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俄会冲突吗?特朗普试了一把“鼻血战术”
关键字: 特朗普叙利亚叙利亚打击叙利亚空袭叙利亚化武俄罗斯叙利亚【编译/观察者网 周远方】
特朗普曾设想对朝鲜实施一种“打出气势,但不触及实质问题,以避免大规模报复”的“鼻血战术”,这种办法这次似乎在俄罗斯身上测试了一把。
叙利亚当地4月14日凌晨,美英法联军动用航母、舰船和飞机,对叙利亚境内三个目标进行“精准打击”,发射100多枚导弹,结果仅造成数人受伤——遭到打击的基地和设施在本周早些时候已经疏散,导弹也未通过或进入俄罗斯防空导弹部署区域。
美国官方虽然声称没有事先通知俄罗斯,但法国却表态,已经提前与俄方沟通。路透社报道,一位支持阿萨德的官员称,感谢俄罗斯发来的警报,遭受空袭的地点已于数日前完成疏散。
俄罗斯战略与技术分析中心专家瓦西里·卡申14日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也表示,美军打击行动可能是一次有限行动,他认为,若无俄罗斯人伤亡,美国的这次有限打击行动不会产生严重后果。
在美国的央视记者此前也报道称,有媒体援引政府内部人士消息,特朗普政府本计划采取更为强硬的军事行动,但五角大楼希望将打击控制在有限范围。
《纽约时报》4月14日披露了类似的“内幕”,特朗普嘴上很强硬,但实际上他下令实施的打击行动是非常克制的——美国精确算计着俄罗斯可能的反应,演了一出“高举轻放”。观察者网编译该报道如下:
《纽约时报》报道截图
报道称,国防部长马蒂斯曾在发动打击前数日警告特朗普,不要在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战略下快速进攻。他对美国可能被卷入与俄罗斯和伊朗的深层次冲突表示担忧——三者都在叙利亚拥有地面部队。由于俄罗斯和伊朗都支持阿萨德政府,可能出现的误判给军事方案制定者带来压力。
尽管特朗普本周以来措辞强硬,但他最终所选择的变通方案并未明显损害阿萨德的其他部队,也没有影响叙利亚政府对其他部队的指挥和控制——只是“精准打击”了“化学武器”。
《纽约时报》称,一夜的轰炸不太可能改变叙利亚7年的血腥内战的整体局势。但特朗普总统希望,轰炸“刚好足够”阻止阿萨德再次使用化学武器,而不会刺激俄罗斯和伊朗进行报复。
马蒂斯在空袭后的记者发布会上表示,这次打击旨在将“意外杀伤”俄罗斯军人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并将化武之外的设施的损失降到最小。尽管他将其称之为“一次重击”,但他同时强调,“目前是一次性的打击,我相信空袭发出了非常强烈的信息,劝阻(阿萨德)不要再这样做(使用化武)。”
各种迹象表明,打击效果有限
分析人士称,这次打击性质轻微,可能不会刺激俄罗斯或伊朗采取重大行动。
资深中东问题专家丹尼斯•罗斯(Dennis Ross)表示,“俄罗斯和伊朗的反应可能会言辞尖锐,但不太可能直接做出行动上的回应。”
罗斯曾为多位美国总统服务,目前就职于华盛顿近东政策研究所Washington Institute for Near East Policy)。
他补充说,“袭击目标与化武设施有关,而不是俄罗斯人和伊朗人的基地。”
罗斯说,伊朗有可能通过在伊拉克的什叶派民间武装来间接回应,“由于这次袭击的性质并不严重,即使这样的回应也不太可能发生。”
直到打击发生前的数小时,五角大楼、白宫局势研究室、马里兰州米德堡的网络司令部,都一直在评估空袭可能引起的反应。
美国官员不认为俄罗斯或伊朗会直接对美国在该地区的军事目标进行反击。他们认为可能会有一种不对称报复,伊朗和俄罗斯利用“强大的网络能力”进行反击——这对华盛顿来说是更难防备的。
目前还没有情报显示存在类似网络攻击的可能。俄罗斯或伊朗对西方冒险进行网络反击有多大的几率,目前也不确定。
但美国官员表示,他们正准备对一系列可能的报复行动做出回应,包括可能切断美国军队在作战区域通信的网络攻击。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周远方
- 最后更新: 2018-04-14 19:53:31
-
美媒:美国在拉美的真空让中国人“乘虚而入”
2018-04-14 17:52 特朗普 -
联合国秘书长:冷战回来了
2018-04-14 15:15 凉战 -
巧了,今天是叙化武调查第一天
2018-04-14 15:13 -
美国刚说动手前没通知俄罗斯,法国就拆台
2018-04-14 14:44 -
俄方:叙化武攻击导演是英国,演员是…
2018-04-14 14:31 俄罗斯之声 -
美方:首轮打击完成 规模比去年大
2018-04-14 10:33 叙利亚内战 -
叙首都传来爆炸声 叙军击落13枚导弹
2018-04-14 09:31 -
美英法突然开打叙利亚 叙军奋起反击
2018-04-14 09:12 叙利亚内战 -
美商务部长要拉美别与中国贸易,拉美企业家有话要说
2018-04-13 23:00 中国-拉美 -
叙利亚化武袭击有证据吗?美防长:没有
2018-04-13 17:40 叙利亚内战 -
印度遭轮奸少女自焚维权 涉案议员:低种姓搞事
2018-04-13 17:24 印度强奸案 -
18名女子指控性丑闻 诺贝尔文学奖评审负责人辞职
2018-04-13 15:59 诺贝尔奖 -
特朗普:不骗你,真的在跟中国谈判
2018-04-13 12:16 中美关系 -
日本火速回应:欢迎美国重返TPP,但特朗普这个人…
2018-04-13 12:09 争议TPP -
美英法对叙利亚还用这一招?俄罗斯看不下去了...
2018-04-13 11:00 叙利亚内战 -
“我可没说袭击是什么时候,很快?又或者没那么快?”
2018-04-12 23:02 叙利亚内战 -
“西方必须与崛起的中国共处”
2018-04-12 18:28 中美关系 -
美候任国务卿提名陈词提前公开,他这么说中国
2018-04-12 17:43 美国政治 -
澳官员被中国集体拒签?澳总理各种绕圈子
2018-04-12 15:20 观察者头条 -
埃塞俄比亚两代人为“中国白求恩”守墓44年
2018-04-11 22:40 非洲之窗
相关推荐 -
“这事传到特朗普那儿,龙颜大怒” 评论 7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评论 127“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评论 82“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评论 185最新闻 Hot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他称“无法确保出席阅兵式的各国领导人安全”,俄方回击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