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亭:牺牲惨烈的淞沪会战是否值得?
关键字: 抗战胜利大阅兵抗战胜利70周年淞沪之战淞沪会战淞沪会战日军伤亡罗店争夺战在日本军部的战略计划中,由于当时日本没有开始动员,陆军总共只有17个常备师团,计划在华北投入6个师团,这已经是日军的极限了。在华东,日军只准备在青岛和上海增加少量兵力,以保护侨民和日资企业,并不想大打出手。因此,从日军角度来说,8月上旬不希望在上海出现大规模的军事行动。直到虹桥事件第二天(8月10日)的内阁会议上,海军大臣米内光政才向陆军提出向上海派遣陆军的请求,陆军大臣衫山元表示同意,但强调陆军的集结、运输都需要时间,陆军最快也得在20天后也就是9月5日,才会有足够的部队达到上海。
因此,从双方的战略计划来看,日军挑起八一三事件的说法显然是不大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反倒是中国军队主动发起淞沪之战,可以凭借兵力优势一举肃清在沪日军,清除对南京和华东腹地的威胁,还可以分散牵制在华北的日军,为华北地区的抗战减轻压力。同时利用上海国际都市的地位,引起国际关注,博取同情和支持,所以对于中国来说,在上海主动发起军事行动,如果能够顺利实现所有这些战役目标,倒是一步一举数得的好棋。
功亏一篑的十日围攻
按照张治中的计划,8月13日中国军队就将投入2个师又1个旅,总兵力约3万人先发制人,抢在日军后续增援到达前将驻沪日军一举消灭。12日晚,各部队就已经进入预定位置,完成进攻准备。但在进攻就要开始时,蒋介石突然叫了暂停。这是由于日军已经察觉中国有抢先出击的打算,为了援军赢得时间,所以一再表态愿意以谈判解决危机。同时欧美国家也不希望在上海发生战事,损害各自在华利益,所以向国民政府连连施压。在此局面下,蒋介石才不得不下令暂缓进攻。这是在淞沪会战中第一次军事被政治所左右,后来多次发生这样政治影响军事的情况。
八·一三之夜,中国军队在上海闸北与敌巷战
张治中接到暂停命令不禁连声叹息,但是就在13日下午,双方已经在八字桥发生交火。中国军队已经进入进攻出发阵地,与日军阵地距离很近,双方剑拔弩张,擦枪走火在所难免。虽然13日的交火只是前哨部队间的零星冲突,但是枪声一起,战端就不可遏制地爆发了。14日拂晓,在半小时的炮火准备后,中国军队全线发起进攻。经过整整十天的苦战,直到8月23日,中国军队已经攻占不少日军阵地,并割裂了日军防御体系。眼看胜利在望,日军增援部队到了——第一批陆军部队2个师团在宝山登陆,攻守之势顿时逆转。
不能说中国军队没准备,他们战前对日军在上海各主要据点都有所了解,但没有掌握足够的细节,更谈不上有相应的具体措施。结果曾有一个排冲进日军司令部大楼,却被电动大门自动关闭而隔绝在大楼中间的操场上,在日军楼内暗堡火力下全数牺牲;再如后来参战的36师在进攻汇山码头时,整整1个营的部队被阻挡在铁栅栏前,遭到日军交叉火力的密集射击,死伤殆尽!
不能说中国军队不尽力,所有部队都是奋勇冲杀,可以说是不惜代价地前赴后继。甚至连中国军队仅有的1个装甲团也都投入作战,但由于步坦协同不力,坦克突破了日军阵地,步兵却未能及时跟上,最终孤军深入的坦克没有步兵掩护而损失大半。
不能说中国军队不精锐,参加围攻作战的87师、88师和后来的36师都是第一批德械师,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但是这些部队长于野战而不擅巷战,居然在巷战中沿着街道贸然前进,又没有足够的炮火掩护,结果遭到了街道两侧楼房里日军交叉火力杀伤,伤亡惨重但进展迟缓。想想也是,这些由德国顾问训练出来的德械部队,连德国老师自己就不善巷战,后来在斯大林格勒被苏联红军打得灰头土脸,更何况是徒弟了。
战术运用不当,火力掩护薄弱,无疑是十日围攻最终功败垂成的两大主要原因。
1937年8月28日下午2时10分,侵华日军6架轰炸机窜至上海火车南站上空,炸死难民200余人,炸伤500余人。上海《立报》有如下记载:“死者倒卧于地,伤者转侧呼号,残肢头颅,触目皆是,血流成渠……景象之惨,无以复加。”图为上海南站日军空袭下的儿童
先是右勾拳,再是左勾拳
8月23日,日军陆军的第一批援军2个师团到了,但没有直接在市区登陆增援陆战队,而是在吴淞、川沙口一线登陆,从侧后威胁市区的中国军队,一记典型的右勾拳!从吴淞到闸北,直线距离也就20公里,而且都是平原地带,最多有些小河流,根本是无险可守。也就注定了这一线必然是要全靠血肉之躯硬抗的苦战,淞沪会战中著名的“血肉磨坊”罗店争夺战就发生在这里。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陈佳静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24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68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评论 305直播:跟着军工组探访俄罗斯兵器博物馆 评论 128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评论 1315最新闻 Hot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
担心美国施压,在华德企:希望新一届德国政府确立平衡立场
-
“以方计划会越过另一条红线”,欧洲6国外长发布联合声明
-
印空军:今起在与巴基斯坦接壤地区进行演习
-
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
拜登卸任后首次受访:特朗普太掉价了,美国不代表掠夺
-
哥伦比亚准备加入“一带一路”?中方回应
-
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
首批145%关税中国货船抵洛杉矶港,美业界预警…
-
立陶宛和拉脱维亚又使坏,俄方怒斥
-
俄方宣布:8月底,普京将访华
-
特朗普又要给波斯湾改名了
-
英国快和美国谈成了?条件是…
-
改道、停飞,各大航司又遭罪了
-
巴军方公布回击细节:两国战机均未侵入对方领空
-
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