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联储激进加息75基点拖累全球,中国跑出独立表现
-
周毅“平芜尽处是春山。”
最后更新: 2022-10-10 15:21:11“加息75个基点。”
伴随着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公布最新利率决议,美元“非暴力加息”再度梦碎。
当地时间9月21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上调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75个基点到3%至3.25%之间。这是美联储今年以来第五次加息,也是连续第三次加息75个基点。美联储此次加息已经将联邦基金利率提高至2008年初以来的最高水平。
“美联储加息,预示未来将走更激进的道路” 《华尔街日报》报道截图
面对通胀问题,美联储此前已经加息4次,加息幅度也从最初的25个基点跃升到75个基点,加息力度几乎是空前的。即便祭出了激进加息的“猛药”,但距离通胀“退烧”美国仍需更多时间。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本周三在发言中强调,美联储将继续坚持将通胀率降至2%的目标,这也暗示着美联储明年不太可能降息。
可痛苦的是,美国内外已经伤痕累累。
在美国国内,激进加息导致消费和投资受到打击,股市下跌,经济衰退风险难以避免;在世界各地,美元一家独大,汇率高歌猛进,多国债务和金融风险抬升,不仅仅是新兴市场,日本和欧洲等主要经济体也都在遭受巨大的痛苦。
不过,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政策显然是更加独立的,我们也更有定力。目前我国真实利率略低于潜在实际经济增速,处于较为合理水平,我国的经济增长、物价水平、就业状况、国际收支平衡等货币政策调控目标也均运行在合理区间。
美国通胀为何如此顽固?美联储加息为何让全世界都感受到了剧痛?为何中国可以在逆风中显示出自己的独立性、韧性和定力?通过与专家们的对话,观察者网试图提供一些解读此次美国利率决议的角度。
预测中位值显示,明年利率预期为4.6%,高于之前市场预计峰值4.5% 图源美联储
连续三次加息75个基点,美联储正在疯狂“补作业”
美联储此轮加息75个基点,基本符合市场之前的预判。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利率观察工具FedWatch显示,市场完全排除了加息50个基点的可能性。交易员们预计:本周美联储会议结束时,加息0.75个百分点的可能性为82%,加息1个百分点的可能性为18%。
在市场看来,美联储持续激进加息,早已是不言自明的事实。
据预测美联储本周加息75个基点的概率为82% CME Group网站截图
症结还是在通胀身上。
9月13日美国劳工部公布的通胀数据显示,8月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经季调后环比上涨0.1%,预期值为下降0.1%;同比上涨8.3%,高于预期值8.0%。
惠誉评级首席经济师布莱恩·库尔顿(Brian Coulton)在接受国内媒体采访时表示:核心通胀,尤其是服务通胀和住房通胀继续高位运行,令美联储感到担忧,后者意识到通胀根深蒂固、深入系统的风险真实存在,需要采取激进的措施。
“没有迹象表明美联储会放缓加息脚步” 福克斯报道截图
美国通胀如此顽固,难道是“加息”工具失灵了?
21日下午,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对观察者网表示,美国当前通胀和加息问题涉及两方面:其一,从“紧缩、加息”到“通胀率下行”,有一个必然的“时滞”;其二,就美国自身而言,美联储去年对通胀形势进行的错误判断和今年初的迟缓行动,这也给美联储带来了决策压力。
滕泰指出,中国自2000年以来遭遇了三轮通胀,从中国经验来看,控制一轮通胀需要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应对通胀的手段要比欧美丰富很多。除了收紧货币、加息等货币政策,我们还可以通过审慎土地审批,控制投资过热等一系列工具“多管齐下”,科学、有序地引导通货膨胀走向合理区间。
“与中国相比,美国控制通胀的手段比较单一,基本只有缩表和加息。所以见效没有那么快。”
中国近20年曾数次出现通胀,但都被有力控制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第二个症结在于,即使现在美联储加息的货币手段有用,它也有一个滞后期。美联储采取加息这一应对措施是在今年3月,但是美国CPI去年4月份就突破了4%。在应对通胀问题上,美联储的决策失误和行动延误,导致通胀问题更加顽劣。
美国CPI当月同比有所回落,但仍居高不下 数据来源美国劳工部
在滕泰看来,在通胀面前,美联储不仅仅是判断失误的问题。“去年11月美联储调整了自己的判断,但是行动迟缓。判断失误加上行动迟缓,美联储控制通胀的实际措施不但没有任何前瞻性,反而滞后了差不多一年时间。”
美国财长耶伦6月1承认:之前的“暂时通胀论”错了 NPR截图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拖欠作业的美国开始急了。
今年3月加息25个基点,5月加息50个基点,6月和7月加息75个基点。在本月之前,美国年内已经累计加息达到225个基点。美国《华尔街日报》称,这是美联储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最激进的加息步伐,年内四次加息的幅度已与其2015年至2018年间的加息幅度相当。
本月加息75个基点,美联储无疑是继续疯狂“补作业”。在滕泰看来,本次大幅度加息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现在通胀依然很高,需要大力度的货币紧缩。以前的错误判断和行动滞后导致美联储不得不“矫枉过正”,给经济下猛药。
美联储激进加息,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通胀正在伤害美国的企业和消费者。
考虑到社会舆论压力和国内政治正确,美国不得不铁着头去抑制通胀,甚至不惜忍受一定程度上的经济衰退为代价。激进加息,利率上行,最终可以说必然造成股市下跌,打击消费和投资,为明年带来更多的经济衰退风险。
今年以来,标普500表现堪忧 图片转引自《华尔街日报》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只要通胀不降温,美国货币政策就难以掉头。
美国的通胀还会持续多久?
