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十强工业城市”收官战:深圳有望卫冕,重庆反超上海,武汉挤掉东莞
要想工业过得去,就拿汽车当支柱
梳理工业二十强城市的统计数据,第一财经记者发现,汽车产业堪称工业经济强市共同的“至爱"。在各地的统计报告中,20个城市中的15个着重提到汽车产业或充电桩等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对工业经济的贡献,1个(杭州)提到汽车制造业投资的成绩。只有4个城市(无锡、佛山、泉州、南通)统计报告的工业生产部分没有出现"汽车"二字。
事实上,20强城市全都把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作为支柱或重点产业打造,其中上海、广州、深圳、重庆、武汉、青岛、合肥还处在国内重要的"新汽车城市"前列(见第一财经相关报道《疯狂汽车城:中国"新汽车城市"争夺战》https://www.yicai.com/news/101889213.html)
以截至今年前三季度的工业城市五强来说,深圳市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该市规模以上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5.6%,新能源汽车、服务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125.8%、68.8%。
重庆统计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支柱产业中,能源、汽摩、消费品和装备产业分别增长8.8%、7.0%、6.8%、4.0%。
上海市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该市规上工业分产品看,半导体存储盘、新能源汽车和 3D 打印设备等新产品产量增速分别达到1.2倍、42.7%和29.4%。
苏州市统计局公布,前三季度该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7%,其中汽车制造、专用设备、电气机械行业产值分别增长8.6%、6.6%和6.0%。苏州的汽车产业增势总体落后于沪深两大对手,略强于重庆。
而广州前三季度的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0%,其中汽车制造业实现增加值同比下降6.4%是重要拖累因素。
可以看出,作为工业城市五强共同的支柱产业,汽车产业的景气状况与城市工业经济的整体表现关联密切。这方面,深圳是近两年最典型的例子。
深圳市去年首次从上海手里抢走工业增加值全国冠军就跟汽车大有关系。2022年深圳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产量分别增长183.4%、113.8%,规模以上汽车制造业增加值猛增104.5%,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个百分点。
深圳和上海的新能源汽车"霸主”之争,主要是比亚迪和特斯拉之争。两者分别占两地新能源汽车产量的七成、九成以上。比亚迪早在2015年就超过特斯拉和日产,成为全球销量最大的电动汽车制造商。
2022年深圳市共生产新能源汽车87.47万辆,今年1-8月,全市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143.3%。按此速度,深圳今年迈入新能源汽车产量"1000000+俱乐部"没有悬念。
比亚迪集团公共事务部相关负责人近日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今年比亚迪深圳超级工厂一期已投产,二期正在建设,两期工厂全部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将超1000亿元。
作为老牌汽车工业强市,上海显然不甘于在新能源时代屈居人后。根据上海市“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上海要显著提升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超过120万辆,产业规模突破3500亿元,占全市汽车制造业产值35%以上。
广州的情况也类似。汽车工业作为广州的第一大支柱产业,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1/4以上。但进入新能源汽车时代,广州虽然在整车产量上依然保持国内领先,但新能源汽车的产量远远落后于上海、深圳、重庆、西安等城市。
为了补长短板,去年中,广州市先后印发《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支持汽车及核心零部件产业稳链补链强链的若干措施》等文件,从土地、资金、用能等多个方面强化保障,谋创"432"汽车产业园区发展格局(打造4个自主品牌创新基地,建设3个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园,对口共建2个汽车零部件产业园)。
《广州市智能与新能源汽车创新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到2025年广州市汽车产能要突破500万辆,规模以上汽车制造业产值力争达到1万亿元,持续位居全国前列;新能源汽车产能超200万辆,进入全国城市前三名。
新能源汽车产业承载着助推上海、广州的工业经济再次焕发的沉沉期待。
上海固投狂飙,天津为"房"所累
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消费、投资、进出口贸易)中,投资的作用不仅体现在拉动当下增长,也为未来的经济发展打下基础。观察地方投资数据,可以一窥未来城市工业经济竞争趋势。
