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产融资“恢复正常”再确认,11月房地产贷款同比增逾2000亿元
金融机构对房地产融资行为持续改善。人民银行12月1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投放继续增长。11月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8.1万亿元,当月增加4013亿元,较10月多增532亿元。
房地产贷款投放规模环比延续增势,较2020年同期也有明显回暖。记者从监管部门和多家银行了解到,11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同比多增2000多亿元。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同比多增1100多亿元,开发贷款同比多增900多亿元。
近期,各家银行在房地产贷款额度方面出现不同程度的松动。其中,大行已在逐步释放存量额度,中小行则结合政策基调,按照自身空间和余地进行微调。
尤霏霏 制图
涉房信贷改善态势持续 个贷投放增长明显
金融机构对房地产企业融资行为已连续两个月明显改善。10月的房地产贷款投放较9月大幅放量,环比多增超1500亿元。其中,房地产开发贷款环比多增500多亿元,个人住房贷款环比多增超千亿元。
“结合近两个月数据看,房地产贷款、特别是个人按揭贷款逐步回升,能更好满足合理需求。”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这不仅有助于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同时对银行防范自身信贷风险也非常有必要。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认为,房地产个人贷款连续两个月回暖,反映出金融管理部门及时对部分金融机构房贷政策执行纠偏,起到了明显效果。房地产销售回暖,房企资金加速回笼,现金流压力逐步舒缓,房地产信心有望逐步回暖,预计后续房地产投资将止跌企稳。
保护刚性需求 银行“粮草先行”
记者从多家银行了解到,近期,在部分地区和银行,房地产贷款在“大方向没有改变”的前提下,强调对“合理资金需求”的满足。其中,大行已在逐步释放存量需求,小行则视具体情况进行微调与修正。
一家大行某华东支行行长透露,11月初该行已将房地产公司存量已审批的信贷项目投放。他表示,现阶段先解决存量问题,增量则是“走一步看一步”。
部分股份制城商行房贷授信政策也已松动。一家股份制银行房地产事业部人士透露,该行目前的政策是“管控额度内促投放”,言下之意也是加快存量信贷的投放。一家上市城商行在沪某支行行长表示,近期该行已有信号,准备放开涉房授信政策,只是在他所在的支行层面,尚未收到明确指示。
此前一段时间,受个别房企风险上升影响,部分银行出现短期、过激市场反应,一度收紧信贷资金。但在金融管理部门持续积极引导下,房地产市场的合理资金需求正在得到满足。
“今年,特别是上半年,由于部分一、二线城市房价上涨过快,加上个别房地产公司的风险事件出现后,金融机构风险偏好下降,部分金融机构在执行房地产贷款方面存在偏差,对于开发贷款的合理融资需求和个人刚需贷款都停止发放。”温彬表示,这与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初衷相悖。9月,监管部门对于执行过程中的偏差进行纠偏,对房地产信贷政策进行微调,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积极回应了社会关切。会议提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强预期引导,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坚持租购并举,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积极信号不断 融资环境持续回暖
房地产市场逐步回归稳健发展的另一个突出表现是,房地产企业融资积极信号不断,融资渠道愈发畅通。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12月10日举行房地产企业代表座谈会。会议表示,将优先支持符合房地产调控政策的企业注册债务融资工具用于并购项目或已售在建项目建设。据悉,招商蛇口等企业近期计划在银行间市场注册发行债务融资工具,募集资金用于房地产项目的兼并收购。
据参会人士透露,交易商协会将重点支持符合房地产调控政策的企业注册发行中长期限的债务融资工具,募集资金优先用于补充已售在建项目的资金缺口,以及用于房地产项目或资产的股权收购,支持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积极满足房地产合理融资需求,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
