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亭:石牌保卫战——东方的斯大林格勒之战
关键字: 石牌保卫战石牌要塞保卫战石牌蒋介石石牌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但在抗战中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中日双方拼死争夺的战略要地,爆发了一场极其惨烈的攻防战。石牌保卫战虽然规模有限,但由于它是抗战的重要转折点之一,故而在许多人眼里,堪比“东方的斯大林格勒之战”。虽然国民党军与苏联红军无法相提并论,但中国军队在石牌首次彻底挫败日军攻势,因此还是值得一说。
景色最美的战场
如果是在和平年代,石牌绝对是一处风景绝佳的旅游胜地。位于长江最著名的景区三峡西陵峡的南岸,依山傍水,山清水秀,石牌因为江南象鼻山中一块类似令牌形状的巨石而得名。巨石高40米,顶宽12米,厚4米,重达4300余吨。长江就是因为这块巨石在这里突然来了个110度的大拐弯,这个大拐弯等于是卡在了长江滚滚而下的正当间,所有来往船只都要在石牌的脚下转弯。这样的大拐弯,景色当然是绝佳的,同时在军事上自然就成为了据守长江的天险。
石牌地处湖北宜昌县(今宜昌市夷陵区),距离西陵峡仅10多公里,上有三斗坪,当时第六战区前进指挥部、江防军总部等指挥机关都设于三斗坪,是名副其实的军事重镇。下有平善坝,是石牌的前哨。这三处就构成了石牌的整个防御层次。
自从武汉失守以后,国民政府迁都重庆,日军要进攻重庆,主要有三条路线:一是经陕西南下,二是从云南北上,三是从湖北西进。陕西、云南两条路线不仅路途遥远,而且有中国军队重兵把守,从湖北西进才是最便捷的。当时的中国从湖北到四川还没有完备的公路,仅有几条小路可以通行,日军如果要想从湖北进攻四川,山高路险,相对困难,走长江水路才更为现实,这样一来,险峻的长江三峡便成为了重庆的天然屏障,而石牌则是拱卫三峡的第一道门户,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中国海军从1938年冬开始就在石牌设置了炮台,部署大口径火炮10门,是整个长江三峡要塞炮台群的最前线。由于石牌与宜昌几乎处在同一条线上,石牌要塞的炮火可以封锁南津关以西的长江江面,即便日军占领了宜昌也依然很难溯江而上,所以日军要想沿长江进攻重庆,就必须拿下石牌。
石牌要塞旧址
国运所系的小山村
只有百十来户人家的小山村石牌就这样成了整个国运所系的焦点。
蒋介石对石牌的安危极为关注。他不止一次给第六战区司令长官陈诚、江防军总司令吴奇伟发电,一再强调必须确保石牌要塞。1943年5月22日,也就是鄂西会战渐入高潮,石牌保卫战即将开始之时,蒋介石又指示陈诚:“石牌要塞应指定一师死守。”
陈诚之子陈履安今年9月参访石牌保卫战遗址,在父亲照片前合影留念
身为战区司令长官的陈诚当然清楚石牌的重要性,丝毫不敢怠慢,把死守石牌的重任交给了自己最信任的嫡系部队18军11师。在中央军里,陈诚系统有着“土木系”的别称,因为陈诚起家的部队先是11师后是18军,十一为土,十八为木,所以叫土木系。从陈诚指派11师担负石牌死守任务就可以看出他对石牌的重视。此时的11师师长胡琏,黄埔军校四期毕业,在18军系统里从连长一路干到师长,作战猛如虎狡如狐,深得陈诚的器重。
胡琏(资料图)
日军也料到此次作战必将遭到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所以对参战部队,即当时在中国战场上唯一的野战军——第11军进行了加强,直接投入正面一线作战的就有将近三个师团,在石牌方向上就是整整两个师团!
5月27日江防军调整部署,决定以长阳、宜昌之间的稻草坪、高家堰、余家坝、曹家畈、石牌一线为决战线,其中石牌就是决战线的核心所在。此时的石牌就是真正的国门,一旦石牌不保,那么三峡的险要也就失去了一半,接下去重庆就危险了,所以在防御战术上,没有任何的回旋余地,就只有两个字——死守!
当天,11师师长胡琏给父亲妻儿写下五封遗书,中午率师部人员在凤凰山设案焚香,祭天立誓,全师上下都已抱定了必死之心,只等与来犯日军拼死一战。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陈佳静
-
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评论 82直播:跟着军工组探访俄罗斯兵器博物馆 评论 126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评论 1204商务部:中方决定同意与美方接触 评论 419“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评论 75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