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疫”说理】面对疫情大考 需“硬核”实力也需治理“智慧”
最后更新: 2020-04-16 17:51:02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国密集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为对冲疫情影响、稳定经济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当前我国疫情防控阶段性成效进一步巩固,复工复产取得重要进展,经济社会运行秩序加快恢复。同时,国际疫情持续蔓延,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剧,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我国防范疫情输入压力不断加大,复工复产和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
重大疫情面前,需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准确研判当前形势和未来走势,把好政策的方向盘,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疫情一出,各地便积极构建联防联控、群防群控防控体系,但因疫情防控形势变化,各项工作也不断面临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各地在防控政策的落实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执行低效、缺乏灵活性的现象。
比如疫情防控方面,在湖北服务的志愿者回乡被劝返,火神山医院援建者返乡隔离被收费,湖北籍员工返城复工遭遇阻力,等等。经济社会发展方面,部分中小微企业受到疫情巨大冲击,在防控举措下复工复产困难重重,目前仍有一些中小微企业因经营停滞而面临短期资金链断裂问题,处于半停工状态。
在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和企业有序复工复产的背景下,各地景区陆续开放。清明小长假前两天,黄山风景区日接待游客达到2万人,出现客流高峰,造成游客集聚。为对冲新冠肺炎疫情对消费造成的负面影响、提振居民消费信心,近期,全国多地陆续以电子券等形式向居民发放总额不等的消费券,激起了各地网友摇券、晒券、评券的热情。江苏南京向居民发放3.18亿元消费券,浙江绍兴向市场投放约1.8亿元消费券,广西居民每人都有机会领取价值268元的暖心卡……但调查发现,个别地方存在部分消费券仓促上马、跟风发放的情况,让政府补贴券沦为商家打折券。
疫情突如其来,在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时,一些地方出现的政策落实低效等问题,难免遭到诟病。究其背后原因,首先在于工作权责不清,缺乏务实作风。
在一些地区,疫情防控工作人手紧、任务重、强度大,有的地方怕担责任,坐等指令、消极应对,错过可疫情防控的有利时机;个别部门、个别人员还存在着相互推诿扯皮等行为;有些防控措施也显得简单粗暴,令人反感。针对其中暴露出的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必须及时制止纠正、严肃查处,并推动整改。
再有,疫情发生以来,一些人谈“疫”色变,但我们不能“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疫情防控固然重要,但防控工作的主体是我们每个人,须知,我们要严防的是病毒,而不是某一地区的居民。各地在对待不同人群的防控时,需要的是人文关怀,而不是误解和偏见,更不是歧视同胞。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决策,高效防控,尽力为每一位群众解决困难,这不仅是在帮助他们摆脱困境,更是在帮助我们自己。
对待疫情,需要严防死守,但在具体措施的执行上也要依法办事,体现法治精神。为了体现防控成效而急于求成,机械地“一刀切”和蛮干、硬来,很可能会出现执行偏差。那些矫枉过正、用力过猛的行为,看似坚决有力,实则脱离疫情防控的实际,有悖于科学精准防控的要求,更有的涉嫌违法违规,增加疫情防控难度。
此外,在复工复产过程中,有些地方还存在着大而化之、各自为政等问题,未做到精准施策、落实落细。
在疫情期间长期“宅”家之后,人们希望通过旅游走出疫情的阴影,回归正常生活,各地景区的适时开放,有助于满足人们休闲旅游的消费需求。这个时候,无论是教条地坚持“封闭管理”,还是为了吸引游客而不顾防控、完全放开,都不符合“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的要求。在刺激消费方面,也不能盲目大规模发放消费券,要基于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出台有针对性的高效举措,以防止财政压力进一步增大。
欲速则不达。各地要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还是应实事求是地制定分类复工复产方案。一方面要避免机械化地设置审批条件和人为提高门槛,以推动防控达标企业有序复工复产,让居民实现稳定增收;另一方面,也要从政策上营造宽松的就业创业环境、安全便捷的消费环境,为激发经济活力和潜力打牢基础。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新时期对各个领域的创新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样地,对地方政府的治理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各地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也是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一个契机。尤其是在疫情防控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政策落实低效、无效的现象,以及一些偏颇和极端做法,都暴露出不少治理能力的短板。因此,各地更要以此次疫情为鉴,主动总结防控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不断提升应急反应速度和社会治理效能。当然,疫情终将过去,但是各地在“大考”中要想取得亮眼的成绩,不仅需要发挥自身的“硬核”实力,也需要因时而动、顺势而为的治理“智慧”。(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臧梦雅)
- 原标题:【战“疫”说理】面对疫情大考 需“硬核”实力也需治理“智慧”
- 责任编辑: 黄涛 
-
IMF、世行等机构预测:今年全球GDP增速将为负值
2020-04-16 15:5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投资人不满、舆论指责,风暴眼中的海航公开批评财务
2020-04-16 11:42 上市公司 -
国务院金融委:对造假等行为重处
2020-04-16 11:38 金融圈 -
让合作的阳光驱散疫情的阴霾
2020-04-16 11:31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新消费,释放潜能动力足
2020-04-16 11:28 -
多省份出台政策“组合拳”,减免房租助企业“止损”
2020-04-16 11:2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一揽子减税降费政策掷地有声 今年为企业减负将达1.6万亿元
2020-04-16 11:26 -
突出支持粮食生猪生产
2020-04-16 11:25 -
请看3月美国零售数据
2020-04-16 09:06 美国经济 -
美股遭遇多重打击,道指收跌逾400点
2020-04-16 06:14 股市 -
-
“这次衰退会很糟糕”,美银行纷纷扎紧钱袋
2020-04-15 15:2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格力一季度减收近200亿,董明珠称大幅招人没有停
2020-04-15 12:41 上市公司 -
影院至今全停,万达电影一季度亏损近6亿元
2020-04-15 10:50 上市公司 -
海航临时要求投资者表决还债延期,连夜致歉
2020-04-15 10:16 上市公司 -
-
暂停招聘、年度调薪、差旅,联想要“过紧日子”
2020-04-14 17:33 上市公司 -
美企撤离论甚嚣尘上,苹果在华迅速“找回手感”
2020-04-14 17:18 上市公司 -
3月份进出口数据出炉,远超外媒预期
2020-04-14 13:35 中国经济 -
湖北治愈3600多位80岁以上新冠肺炎患者
2020-04-14 11:29 新冠肺炎抗疫战
相关推荐 -
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75亿人不喜欢你,这是大错误 评论 130“这事传到特朗普那儿,龙颜大怒” 评论 41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评论 139“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评论 95最新闻 Hot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他称“无法确保出席阅兵式的各国领导人安全”,俄方回击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