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写我国古代战争史,离不开这八条兵家必争要道
韩桓惠王十年,秦军夺取了本属于韩国的太行陉,韩国君臣甚至没有任何抵抗就决定把上党献给秦国,上党地区的军民不愿接受秦国的统治,便在冯亭的带领下降赵。秦昭王四十四年,白起攻下太行陉的终点野王,彻底控制了太行陉,整个战国时期最为残酷的战役——长平之战拉开了帷幕。[全文]
-
晋国、魏国打不下秦国,是因为地理上占不到便宜?
从两次河西之战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出,这一带的战争全部都是攻城和守城战役,在这片开阔地带没有任何地形优势可以利用,完全是山西军队和陕西军队硬实力的较量。地处山西的进攻方和地处陕西的防守方均不会占到地理上的优势,实力是决定胜败的唯一因素。[全文]
-
秦赵为何要在长平之战“赌国运”
上党区域是秦军去中原的必经之路。假如秦军没拿下上党,还要去中原,就只能北上攻打晋阳,或向东去打魏国。但是一个也行不通:晋阳易守难攻,拥有近乎完美的地形优势;向东沿着黄河和王屋山之间的通道前进,则可能变成第二次“秦晋崤之战”。[全文]
-
中央党校副校长:大秦帝国崛起的3个关键因素
3月16日晚,中央党校培训部举办第19期大有读书茶座,历史小说家、西北大学特聘教授孙皓晖携其著作《大秦帝国》做客茶座,与学员交流分享“《大秦帝国》与重建中国文明”。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何毅亭出席并讲话。[全文]
-
《大秦帝国》作者孙皓晖对话文扬
3月25日,观察者网“观天下讲坛”特别邀请《大秦帝国》小说作者孙皓晖先生与上海春秋发展战略研究院、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研究员文扬对谈,纵论“大秦帝国与今日之中国”。我们选择了精彩片段以飨观众。[全文]
-
B站“正能量鬼畜”引台媒热议:表面恶搞,底下认真爱国
台媒关注B站“正能量鬼畜”,民间创作者以爱国爱家之心来演绎。[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