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话钢琴大师“皮主任”:这场中俄的双向奔赴种下了美育的火种
最后更新: 2025-05-17 17:23:45“今晚鲍罗丁四重奏绝对可以排进全年最佳演出!”
在全场经久不息的掌声和乐迷的欢呼声中,鲍罗丁四重奏成立80周年纪念音乐会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落下了帷幕。这也是2025年“柴院在东艺”系列活动的开幕音乐会。
1945年,二战的硝烟还未完全散去,鲍罗丁四重奏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今天的莫斯科国立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诞生了。跨越八十年历史长河,虽然经历艰难岁月和人事更替,但鲍罗丁的每一代成员之间在学术上的师承关系与“俄式音色”“俄罗斯音乐文化”的精神传承,使得他们成为历久弥新、始终保持高水准的“活跃的传奇”。
本次开幕演出,他们为上海的乐迷带来了近3个小时“量大管饱”的古典音乐盛宴,上半场演奏了鲍罗丁、肖斯塔科维奇的弦乐四重奏作品,后半程由钢琴大师安德烈·皮萨列夫加入,共同演奏了肖斯塔科维奇和德沃夏克的钢琴五重奏。结尾处,四人组和观众相互给足情绪价值——观众久久不愿离去,热情鼓掌致意,音乐家则三次返场,琴弦间将抒情与技巧演绎到极致。
来自柴院的艺术家们为现场观众带来了技艺精湛的弦乐+钢琴五重奏 上海东方艺术中心
“我第一次来中国是在2000年左右,从2015年以来我开始频繁往来中国与俄罗斯”,担任此次开幕演出特邀嘉宾的俄罗斯功勋艺术家、钢琴家安德烈·皮萨列夫在演出前与观察者网进行了交流:
“这十年来,我亲眼见证了巨大的变化。走进音乐厅的观众越来越多,听众的欣赏水平也在提升。过去音乐会现场常有喧哗声,观众专注度参差不齐,如今这种现象几乎消失了。这种转变令人欣慰,既体现了文化素养的提升,也印证了艺术普及工作的成效。”
“皮主任”与观察者网在东方艺术中心幕后对话
皮萨列夫被誉为“俄罗斯钢琴学派传承者”,目前担任莫斯科国立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被中国的粉丝们亲切地称为“皮主任”的他从2024年起就是“柴院在东艺”系列活动的常客。
2020年,作为上海重要艺术地标、同时也是国内顶级艺术剧院的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与俄罗斯历史最悠久的音乐学院、“钢琴大师的摇篮”莫斯科国立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简称“柴院”)签署了战略框架协议,开始了“顶尖剧院”和“顶级学府”的双向奔赴。2024年,趁着“中俄文化年”的契机,两座高雅艺术的殿堂汇聚各自优质资源,开展了一系列面向普通大众的艺术交流和美育文化活动。
2024年,“皮主任”与另一位俄罗斯功勋艺术家、同样来自“柴院”的钢琴系教授帕维尔·纳塞希安共同演绎了开幕马拉松独奏音乐会,并在后续的“钢琴大师营”中与钢琴学习者进行了一对一的指导课程。在今年的“柴院在东艺”活动中,两人将继续联袂大师营与马拉松钢琴独奏音乐会。
安德烈·皮萨列夫与帕维尔·纳塞希安在大师营指导中国钢琴学子
近年来,随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快速进步、社交媒体和文艺资源的发达,中国的古典乐迷群体不断发展与“进化”,无论是对于专业知识与音乐文化的了解与热爱,还是对于音乐演奏和音乐欣赏的要求与品味,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然而,如何让世界一流水准的古典音乐艺术与文化资源走出“小圈子”,无障碍地触及大众,让更多普通人以更亲切的方式爱上经典艺术、让更多青少年在成长的关键时期埋下“美育”的种子,让更多不同阶段的音乐学习者和音乐大师“零距离”,推动民间层面的国际文化交流,一直是以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为代表文化机构深耕的课题。
价格亲民的高水准大师音乐会、面向10岁以上普通琴童的大师一对一指导课、柴院副校长来到中小学交流美育工作、柴院校长和上海大学音乐学院院长、著名作家一同面向市民畅谈俄罗斯文学与艺术的魅力、闭幕演出千名观众齐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柴院在东艺”的一系列活动在这条赛道上做出了不少有价值的探索和尝试,活动进入第二年还将迎来进一步的升级。
2025年“柴院在东艺”举办的俄罗斯音乐与文学艺术交流沙龙
“去年夏天,我们举办了大师营并呈现了联合音乐会。与挚友同台献艺的场景历历在目,观众的热烈反响也令人动容:我记得当时现场座无虚席,听众专注的呼吸仿佛仍在耳畔。这种跨越文化的艺术对话,总让我内心充盈着温暖,因此这对我而言也是极具意义的艺术项目。”皮萨列夫告诉观察者网:“今年双方的交流活动还将有中国钢琴学子访问莫斯科的行程,在那里他们将更深入地了解莫斯科音乐学院,参加一些课程,并且有一个有趣的参观活动。”
