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封楚诚:满月考试,特朗普只答了一个字
关键字: 特朗普特朗普任职满月特朗普内阁特朗普政府伊万卡俄罗斯弗林辞职其一,俄罗斯丑闻将继续发酵。国家安全顾问Michael Flynn未能任满一个月就仓促辞职,承担了俄罗斯丑闻的主要责任。但是,目前美国司法部门还不能排除Flynn是自行其是,还是受更高层指使。因此,无论是联邦调查局在内的政府部门还是国会情报委员会(Senate and House Intelligence Committees)等国会委员会,都将继续对这一丑闻进行调查。美国时间2月17日,联邦调查局局长Comey对参议院情报委员会进行了一次闭门汇报;虽然汇报内容仍未公开,但情报委员会主席、共和党参议员Richard Burr和情报委员会高级成员(ranking member、少数党在委员会内最高级别成员)、民主党参议员Mark Warner均表态将彻查到底,甚至要求Flynn最终过堂作证。
这样下去,丑闻可能有三种结局:第一种情况下,丑闻继续发酵,但是没有更直接的证据证实特朗普和俄罗斯的关联;最后调查不了了之,或者干脆被特朗普自己制造的新丑闻掩盖。第二种情况下,丑闻如温水煮青蛙,时有猛料曝出、间歇性占据头条:特朗普的政治前途将仰仗于民意支持率——如果民意支持率能够保持在一定水平,国会共和党将继续与其合作,力争中期选举保持两院多数、推行重要政策;如果民意支持率因为丑闻而暴跌,共和党则将在保全自身的情况下与特朗普做必要切割。第三种情况下,后续调查证实特朗普直接牵涉丑闻,共和党则不得不壮士断腕、及时止损。
这三种情况都不利于特朗普政府。从表面看,第一种情况对特朗普政府损失最小,第二种情况对特朗普的影响取决于其支持率,第三种情况则会为特朗普政府敲响“丧钟”。
但在这三种情况背后,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特朗普外交政策中的重头戏“重塑美俄关系”将几乎不可能实现。早在1月初、美国情报机构公布关于俄罗斯干扰总统选举相关文件的时候,笔者就分析,特朗普的对俄政策将受到参议院对俄鹰派议员的影响。包括John McCain、Marco Rubio、Rand Paul、Susan Collins、Lindsay Graham在内的众多对俄鹰派议员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内都不会面临选举压力(McCain、Rubio、Paul刚刚在2016年选举中成功连任、获得一个新的六年任期,而Collins和Graham在2014年成功连任,下一次选举是2020年)——这意味着他们不需要担心因为反对特朗普的外交政策而失去选票。事实上,在内阁提名确认投票的过程中,仅有的四名投反对票的共和党参议员中即包括Collins、McCain和Paul。
与此同时,特朗普事实上已经开始“回调”其过分亲俄的外交政策:在刚刚过去的一周,特朗普任命的美国常驻联合国大使Nikki Haley公开谴责俄罗斯占领乌克兰,要求俄罗斯立刻撤出克里米亚,并表示对俄制裁将一直持续、直到俄罗斯将克里米亚半岛归还乌克兰。紧随其后,白宫新闻发言人Sean Spicer也表态称俄罗斯应归还克里米亚。特朗普本人则在Twitter上表态,称俄罗斯“强夺”了克里米亚。无论这种政策回调将持续多久,可以预见的是,美俄彻底修复双边关系在短期内将是空谈。而特朗普的反复无常是否会激怒俄罗斯、使得一切修复关系的可能性都化为泡影,则值得我们关注。
特朗普在Twitter上表态,克里米亚是在奥巴马任期内被俄罗斯“强夺”的
其二,国内政策将受到白宫内乱的严重阻碍。特朗普第一任期必须推行的三大国内政策是1)推翻奥巴马医保法案;2)推行税改;3)推动大规模基建投资;而这三大政策,尤其是税改和基建投资,则是紧密联系的。笔者此前已经分析,对于特朗普和共和党国会而言,大规模减税措施是竞选的一个重要承诺,税改成功与否将决定特朗普第一任期及一个共和党完全控制的国会两院在未来两年的工作成绩。因此,为了在2018年中期选举中继续维持共和党在两院的控制权,白宫和国会势必要在中期选举前争取通过新税制。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国会两党对于“财政直接支持基建投资”缺乏兴趣,因此通过大幅减税从而推动基建投资可能是特朗普政府的必由之路。
