长幼有序等等。若是在西方价值观之外,还存有不同的中国价值观,则还不能真正被接受。看起来,中澳之间的交流还是需要再接再厉。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小婷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72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评论 120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75亿人不喜欢你,这是大错误 评论 149“这事传到特朗普那儿,龙颜大怒” 评论 50最新闻 Hot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