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芯国际大力扩产净利首破百亿,为何一年流失577位研发人员?
最后更新: 2022-08-12 17:34:52【文/观察者网 吕栋】
2021年,全球范围内的缺芯潮叠加旺盛的本土制造需求,给中国大陆晶圆代工龙头中芯国际带来了难得的机遇。财报显示,中芯国际年内营收356亿,同比增长30%,净利润增长150%,历史上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多项指标刷新历史纪录。
但看似顺风顺水的中芯国际,实则存在不少隐忧。
一方面,美国实体清单限制了该公司先进工艺的发展,一些美国鹰派还在叫嚣要进一步升级对中芯国际的制裁,甚至可以让该公司“直接关门”;另一方面,中芯国际内部也存在不少问题,仅2021年一年,该公司研发人员就减少近600人。这对于技术密集型的芯片制造业来说,无疑是一巨大损失。
有资深半导体行业人士告诉观察者网,中芯国际利润大幅增长体现了其行业竞争力和专业水平。但与此同时,该公司也存在着一些治理和协调问题,再加上薪资水平没有太大竞争力,出现人才流失并不令人意外。在扩产的关键时刻,公司高层必须加以重视。
受内外部多重因素影响,中芯国际在资本市场上长时间表现低迷。截至3月31日收盘,该公司A股股价已较上市初的高点下跌逾51%,市值蒸发近4000亿元;港股方面,中芯国际股价已较回A时大幅下挫62%,目前市值仅1355亿港元。
中芯国际AH股股价走势
员工流失率是台积电数倍
众所周知,半导体是一个资金和技术都十分密集的行业,而人才是一切技术产生的根源,作用甚至要大于资金。华为创始人、总裁任正非2019年曾说过,芯片行业光砸钱不行,得砸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
任正非中国媒体圆桌纪要截图
中芯国际作为中国大陆半导体制造业的龙头,想必更深谙这个道理。2017年底,曾就职于台积电、三星的技术专家梁孟松加盟中芯国际,他不仅帮助中芯国际迅速提升28nm制程的良率,还带团队仅用时298天便实现14nm制程的量产,充分显示了人才对于半导体行业的重要性。
但近几年来,中芯国际似乎越来越难以留住人才。观察者网查询财报发现,最近三个自然年度末,中芯国际的研发人员数量分别为2530人、2335人和1758人,占总人数的比例分比为16.0%、13.5%和9.9%。与此相关,中芯国际近三年研发投入占营收的比例分别为21.5%、17.0%和11.6%。
中芯国际在2021年财报中提到,本期研发人员数量较上期减少,主要因2021年上半年部分研究相关人员转入生产运营岗位,以及出售子公司SJ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影响所致。
但这似乎并不是中芯国际最近几年人才流失的全部原因。
中芯国际2021年财报截图
为进一步了解中芯国际的员工流失情况,观察者网查阅了中芯国际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但最新版只更新到2020年。2018年-2020年的数据显示,中芯国际的整体员工流失率分别为22.0%、17.5%和17.0%。作为对比,全球行业龙头台积电这一时期的员工离职率分别为4.5%、4.9%和5.3%;岛内企业联电同期的员工离职率分别为15.4%、12.1%和10.3%,均明显低于中芯国际。
研发人员一年比一年少(仅2021年就减少577人),研发投入强度一年比一年低,这对于处在中美科技竞争风口浪尖的中芯国际来说,并不是好消息。
中芯国际《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截图
台积电《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截图
联电《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截图
一般来说,薪酬是员工离职的主要原因之一,那么中芯国际薪酬在行业中的竞争力如何?
