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省发1万亿“特殊债”,地产行业承压下隐性债务如何化解
-
刘程辉风物长宜放眼量
最后更新: 2023-10-29 17:16:41本轮化债方案并非“中国版QE”
事实上,近年来,国家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2017年7月2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积极稳妥化解累积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有效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自2017年起,中央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旨在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行为的文件,不断加强对地方政府债务尤其是隐性债务的管控。
王青表示,2018年认定入库的隐性债务规模大概有10万亿左右。当前化解完成三分之一以上,也就意味着2018年认定入库的隐性债务余额还有6万亿左右。虽然这些年还会出现一些新增隐性债务,具体金额还有待认定。但目前地方隐性存量债务总量最大规模不会超过30万亿。
此前有媒体预估此次特殊再融资债券发行规模可能达到1.5万亿,有舆论将其称作“中国版量化宽松(QE)”,芦哲对此给出了不同的看法。
他表示,特殊再融资债并非“中国版QE”。日本、美国等国家实施的QE(欧元区称之为APP)属于货币政策范畴,在低利率环境下,央行可以通过QE直接从银行体系购买资产,进而创造货币并降低长期利率。而国内通过特殊再融资债置换隐性债务属于财政政策范畴,虽然期间可能需要央行货币政策配合以维持相对平稳的利率环境,但这一过程本身并不构成货币创造。
徐高也认为,所谓量化宽松就是央行直接掏钱去买债券,会带来基础货币投放,但目前还没有这样的消息。
另据21世纪经济报道指出,特殊再融资债不影响当年财政赤字。
从过往看,特殊再融资债券额度来自于结存限额,因为特殊再融资债券用于偿还存量债务,这会增加政府债务余额,相应需要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和余额之间有空间。而结存限额在以往年度已纳入赤字,因此特殊再融资债的发行并不影响当年财政赤字,也不需要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审议。
土地财政面临非常态,进一步刺激房地产消费需求是必要之举
近几年受疫情冲击、经济下行、大规模减税降费、房地产市场低迷等因素综合作用下,地方财政债务压力不断增大,引发外界对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担忧。
在此背景下,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制定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
2023年10月17日,山西省太原市,民众在房地产售楼部挑选商品房户型。10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3年1-9月份全国房地产市场基本情况。数据显示,1-9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8726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1%/IC Photo
8月28日,国务院在《关于今年以来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中进一步明确,中央财政积极支持地方做好隐性债务风险化解工作,督促地方统筹各类资金、资产、资源和各类支持性政策措施,妥善化解存量隐性债务,优化期限结构、降低利息负担,逐步缓释债务风险。
特殊再融资债开始重启,可以说是“一揽子化债方案”的明确落地。
芦哲认为,房地产消费需求下降导致部分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收入锐减,只是导致政府性债务风险扩大的众多原因之一,过于依赖住宅用地高价出让补贴工业用地低价出让的发展模式等,也是政府性债务风险积累的重要因素。从短期来看,在房地产特别是低能级城市的住宅消费需求回暖较为缓慢,相关区域土地出让收入难以大幅增长的背景下,进一步刺激房地产消费需求及挖掘存量政府性债务对应资产的价值都是必要之举。前者可能涉及城中村改造、城市更新、保障房建设等;后者可能包括耕地占补平衡、赋予城投部分业务的特许经营权等。
徐高指出,一方面,土地财政面临如今的局面并非一种常态,房地产行业出现了明显的系统性危机,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考虑到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仍然长期向好,城镇化还在推进,土地价值的上升就是一种长期的趋势。在这种局面下,土地财政“卖地”收入仍然会是地方政府的一个比较重要的财源。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继续发展,地方政府各个方面的收入同样会增加,所以只要经济在发展,地方政府是有能力偿还合理的融资的,就像过去几十年一样。
- 责任编辑: 刘程辉 
-
一线城市要放松限购?广州上海已出现松动
2023-10-29 09:22 观网财经-房产 -
“一线城市”首例!广州要推“房票”了
2023-10-28 12:17 观网财经-房产 -
国内首单原油跨境数字人民币交易完成结算
2023-10-28 09:47 -
印度塔塔集团收购台企在印工厂,将为iPhone代工
2023-10-27 23:00 印度惊奇 -
华为前三季度营收4566亿,净利润已达去年全年2倍
2023-10-27 21:53 观网财经-科创 -
利润下滑超99%,中国人寿炒股亏了多少钱?
2023-10-27 18:08 观网财经-金融 -
31省份三季度GDP全部出炉,12省跑赢全年目标增速
2023-10-27 09:08 宏观经济 -
乘联会:预计10月新能源车零售环比增0.9%,同比增34.6%
2023-10-27 07:38 观网财经-汽车 -
创业板在审最大IPO终止注册
2023-10-26 17:58 观网财经-金融 -
小杨哥李佳琦接连上热搜背后,电商真会挤压实体经济吗?
2023-10-26 17:11 观网财经-互联网 -
百亿量化老板被曝当代陈世美?公司回应:家庭私事
2023-10-26 16:59 观网财经-金融 -
美的冲刺“A+H”,成色几何?
2023-10-26 09:33 观网财经-金融 -
国家发改委召开部分地方经济形势座谈会
2023-10-25 17:49 观网财经-宏观 -
五种加杠杆方式,中央为何选择增发国债?
2023-10-25 17:36 观网财经-宏观 -
国产折叠屏和Mate60夹击,“iPhone15在中国苦战”
2023-10-25 11:31 观网财经-科创 -
美ONE回应李佳琦被质疑“二选一”:没签“底价协议”
2023-10-24 18:34 观网财经-互联网 -
最大供应商是中芯国际,芯旺微能否靠车规MCU实现百亿IPO?
2023-10-24 14:57 观网财经-金融 -
科大讯飞放量跳水跌停,董事长刚宣布明年对标GPT-4
2023-10-24 14:05 观网财经-科创 -
淘宝加码百亿补贴,iPhone最高直降900元
2023-10-24 10:27 观网财经-互联网 -
金价再破600元大关
2023-10-23 22:05
相关推荐 -
-
“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评论 154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评论 240MAGA基本盘还能“忍”特朗普多久? 评论 173从2000兆帕潜艇级热成型钢的“登天”说开去…… 评论 106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评论 159最新闻 Hot
-
“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
“特朗普会输,但中国不会轻易给他台阶下”
-
“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
又一起!白宫平面图遭万人共享
-
“特朗普非常愤怒:再砍10亿”
-
“我们被美国梦骗了,精英把我们出卖了”
-
“美国太自满,恐在这三方面落后中国”
-
泄密不止一次,美防长在“家人群”也发了
-
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
中方出手,日欧车企“慌了”
-
她被提名为联大主席,“德国完了”
-
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
特朗普“抱怨”后,日本考虑放宽汽车进口安全标准
-
“五角大楼里完全崩溃了”,3名美国防部高官被解雇
-
“趁纳瓦罗不在,他们冲进白宫劝说特朗普暂停关税”
-
泽连斯基回应:停火30小时太短,建议30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