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阳:普里戈任选择在顿河畔罗斯托夫起事,可不是一时兴起
在顿河畔罗斯托夫成立后,为了与奥斯曼帝国争夺地区霸权,叶卡捷琳娜二世女皇将目光投向了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下的克里米亚汗国,决定从人口和经济方面对其进行“釜底抽薪”。
1779年,俄罗斯帝国允许生活在奥斯曼帝国治下的亚美尼亚人从克里米亚半岛移民迁居到顿河下游,此举一方面削弱克里米亚汗国的经济和人口规模,另一方面也为俄罗斯带来了能够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质移民人口”。随后共有约12000名亚美尼亚族定居者迁移至此,并在罗斯托夫城东边建立了纳希切万城(Нахичевань)。
1807年,根据俄皇亚历山大一世的法令,俄罗斯帝国正式在顿河畔罗斯托夫设市,并为其颁发了象征城市地位的市徽。值得一提的是,根据俄罗斯官方历史记载,1825年亚历山大一世本人也正是在罗斯托夫省的塔甘罗格疗养期间离奇病亡的。
顿河畔罗斯托夫市市徽
同时,进入十九世纪之后,罗斯托夫的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也迎来了较快的发展。到了十九世纪中叶,顿河畔罗斯托夫市拥有了53家轻重工业企业,城市人口也从世纪初的3000多人增加到13000多人。
这一时期,顿河畔罗斯托夫成为黑海、高加索、巴赫穆特、敖德萨和哈尔科夫五条南方邮政线路的中心枢纽。市内铺设了自来水管线,开始运作电话服务,十九世纪末实现了电气化照明和有轨电车运营。在罗斯托夫市举办的食品交易会也成为俄国最大的食品展销会之一。
明信片上展示的十九世纪顿河畔罗斯托夫城市风貌
当地的文化教育事业也在此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1860年,对十九世纪世界文坛影响巨大的“短篇小说之王”安东·契诃夫(А.П. Чехов),就诞生于罗斯托夫地区的塔甘罗格城;受到战争的影响,俄罗斯国立华沙大学从波兰境内搬迁至顿河畔罗斯托夫市,并重组为罗斯托夫国立大学(Ростов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随后的岁月当中,这所学校在苏联和俄罗斯的教育体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并在进入新世纪之后再次合并改组为笔者的母校——俄罗斯南方联邦大学(Южный Федераль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多说一句,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А.И. Солженицын)曾就学并毕业于本校的物理系;二十世纪下半叶,化学家尤里·日丹诺夫(Ю.А. Жданов)曾长期担任这所大学的校长(这位尤里·日丹诺夫校长的父亲正是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安德烈·日丹诺夫;老校长的妻子叫斯维特兰娜·阿利卢耶娃——是的,他妻子的父亲,也就是他的老丈人,叫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
到了二十世纪初,罗斯托夫城市人口已突破11万。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持续发展也使城市工人阶级的规模持续扩大,外加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自然使得阶级矛盾也随之发展。1902年,顿河畔罗斯托夫市发生了俄国历史上第一次政治罢工运动;1905年,随着革命运动风起云涌,当地又发生了两次大规模罢工,最终发展为工人武装起义,为俄国革命史添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位于顿河畔罗斯托夫市铁路区的1902年罢工纪念碑
1917年革命和随后的苏俄内战期间,当地的革命斗争形势异常复杂。如前所述,顿河流域为俄罗斯六大哥萨克人聚居区之一。出于传统的东正教理念和“忠君爱国”思想,外加不事工农生产,因此当地大部分顿河哥萨克人对布尔什维克党人的“无产阶级革命”主张不感兴趣,反倒对邓尼金为代表的白卫军及其主张较为认同。加上哥萨克人好勇斗狠的群体性格,因此大量顿河哥萨克人选择加入白军队伍,也使罗斯托夫地区曾一度成为南方“白卫军运动”的中心。这一过程中,只有少部分赤贫的哥萨克农民选择支持并加入布尔什维克领导的苏俄红军。
