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杯坦桑尼亚原产豆浆背后的故事: 疫情下的中坦农业减贫合作
最后更新: 2022-06-20 15:20:442022年5月,坦桑尼亚莫罗戈罗省基洛萨县的农业官员Elina Dastan按照惯例来到佩亚佩亚村查看工作,这次她欣喜地发现,田里的大豆开始成熟了,不少豆荚都变黄了。
几天以后,省政府原副秘书长Ernest Mkongo用中国农业大学老师提供的方法将成熟的豆子打碎、煮熟、过滤、再次煮沸,做出了白色的豆浆。他给家里人品尝,她们认为这种饮料味道非常“恩苏丽”(Nsuri,斯瓦希里语很好的意思)。Mkongo说,他还要研究怎么做大豆咖啡、大豆素肉。
农业增长、粮食安全、减贫等问题一直是坦桑尼亚面临的重要发展挑战,而应对这些挑战,首先需要提升坦桑尼亚大量小农户的生产水平。因此,在中国政府的支持下。中国农业大学开始开展中坦玉米增产增收“小技术大丰收”项目,将中国劳动密集型的技术在坦桑尼亚进行示范,推动当地玉米产量的提升及农户的增收。
从2011年只有一个村的一个人加入示范,到2018年技术示范已经推广到10个村,上千户农户,示范户的玉米收成平均翻了一番,农户也因此增加了收入、改善了家庭的生活和子女的教育。“小技术大丰收”项目也入选了联合国南南合作最佳案例。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虽然中国农业大学的师生团队未能再次踏上坦桑尼亚的土地,但是交流、培训和沟通仍在微信群、邮件、视频会议等各个层次继续,坦桑尼亚当地政府组建的项目团队的能力也得到了极大提升,完成了从项目方案起草、购买和分发良种化肥、组织示范户培训、进行跟踪管理的项目全过程。
2021年中,随着“小技术大丰收”玉米千户万亩示范推广项目即将完成,农大的团队负责人李小云教授又做出了一个大胆的提议,改善营养也是非洲急需解决的问题,为何不在玉米地里套种大豆?一方面可以增加土壤肥力,一方面还可以打豆浆为当地人提供植物蛋白以改善营养。
于是,中国农业大学与坦桑尼亚莫罗戈罗省政府于2021年10月又启动了“一粒豆大营养”玉米大豆套种项目,在原来玉米示范村选择了4个村共100户进行套种的示范。2022年1月底,项目提供的大豆种子分批次分发至示范户,Mkongo先生作为项目协调员随技术人员进村现场指导示范户种植和管理技术。
到2月底,示范户完成了400多亩地的大豆种植。5月底6月初,大豆逐渐进入收获季。这便有了开头的那几幕场景。之后,中国农业大学老师还会指导坦桑尼亚当地团队观察豆浆对示范户家庭儿童生长发育的作用。
从玉米到大豆,从减贫到营养,从“小技术大丰收”到“一粒豆大营养”的嬗变,是中坦农业减贫合作在疫情中发展的一个缩影。
“小技术大丰收”中坦千户万亩玉米增产增收项目背景资料:
非洲,一块充满希望的大陆,农业是很多非洲国家的主要产业;中国农业大学,一所中国现代农业高等教育的发源地和排头兵,为人民的饱暖和安康持续作出贡献。长期以来,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中国农业大学积极参与中国与非洲国家在农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从科特迪瓦到肯尼亚,从赞比亚到坦桑尼亚,与中国农大有实质性交流与合作的非洲国家面积覆盖了非洲90%以上的陆地。承担中国政府为非洲安排的技术培训项目、培养非洲留学生、“小技术大丰收”中坦农业合作项目……多年以来,中国农业大学与非洲国家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11月23日,外交部新闻发言人赵立坚的微博上转载了一篇题为《非洲烙饼与重庆火锅 被种玉米改变的年轻人》的报道,这篇报道里讲述了6位中国和非洲学生因“小技术大丰收”中坦农业合作项目发生的故事,也让这个项目被更多的人知晓。
中国农大人文与发展学院发展研究专业2019级博士生李嘉毓是赵立坚转发报道中的主人公之一,赵立坚的转发让她非常惊喜,“很荣幸我们在非洲的项目能够得到外交部相关部门的认可,非洲经历不仅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也为我的学术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李嘉毓(左一)等中国农业大学学生与坦桑尼亚村民一起
李嘉毓的导师是中国农大文科资深讲席教授李小云,也正是他拉开了“小技术大丰收”项目的序幕。
用“播种绳”推广的增产技术
2010年,作为世界银行顾问的李小云走访“坦桑尼亚南部粮食走廊建设”的可研论证工作时发现,作为当地主要粮食作物的玉米产量却非常低,平均亩产只有150斤左右,这相对于同期华北平原动辄亩产800斤以上的中国,差距无疑非常巨大。
