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封楚诚:满月考试,特朗普只答了一个字
关键字: 特朗普特朗普任职满月特朗普内阁特朗普政府伊万卡俄罗斯弗林辞职从2017年1月20日正式就职美国总统至今,特朗普的第一个总统任期已经走完了一整个月。毫无疑问,如果用一个字概括这一个月,那就是“乱”。
首先是内阁“乱”。在全部23个需要参议院确认的内阁或内阁级别席位中,总统就职当天仅有2人顺利过堂、第一周结束仅有4人过堂、第二周结束仅有共6人过堂、第三周结束仅有9人过堂、第四周结束仅有14人过堂……截止到今天,还有包括商务部长、能源部长、劳工部长、贸易代表等重量级阁僚在内的8人未能过堂:特朗普内阁堪称近数十年来到位最慢的内阁。
一方面,内阁到位慢当然要“归功”于民主党从中杯葛;但另一方面,包括已就任教育部长Betsy Devos和前劳工部长提名Andrew Puzder在内的诸多内阁部长提名深陷争议和丑闻,则是内阁到位慢的主因——Devos争议之大,以至于副总统兼参议院主席的Mike Pence不得不投出打破僵局的一票(副总统虽然位居参议院主席,但除非平票,不得投票);而参议院共和党领袖更是直接告知白宫劳工部长提名人选Puzder根本不可能通过参议院确认,以至于白宫不得不更换提名。内阁迟迟不能就位,部长以下的团队更是无从谈起。在内阁级别官员之外,还有超过600个需要参议院确认的职位至今空缺,这些处于中高层和中层的官员是维系政府运转的核心,其缺位无疑使得特朗普政府运转失常。
美国现任教育部长Betsy Devos
内阁之上,则是特朗普尤为仰赖的政策核心圈“乱”。早在特朗普竞选后期和胜选之初,无论是公开信息或是靠近其团队的信源均表示,特朗普将更为仰赖由其女儿Ivanka Trump、女婿Jared Kushner等家族成员,Reince Priebus和Sean Spicer等共和党建制派核心人物,以及包括Steve Bannon、Kellyanne Conway、Stephen Miller、Michael Flynn在内的极右翼和反建制派共和党人组成的核心圈。然而显而易见的是,其核心圈并不是铁板一块,甚至可以说是矛盾重重、四分五裂。
一方面,其核心圈成员的公开表态、声明经常自相矛盾。在前国家安全顾问Michael Flynn卷入俄罗斯丑闻这一问题上,Conway前脚表示特朗普对Flynn无条件信任,白宫新闻发言人Sean Spicer后脚就对记者表示特朗普正在评估这一局势、只字不提信任——随后,更是直接传出Michael Flynn辞职。而在对外问题上,以Bannon为代表的所谓“另类右派(alt-right)”姿态强硬、无所顾忌,后面则是Kushner、国防部长James Mattis、国务卿Rex Tillerson等人负责收拾局面。
另一方面,其核心圈成员各怀鬼胎。数个白宫内部的消息源表示,Priebus几乎把控了外界接触特朗普的通道,以此控制特朗普可以接触到的外界信息。
人事安排之外,特朗普政府在过去的一个月还不得不面对层出不穷的丑闻造成的“乱”。自当选以来,有关俄罗斯政府操纵选举的新闻和相关的情报证据就层出不穷,而在过去的一个月中,更多的证据则指向特朗普的竞选团队高级成员——包括其安全政策智囊、首任国家安全顾问Michael Flynn(已辞职)在内的亲信被指与俄罗斯官员有私人联系,并且向俄罗斯高级官员泄露与奥巴马政府制裁俄罗斯相关的情报。虽然这一指控尚未坐实,但Michael Flynn的辞职则间接证实了这些丑闻和指控并非毫无根据。此外,很多人可能已经忘记了的丑闻还包括特朗普无礼挂断澳大利亚总理的电话等在内、如果放在之前任何一位总统身上都“不得了”的丑闻——当然,这些丑闻与俄罗斯丑闻相比,则几乎是“微不足道”。
Michael Flynn辞职
最后,则是第一个月政策的“乱”。上任后数小时内,白宫就着手推翻奥巴马医保;第一周,特朗普宣布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协议,并签署总统行政令简化建设项目的环境评估手续、下令在美国-墨西哥边境“建墙”以阻挡非法移民、暂停对“庇护所城市(sanctuary city)”的联邦资助,以及至今仍造成巨大争议的移民禁令……上任仅三周时,特朗普已经签署了25个行政命令(executive order);假定特朗普可以成功连任,以此速度计算,他在八年时间里将签署超过3000个行政命令——与之相比,奥巴马在其整个八年总统任期中仅签署了277个行政命令。无怪乎有媒体戏谑称“白宫的笔都不够特朗普签字用的”。
而草率通过的行政命令背后则是政策制定过程的严重混乱。以备受关注的移民禁令为例,白宫在禁令准备过程中彻底抛弃了国务院、国土安全部以及国会相关委员会这些惯常情况下应该提前介入的政府部门和机构。正因如此,上述部门负责移民事务、难民事务的具体官员和负责相关工作所涉法务的政府律师并未提供任何咨询意见,使得禁令一出就饱受质疑,并最终被裁定暂缓执行。同样混乱的还有其外交政策——由于特朗普具体的国家政策团队迟迟不能到位,其在对华政策、巴以问题上的相关表述均引发了巨大争议。
热闹过后,我们可以从这一个月的种种乱局中总结出一些规律,并由此判断未来四年特朗普政府的走向。
- 原标题:混乱三十日,只是特朗普政府的开始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小婷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评论 134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评论 140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评论 115“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评论 251“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评论 214最新闻 Hot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
国际乒联最新排名:雨果升至男单第3
-
最高竟达3500%!剑指中企,美国又动手了
-
“美国自毁前程,中国肯定乐坏了”
-
男子早高峰爬上猎德大桥顶部,广州交警回应
-
特朗普再次抨击鲍威尔:美国几乎没有通胀,他总是降息太迟
-
“内鬼”李刚,被逮捕
-
“特朗普的‘焦土政策’,将损害苹果和英伟达”
-
为避免被拆分,谷歌拿中国说事
-
特朗普力挺!赫格塞思在白宫表态
-
印度对中国出手,钢铁征12%关税
-
普京:愿与乌克兰直接谈
-
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
美一客机在机场发动机起火,机上300人被迫撤离
-
特朗普借关税“忽悠”日韩投资阿拉斯加巨型能源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