前三季度工业二十强城市中,16个的固定资产投资保持正增长,其中上海、深圳、泉州三地的增速达两位数,南通的增速在1%以下(0.3%)。值得注意的是4个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负的城市:佛山、天津、南京和长沙。其中天津的增速为-20.8%,在二十强中垫底,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3.9个百分点。
天津市统计局报告显示,从领域看,今年前三季度该市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了48.5%,基础设施投资下降了12.6%,是拖累整体投资的主要因素。其工业投资则依然保持正增长,增速为7.2%。
再看城市工业五强的情况——
前三季度深圳的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9%,高于全国(3.1%)10.8个百分点。其中第二产业投资增长53.1%。分领域看,工业投资增长达52.9%,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7.4%,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增长54.6%。
重庆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6%,略高于全国0.5个百分点。其中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2.0%。分领域看,基础设施和工业投资分别增长9.3%和12.2%,二者合计拉动全市投资增长6.1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5.7%。
上海市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该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0%,高于全国21.9个百分点。其中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3.9%。从主要投资领域看,工业投资增长14.0%,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5.3%,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5.2%。
苏州市统计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685.2亿元,同比增长5.5%,高于全国2.4个百分点。其中第二产业投资1434.7亿元,增长12.7%。分领域看,工业投资1434亿元,同比增长13.1%;房地产开发投资2121.1亿元,同比下降7.4%;基础设施投资625.1亿元,同比增长20.6%。
前三季度,广州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3%,仅比全国微高0.2个百分点。分领域看,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1.0%,延续了今年以来两位数增长的势头;基础设施投资增长较快,同比增长11.5%;房地产开发投资仍处于下行区间,同比下降6.6%。
对比可见,上海市在整体固定资产投资上发力最大,25.0%的增速不仅遥遥领先于全国平均水平,也在工业二十强城市中高居首位。同时,五强当中上海在房地产开发投资上发力最多。
深圳的投资增速仅次于上海,但它把最多的力气用在了工业领域,52.9%的工业投资增速,让其他城市难以望其项背。
苏州的投资在整体上高于全国水平,其中基础设施和工业是该市的重点投资领域。与此同时,房地产开发投资则是下降的。
重庆的房地产投资下降速度最快,但工业和基础设施投资的较快增长,拉动全市固投超过全国平均线。
广州的投资增速在五强中最低,但工业投资拿出了仅次于深圳的表现,对进一步夯实实体经济具有长远影响。
投资不一定带来产出,但不投资肯定不能带来产出。一位区域经济专家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上海去年由于受疫情影响更严重,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下降1.0%,其中工业投资仅增长0.6%。今年前三季度,上海把工业投资增速拉到了14.0%,显示“追回失去的一年”的迫切感。
深圳对工业投资的“饥渴”感更甚。去年该市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4%,其中工业投资增长就高达19.2%。今年2月的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全年固投规模力争迈上1万亿元新台阶,完成工业投资超2000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
上述区域经济专家对记者分析,深圳发力固定资产投资有两方面原因,其中之一是弥补过去土地空间不足导致的欠账。深汕特别合作区作为深圳的“飞地",为深圳带来了近400平方公里的新增土地,相当于原"关内”四区福田、罗湖、南山、盐田面积之和。2022年深汕固定资产投资超220亿元、同比增长35%以上;今年1-8月,该合作区投资增长46.7%,其中工业投资增长高达82.9%。
原因之二,上述专家分析,是因为有实实在在的市场需求和信心支撑。前三季度,深圳全市37个大类行业中,23个行业增加值增速较上半年有所回升,回升面62.16%。占比最高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呈逐月回升态势。民间投资是最能反映市场信心的指标,前三季度在全国民间投资同比下降0.6%的情况下,深圳的民间投资依然增长14.8%,拉动总投资增长5.6个百分点。
看来,在工业经济上已占得“杆位”的深圳,并不满足于一时的领先。其他城市要想上位,还得多做功课。
(作者 秦新安)
- 原标题:2023“十强工业城市”收官战:深圳有望卫冕,重庆反超上海,武汉挤掉东莞
- 责任编辑: 林铃锦 
-
美晶新材冲刺150亿IPO,背后有一场“造富神话”
2023-11-02 18:36 观网财经-金融 -
双十一工作量骤增,“公主梗”给电商客服平添困扰?