业内人士认为,鼓励符合调控政策的地产企业发行并购债券恰如其时,这是促进房地产行业和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体现,也将加快地产行业的调整和出清进度。
此前,房地产发债的消息密集传出。记者梳理发现,11月以来,碧桂园、保利发展、招商蛇口、光明房地产等房企均在银行间市场注册发行债务融资工具。Wind数据显示,11月房地产企业境内债券发行金额471亿元,环比增长84%。
人民银行有关部门负责人近日表示,短期个别房企出现风险,不会影响中长期市场的正常融资功能。近期,境内房地产销售、购地、融资等行为已逐步回归常态,一些中资房企开始回购境外债券,部分投资人也开始买入中资房企美元债券。
(记者 范子萌 魏倩)
标签 房地产- 原标题:地产融资“恢复正常”再确认 11月房地产贷款同比增逾2000亿元
- 责任编辑: 张菁娟 
-
2020年全国净增人口204万,创59年新低
2021-12-14 09:59 观网财经-宏观 -
越南解封企业“下单”思路却变了:能在中国做的尽量在中国做
2021-12-14 08:17 观网财经-海外 -
无锡市场监管部门对星巴克全面开展核查处置工作
2021-12-13 22:32 观网财经-消费 -
8家企业年内发生89起事故,小马智行退出加州全无人驾驶车辆测试
2021-12-13 21:43 观网财经-汽车 -
证监会核发中国移动IPO批文
2021-12-13 21:09 观网财经-金融 -
明月镜片也面临技术卡脖子?
2021-12-13 20:40 观网财经-消费 -
互联网入冬,腾讯3.51亿投向玻尿酸巨头
2021-12-13 17:45 观网财经-健康 -
黑龙江农机国补资金超支20多亿,谁在“骗补”?
2021-12-13 12:15 聚焦三农 -
“双十二”当天,雪梨淘宝店铺被封
2021-12-13 10:31 观网财经-消费 -
“这是反华俱乐部?”
2021-12-13 09:40 -
2022年提前批专项债额度已下达,最大额度为2.19万亿
2021-12-13 09:36 地方债 -
“牙科市场民营占比很大,若他们不愿加入集采,会减弱议价能力”
2021-12-13 08:48 观网财经-消费 -
文峰道歉:官微官网整改,10个工作日内对接预付卡备案
2021-12-13 07:52 观网财经-消费 -
有人2740万买一块虚拟土地,“元宇宙”是风口还是虎口?
2021-12-13 07:11 观网财经-互联网 -
紫光集团战略重组落地,阿里为何最后时刻出局?
2021-12-12 22:51 观网财经-科创 -
CNN:人民币今年“跑赢”美元
2021-12-12 20:35 中美关系 -
升级制裁中芯国际?美国“内讧”
2021-12-12 11:47 观网财经-海外 -
商汤被美国列入“军工复合体企业清单”,如何反击?
2021-12-11 21:10 观网财经-科创 -
2022楼市定调,明年适合买房吗?
2021-12-11 20:04 观网财经-房产 -
樊纲:解决卡脖子难题,我们要做好哪些工作?
2021-12-11 16:22 观网财经-科创
相关推荐 -
“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评论 154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评论 240MAGA基本盘还能“忍”特朗普多久? 评论 173从2000兆帕潜艇级热成型钢的“登天”说开去…… 评论 106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评论 159最新闻 Hot
-
“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
“特朗普会输,但中国不会轻易给他台阶下”
-
“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
又一起!白宫平面图遭万人共享
-
“特朗普非常愤怒:再砍10亿”
-
“我们被美国梦骗了,精英把我们出卖了”
-
“美国太自满,恐在这三方面落后中国”
-
泄密不止一次,美防长在“家人群”也发了
-
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
中方出手,日欧车企“慌了”
-
她被提名为联大主席,“德国完了”
-
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
特朗普“抱怨”后,日本考虑放宽汽车进口安全标准
-
“五角大楼里完全崩溃了”,3名美国防部高官被解雇
-
“趁纳瓦罗不在,他们冲进白宫劝说特朗普暂停关税”
-
泽连斯基回应:停火30小时太短,建议30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