滕泰曾在《全球通胀与衰退》一书中谈论了这个问题。在此前接受观察者网采访时他也指出,据预测这是一轮持续三年的通胀,乐观预计要到2024年上半年,美国通胀才能恢复正常水平。
滕泰21日下午对观察者网表示,这轮通胀除了需求过剩的原因,还有供给侧冲击的原因——长期因素是双碳排放,短期因素是俄乌战争。此外新冠疫情以来的劳动力缺口,工资-物价的螺旋式上升,集装箱运输成本上升等供应链压力,行业垄断和头部化趋势加速、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都让此轮通胀变得棘手。
激进加息固然是一剂猛药,但是对于现在的美国而言,几乎是不可能药到病除的。
“现在来看,美联储加息是可以让需求降温。但是对于能源供给冲击、工资-物价螺旋式上涨、供应链成本上升,垄断格局和贸易保护主义等问题,加息是没有用的。”
- 责任编辑: 周毅 
-
“美国制造”被美联储背刺了
2022-10-10 13:46 观网财经-海外 -
盒马“未来十年最重要”业务再关店,仅剩上海运营
2022-10-10 11:00 -
在欧洲遭诺基亚专利阻击,OPPO出海下一步何去何从?
2022-10-10 10:52 观网财经-科创 -
上海跃升为全球最大贸易口岸城市
2022-10-10 08:28 观网财经-宏观 -
OPEC+减产,国内油价调整或年内首度搁浅
2022-10-10 07:54 观网财经-消费 -
央行调查:未来三个月17.1%居民打算购房,比例回升
2022-10-09 21:44 观网财经-房产 -
苏炳添再诉新东方,同一天另有4场官司
2022-10-09 18:23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只要我还掌权,就降息到底”
2022-10-09 17:08 观网财经-海外 -
天然气保供夯实基础!西南首座地下储气库注气创新高
2022-10-09 16:54 能源战略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批准向阿根廷发放38亿美元贷款
2022-10-09 06:55 观网财经-海外 -
领跑国庆档的《万里归途》,输在了起跑线?
2022-10-08 18:20 -
史上最大!币安旗下区块链项目被盗,案值8.5亿美元
2022-10-08 18:00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失业率降至50年低位,美国人为什么却很慌?
2022-10-08 17:08 观网财经-海外 -
美国三大股指收盘大跌
2022-10-08 06:58 美国经济 -
国家外汇管理局:9月外汇储备规模为30290亿美元
2022-10-07 10:50 观网财经-金融 -
郑州保交楼最新进展:147个停工、半停工项目,其中145个全面复工
2022-10-07 08:17 中国房市 -
自助餐厅为什么慢慢消失了?
2022-10-06 08:47 -
欧盟:2024年起智能手机使用USB-C充电接口
2022-10-04 19:29 观网财经-科创 -
土耳其9月贸易逆差同比增298%,通胀增83%
2022-10-04 17:30 观网财经-海外 -
雷曼时刻?即将100%控股在华券商的瑞信发生了什么
2022-10-04 09:27 观网财经-金融
相关推荐 -
-
最新闻 Hot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他称“无法确保出席阅兵式的各国领导人安全”,俄方回击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