2023-11-02 15:43 观网财经-互联网 -
福华化学终止IPO,大额分红却募资还债遭质疑
2023-11-02 11:23 观网财经-金融 -
美联储按兵不动,鲍威尔:通胀一直在降,但仍高于2%
2023-11-02 10:54 美国经济 -
国货品牌都在天猫双11上相亲了?马应龙的CP让人会心一笑
2023-11-01 19:16 观网财经-互联网 -
拉普拉斯闯关科创板,全力押注的路线被光伏巨头看衰
2023-11-01 18:11 观网财经-金融 -
阿里平头哥发布首颗存储主控芯片镇岳510
2023-11-01 16:13 -
双11中国物流卷上天际,英国消费者也能享受小时达
2023-11-01 15:52 观网财经-互联网 -
谁在制造“移山价”?
2023-11-01 15:37 观网财经-互联网 -
证监会:未来将大力推进投资端改革,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
2023-11-01 15:28 观网财经-金融 -
客商变展商,盒马首次带超过200款商品参展进博会
2023-11-01 15:24 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
央行解读:坚决不能让老百姓的票子变“毛”
2023-11-01 06:44 观网财经-金融 -
素颜双11今晚出镜,谁才是全网最低价?
2023-10-31 19:09 观网财经-互联网 -
日本央行“加息”未至,但日元快熬不住了
2023-10-31 18:30 观网财经-宏观 -
中国手游,加速抢占韩国市场?
2023-10-31 18:23 观网财经-互联网 -
阿里云发布通义千问2.0,给每个大学生送一台云服务器
2023-10-31 16:59 -
浙江绍兴:支持职工提取公积金支付新建商品房首付
2023-10-31 16:33 观网财经-房产 -
富到不敢发朋友圈的量化交易员,赚钱竟靠和客户对赌?
2023-10-31 14:58 观网财经-金融 -
明起北京公积金“认房不认商贷”
2023-10-31 11:52 观网财经-房产 -
10月制造业PMI为49.5%,降至收缩区间
2023-10-31 09:49 中国经济
相关推荐 -
加拿大“软”了,特朗普“退”了… 评论 24菲总统马科斯首次发声 评论 243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具备双工位发射能力 评论 35“迫害!这是公然侮辱菲律宾主权” 评论 402“听到这些机器人来自中国,他们常感到惊讶” 评论 79最新闻 Hot
-
加拿大“软”了,特朗普“退”了…
-
市场急坏了!特朗普不语,只一味地“上链接”自夸
-
美政府官网被“屠版”:真对中国船这么干,“绝不用美国船运货”
-
菲总统马科斯首次发声
-
伊朗总统:威胁我?你爱咋样就咋样
-
“中国比过去更从容,会对美国说:咱们走着瞧”
-
被中方反制敲醒了:讨好美国整中国,没好果子吃
-
特朗普不给豁免,澳总理“认怂”
-
美官方披露:华盛顿撞机同类险情3年15000起
-
特朗普放狠话:对特斯拉施暴就是国内恐怖主义
-
涉案货值近百万元!杭州一地集中销毁假冒品牌箱包、服装、烟酒
-
郑州双层巴士过隧道因超高被削车顶,官方通报
-
哈佛宣布:暂停招聘教职员工
-
美媒急了:为何美国总是输给中国?
-
已谈4小时,俄方表态
-
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具备双工位发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