中芯国际2021年财报披露,高永岗、赵海军、周子学三名执行董事的总酬金均超过千万,梁孟松和蒋尚义两名执行董事的酬金分别为934.2万和695.1万。同期,中芯国际研发人员的平均薪酬为41.2万元(月薪3.4万),同比增长13.8%(2021年净利润增速为147.7%),2020年为36.2万元,2019年为31.9万元。
虽然中芯国际研发人员的薪酬每年都有所增长,但与台积电相比仍有差距。2020年,台积电新进硕士工程师年薪超过180万新台币(约合人民币40万元),研发人员的平均薪酬应该更高,并且该公司2021年起全面结构涨薪20%。营收规模带来的待遇差距,或许也是中芯国际员工流失率高于台积电的原因之一。
台媒报道截图
据2020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上海是中芯国际2020年流失员工最多的地区,占比超过40%;性别上,男性在中芯国际流失员工中占比超过60%;从年龄段看,流失率最高的是30岁以下员工,2020年占比高达65.0%。
中芯国际《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截图
由于30岁以下员工群体主要包括高校应届毕业生,以及有5年左右工作经验的初级人才,这些人都是企业的技术储备力量,而芯片制造又特别强调技能和经验的积累,这就意味中芯国际招揽的大量人才还没有来得及开花结果就迅速流失了。
这种情况的出现,或许与中芯国际的业务布局有关。目前,中芯国际的主要工厂均位于生活成本较高的上海、北京和深圳等一线城市。曾有匿名中芯国际员工在社交媒体上吐槽,所获薪水无法支撑起在一线城市买房,而且“钱少事多”,“收入与工作难度不成比例”,这是促使部分员工离职的原因。
“都是中芯国际往外跳的,很少有跳进来的”,2020年7月,有行业人士对媒体吐露,由于跳槽率高,中芯国际常被调侃为“黄埔军校”、“培训基地”,为行业培养了很多芯片人才。甚至还有人提到,中芯国际的员工“一挖就能挖走”。
有半导体行业人士告诉观察者网,目前台积电、三星、英特尔在中国大陆均设有工厂,再加上武汉长江存储、合肥的长鑫存储和晶合集成等本土晶圆厂,从中芯国际出走的人才并不愁去处,甚至还有可能跳槽至设计、设备等其他半导体环节。不过他也同时强调,企业都有竞业限制协议,国家也会管控恶意挖人的情况。
观察者网在某招聘网站查询发现,中芯国际发布的多数工程师岗位的薪资都在月薪2万以下,甚至还有五到六千的岗位,而这些岗位需求大多位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作为对比,华为招聘的芯片方面的工程师月薪基本都在2万以上,商汤科技、小米等公司的某些芯片岗位月薪最高可达6万以上。
某招聘网站截图
- 责任编辑: 吕栋 
-
半导体周期反转之际,中芯国际的喜与忧
2022-08-12 17:16 观网财经-科创 -
华为上半年销售收入3016亿元,净利润率5.0%
2022-08-12 16:50 观网财经-科创 -
用一次要收3-4毛,部分外卖取餐柜试水对骑手收费
2022-08-12 14:29 观网财经-消费 -
印考虑限制中企销售千元以内手机?印官员否认了
2022-08-12 10:04 印度惊奇 -
乐视怼熊猫电视厂屏幕不良率近20%:从《甄嬛传》赚的钱都被当竹子吃了
2022-08-12 09:28 观网财经-消费 -
深圳出现“0首付买房”?开发商紧急发声明…
2022-08-12 09:07 观网财经-房产 -
PC寒冬中逆势增长,杨元庆:中国对联想有双重意义
2022-08-11 22:30 观网财经-科创 -
“千万不要相信辅助驾驶了!”致死事故后,小鹏或陷最大危机
2022-08-11 18:44 观网财经-汽车 -
新西兰旅游部长:每天只花10美元的游客不是目标,富人才是
2022-08-11 17:42 -
折叠屏已占高端安卓市场三分之一,三星手机卷土重来?
2022-08-11 17:08 观网财经-科创 -
炒股一年亏掉1040万,还跑赢1.72%股民?
2022-08-11 16:43 股市 -
7月CPI明显回落,美国通胀开始熄火了吗?
2022-08-11 11:30 美国经济 -
贝壳研究院就其“住房空置率报告”致歉
2022-08-11 10:48 观网财经-房产 -
特斯拉不香了?在华销量骤降,7月销量掉出前三
2022-08-11 10:22 观网财经-汽车 -
市值跌去99%的每日优鲜,被约谈后仍未给出退费方案
2022-08-11 10:12 观网财经-消费 -
为绕过制裁,印企用人民币购买低价俄煤
2022-08-11 10:01 人民币国际化 -
会员价格涨幅超20%,芒果TV一年内第二次调价
2022-08-11 09:49 -
人民日报:宏观政策在扩大需求上积极作为
2022-08-11 07:45 观网财经-消费 -
美国7月CPI同比上涨8.5%
2022-08-10 22:30 美国经济 -
成立3年首发新品,壁仞7nm芯片不输英伟达4nm旗舰?
2022-08-10 19:14 观网财经-科创
相关推荐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评论 52“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评论 73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评论 132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评论 148“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204最新闻 Hot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
“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
又作妖,美议员要提案强制英伟达芯片植入定位系统
-
“普京接受了邀请”
-
特朗普暗示:他俩可以接班
-
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
威胁美国后又滑跪,日本财长:不抛美债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