现在来看,虽然国会共和党人为了赢得2018年中期选举仍不得不在2018年11月前通过税改法案,但其形式将远不及此前许多人预计的一样。参众两院共和党人都对目前税改方案Brady Plan中的边境税(border adjustable tax)抱有疑虑,而大型零售商则在大举游说国会、避免最终通过的税改法案中包括边境税。而失去边境税,政府将难以筹措足够的财政资金以支持大幅度的降税。换言之,除非提高财政赤字,特朗普税改计划中降税的部分将难以实现。在最终的法案中,虽然针对海外资产征税和针对中小企业的专门税率将有可能得到保留,企业税率和整体税收减免恐怕都将难以达到预期。与此同时,参众两院目前尚未能就推翻奥巴马医保达成共识,而替代方案则至今无影无踪。这意味着共和党在今年乃至明年中期选举前都很难彻底推翻奥巴马医保法案。
更重要的是,白宫内部的矛盾分歧将使得国会共和党与白宫的协调变得困难。而持续发酵的俄罗斯丑闻、特朗普的大嘴引发的其他危机也将牵涉白宫和国会足够多的精力。这都意味着国内政策的推行将受到来自特朗普政府自身的阻力——正如很多分析指出,特朗普政府最大的敌人恐怕就是特朗普。
其三,核心团队内乱将继续。特朗普核心团队中的分歧已经是公开的秘密。正如前文所述,女婿Kushner、女儿Ivanka、国务卿Tillerson和国防部长Mattis代表了核心团队中的温和派势力;Bannon、Miller、Conway代表了核心团队中的极右翼反建制派势力;共和党全国委员会前主席Priebus和白宫新闻发言人Spicer则代表了共和党建制派的势力以及特朗普与建制派共和党人的纽带。此外,还有出身金融界、企业界的内阁官员“心怀鬼胎”。
在过去的几周时间里,几派势力不断利用泄密的方式打击对方,并在自己职权范围内阻击其他派别的计划。可以预见的是,只要这些派别持续存在、这样的政治内斗也无疑将继续下去。消弭分歧意味着特朗普本人将不得不站出来——最新的消息指出特朗普可能在计划用新泽西州州长、在大选中最早站出来支持特朗普的建制派共和党人之一Chris Christie来取代Priebus,以打破后者对接近特朗普渠道的垄断。同样,特朗普正考虑给新的国家安全顾问以更大的人事授权,避免其像前任Flynn一样在内斗中被边缘化并最终被牺牲掉。正在被考虑的人选则包括曾一度是国务卿热门的David Petraeus等人。(当地时间2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任命了现役军人,美国陆军能力集成中心主管麦克马斯特为新任国家安全顾问。——观察者网注)问题是,用一个深陷丑闻的Christie换一个把持白宫的Priebus,用一个曾经因泄露军事机密而被革职的Petraeus换一个因为丑闻下课的Flynn,这样的白宫真的会好吗?
(本文作者封楚诚,原载于微信公众号:世界说globusnews,授权观察者网发布。)
- 原标题:混乱三十日,只是特朗普政府的开始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小婷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评论 52“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评论 73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评论 132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评论 148“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204最新闻 Hot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
“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
又作妖,美议员要提案强制英伟达芯片植入定位系统
-
“普京接受了邀请”
-
特朗普暗示:他俩可以接班
-
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
威胁美国后又滑跪,日本财长:不抛美债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