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差距?李小云反复思考这个问题,是土地贫瘠吗,似乎并不是这样。经过调研,李小云发现了问题所在,“产量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种植密度不够,1亩地普遍只种1000株左右。在中国,密植的玉米,1亩地起码要种4000株。这其实就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但是在坦桑尼亚,没有农民懂得。”
2018年3月-李小云教授与当地农业官员在在当地调研农户情况
- 责任编辑: 吕栋 
-
薪资涨幅跟不上通胀速度,英国铁路遭遇30多年来最大罢工
2022-06-20 14:24 观网财经-海外 -
国际航运巨头:制造业没有回流欧美
2022-06-20 14:23 观网财经-宏观 -
为何俄罗斯只受“皮肉伤”,欧美却通胀爆表?
2022-06-20 13:02 俄罗斯与世界 -
河南“暴雷”村镇银行:开展线上客户资金登记
2022-06-20 11:11 观网财经-金融 -
农民日报:6元一根“新东方”玉米,农民能赚多少?
2022-06-20 11:07 -
为何A股独树一帜的强?
2022-06-20 10:50 观网财经-金融 -
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力保不再发生“拉闸限电”现象
2022-06-20 07:27 电力改革 -
离开紫光集团后,75岁坂本幸雄再到中企任职:人生最后一份工作
2022-06-19 16:33 观网财经-科创 -
河南新财富集团被查:实控人国籍已迁往国外,曾行贿2300万
2022-06-19 10:11 依法治国 -
最后一次巴菲特午餐,1.28亿
2022-06-18 15:59 观网财经-海外 -
原副市长谈深圳出口被越南超越:越南人均收入是我们的1/10
2022-06-18 14:27 观网财经-宏观 -
温州“大招”:首套房首付比例20%,可3年还息不还本
2022-06-18 10:59 观网财经-房产 -
国产操作系统推“鸳鸯火锅”平台,可如“原生”运行Windows应用
2022-06-18 10:43 观网财经-科创 -
郑州人口流失279多万?假的,还比去年多了66.36万人
2022-06-18 08:55 网络谣言 -
数字货币危机远未结束:又有重要贷款方冻结提款
2022-06-18 08:35 观网财经-金融 -
全球首创!智算网络正式上线
2022-06-17 19:57 观网财经-科创 -
最高补贴10万元,呼和浩特出台高校毕业生租购房补贴政策
2022-06-17 19:34 观网财经-房产 -
格力地产董事涉嫌泄露内幕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2022-06-17 19:20 观网财经-房产 -
俄罗斯股市下周起可交易港股股票,腾讯阿里首批登场
2022-06-17 19:12 观网财经-金融 -
大战再起?京东:考虑推出外卖服务
2022-06-17 17:48 观网财经-互联网
相关推荐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评论 52“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评论 73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评论 132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评论 148“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204最新闻 Hot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
“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
又作妖,美议员要提案强制英伟达芯片植入定位系统
-
“普京接受了邀请”
-
特朗普暗示:他俩可以接班
-
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
威胁美国后又滑跪,日本财长:不抛美债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