今年,由中俄两国钢琴家共同参与的钢琴大师营依旧是“柴院在东艺”系列活动的重头戏。在中国,“琴童”是非常庞大的群体,第一代琴童群体已经成为父母,而越来越多的中产阶级家庭正在将钢琴教育作为孩子艺术特长培养的“优先选项”。
皮萨列夫肯定了钢琴教育作为重要的美育途径给孩子成长带来的益处:“音乐教育不仅关乎职业培养,更对儿童全面发展和脑力思维提升大有裨益。科学研究已证实,幼年接触音乐者的大脑神经连接方式与未接触者存在显著差异。因此我十分推崇音乐启蒙”但他同时指出,孩子学钢琴并非越早越好,很多中国家长选择的“陪练”和“死磕”的方法也许并不合适:
“孩子需要有完整的童年。最重要的是,不可将孩子封闭在某个与世隔绝的空间里,强迫他们长时间机械式练琴,通过这种压迫获得技术性成果。技术终究只是表达手段,唯有当演奏者拥有独特的人格魅力与持续成长的内在动力时,才能真正成为令人着迷的钢琴家。”
“家长当然可以协助——事实上这种支持往往至关重要——但关键在于避免形成‘依赖他人督促才能学习’的关系。真正良性的教育循环应当是:教育者布置明确任务并给予清晰指导后,让孩子独立完成学习过程。”
最后,皮萨列夫还聊了钢琴教育在美育中的重要作用:
“艺术教育在人格塑造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关键在于让孩子真正对艺术产生兴趣,而非机械灌输。我们应该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逐步带领孩子接触真正的艺术精髓——切忌急功近利地填鸭式教学,只有通过循序渐进、有的放矢的引导,方能在孩子心中播下持久的美育火种。”
- 责任编辑: 戴苏越 
-
台当局我知道你很急,但是你别急…
2025-05-16 19:18 新潮观鱼 -
品牌破局还是自降身价,茅台需要明星代言吗?
2025-05-14 11:12 新潮观鱼 -
《水饺皇后》拍成这样,为什么可惜?
2025-05-08 14:15 新潮观鱼 -
对话“腰部”演员:与其等着被选,不如主动刷脸
2025-05-06 15:01 新潮观鱼 -
-
为什么丧亲也成了婚恋中的“劣势”?
2025-05-01 14:45 新潮观鱼 -
男频一哥身陷“霍去病”危机?别回头!戏说时代结束了
2025-04-30 15:14 新潮观鱼 -
对话孙俪:诠释不完美中年人,生活不给你矫情的时间
2025-04-28 12:19 新潮观鱼 -
“内地电影票房过亿那一刻,香港电影就被颠覆了”
2025-04-19 15:05 新潮观鱼 -
《世界记忆名录》上新!我国三项文献遗产入选
2025-04-17 19:45 -
“大咖出山”依然六连扑,长剧要完了?
2025-04-14 12:41 新潮观鱼 -
TVB总经理:内地观众的情怀,才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2025-04-11 15:16 新潮观鱼 -
对话《黄雀》编剧:不会美化罪犯,创作应有底线
2025-03-31 08:23 新潮观鱼 -
英军战俘后人:终于明白父亲为何不让买日货
2025-03-19 15:23 新潮观鱼 -
斯内普也变黑人了?那他被霸凌的情节……
2025-03-17 11:30 新潮观鱼 -
花14亿,他还是救不了韩国人的科幻梦
2025-03-15 14:39 新潮观鱼 -
春季档期能靠“她们”盘活吗?
2025-03-07 13:35 新潮观鱼 -
毒枭、变性、出轨、同性恋…要素拉满的《艾米莉亚·佩雷斯》和奥斯卡
2025-03-06 14:14 -
《生息之地》柏林电影节获奖,为什么又是农村片?
2025-02-26 15:40 新潮观鱼 -
哪吒“出海踏路”,好莱坞发行垄断如何破?
2025-02-20 20:30 新潮观鱼
相关推荐 -
韩船企利润大增,中国被撼动? 评论 60俄乌刚谈完,这五人又凑一块急call特朗普 评论 126美企“哭诉”:中方审批严格,我们没库存了 评论 260HDMI收税20年,移动“超高清时代”能否有中国标准? 评论 164美企急电:快取消越南、印尼订单,转回中国 评论 139最新闻 Hot
-
韩船企利润大增,中国被撼动?
-
美军高官急眼:中国在拉美居然整了10个,没人管…
-
无法一一谈判,特朗普放话:将被单方面加税
-
湖南怀化舞水河近期出现大量死鱼,当地回应
-
穆迪下调美国信用评级,白宫急了:这是政治决定
-
俄乌刚谈完,这五人又凑一块急call特朗普
-
美国开始筹备阅兵了:预算3.24亿,6600名士兵参加
-
孙杨、潘展乐将同台竞技争冠
-
英伟达:下季度,给中国最新特供版
-
美企“哭诉”:中方审批严格,我们没库存了
-
特朗普:想访问中国
-
中国减持189亿美元,英国成美国国债第二大持有国
-
美国闻着“中国味”就来了,哥伦比亚“不以为意”
-
重庆一公安分局局长被查
-
南非新动作,台当局有点慌
-
拉夫罗夫:西方离间中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