1919年,以顿河哥萨克红军战士为主体的大名鼎鼎的“第1骑兵军”宣告成立,谢苗·布琼尼(С.M. Будённый)和克利缅特·伏罗希洛夫(К.Е. Ворошилов)分别担任军长和政委。骁勇善战的第1骑兵军作为苏维埃红军的“拳头部队”持续转战南方,先后击败了弗兰格尔和邓尼金领导的强大白军势力,为保卫并巩固红色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段不平凡的革命历史,尤其是顿河哥萨克人在时代转折关头的命运抉择过程,后来也被出生于罗斯托夫地区的著名苏联文学家米哈伊尔·肖洛霍夫(М.А. Шолохов)完整记述在了四卷本历史小说《静静的顿河》(Тихий Дон)中,并因此同时获得了斯大林文学奖和诺贝尔文学奖。
顿河人民的骄傲——米哈伊尔肖洛霍夫与《静静的顿河》
1920年,随着内战的结束,罗斯托夫地区的苏维埃政权也正式建立起来。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这座城市变得活跃起来,日后著名的大型农用机械设备制造企业“罗斯托夫农用机械厂”(Ростсельмаш)和当时苏联国内最大的综合剧院——“高尔基大剧院”(Большой театр им. Горького)也开始建设。
这里重点说说这个罗斯托夫“农机厂”,也就是成功设计研制生产了“康拜因”(Комбайн)联合收割机的企业,现如今其相关产品的市场份额仍然能够占到全俄农用机械市场的60%左右。另外,上世纪50年代的“中苏蜜月期”当中,罗斯托夫农机厂也参与到了苏联援华156个大型工业项目里,直接负责对口援建著名的“洛阳一拖”,也可以说间接帮助促成了一代经典产品——“东方红”拖拉机的诞生。
1928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大,顿河畔纳希切万和罗斯托夫两座城市之间的边界已经基本消失,因此正式合并为一个大型城市。1937年顿河畔罗斯托夫市成为罗斯托夫州的首府和顿河地区中心城市。同时,为了表彰“第1骑兵军”及其指挥人员的丰功伟绩,这一时期的城市建设进程中,顿河畔罗斯托夫市将市中心扩建的两条平行的南北向主干道分别命名为“布琼尼大街”和“伏罗希洛夫大街”。
罗斯托夫农用机械厂(Ростсельмаш)内部建筑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小婷 
-
“一带一路”代表新的全球化模式
2023-06-29 07:52 一带一路之欧洲门户 -
中朝友谊塔内部改造工程竣工仪式在平壤举行
2023-06-29 07:00 朝鲜现状 -
他把美国告上联合国:37年了,该还债了
2023-06-28 23:30 美国一梦 -
“全球只有我们在战场上‘牵制’过俄罗斯人,加入北约还要理由?”
2023-06-28 23:20 乌克兰之殇 -
美方称“他提前知道兵变计划”,克宫回应
2023-06-28 22:27 俄罗斯之声 -
王毅同巴西总统首席特别顾问通电话:中巴有责任把金砖机制办好
2023-06-28 22:25 金砖国家 -
“美国政治所创造的局面是:我们在选举傻瓜”
2023-06-28 21:16 美国一梦 -
担心中国?澳大利亚防长将访问所罗门群岛
2023-06-28 19:16 -
李强:中新两国关系一直走在中国同西方国家关系前列
2023-06-28 19:11 中国外交 -
加拿大要挖美国墙角了
2023-06-28 18:50 -
又一台“邦交”生变?
2023-06-28 17:44 台湾 -
外交部回应“中国大使涉乌问题表态”
2023-06-28 17:02 乌克兰之殇 -
日本被曝贿赂国际原子能机构100余万欧元,中方回应
2023-06-28 16:15 日本 -
“当时做好了牺牲的准备,所以全军的私房钱都上交妻子了…”
2023-06-28 15:49 -
反间谍法会限制外国记者在华采访?外交部回应
2023-06-28 15:48 国家安全 -
中新关于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全文)
2023-06-28 15:22 中国外交 -
没有正式受邀参加北约峰会,乌外长抱怨上了
2023-06-28 15:18 乌克兰之殇 -
联合国官员:时至今日,美国仍在关塔那摩监狱虐待囚犯
2023-06-28 14:58 美国酷刑报告 -
纳斯达克副主席:仍对中企上市长期前景乐观
2023-06-28 13:37 -
“最后我说普里戈任别怪我,这回我们还将保卫莫斯科”
2023-06-28 11:42 乌克兰之殇
相关推荐 -
这也能扯上中国? 评论 57“特朗普政府出大糗,欧洲笑不出来” 评论 97“就算美国有再多,也不得不运往中国” 评论 100“或许我们不应该问,‘为什么是杭州?’” 评论 102美媒揪心:中国会像对服装家居那样颠覆科技行业吗? 评论 189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