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国际电影节举办“香港青年电影人论坛”:不管港片、内地片,都是讲中国故事
港片衰落?“香港电影院还是以好莱坞为主”
随着交流的深入,论坛讨论的话题也愈加“超纲”。
“这几年港片是往上走的?还是往下走的?面临着什么挑战?”主持人抛出了问题。
而李捷对“香港电影走入困境”的理解是,在香港地区,本土电影票房的占比越来越低。有数据显示,香港播放的电影还是以好莱坞为主,而且比例越来越高。“香港本土电影遇到的困难,可能跟全球很多地方很像,好莱坞电影把很多国家和地区的本土电影压到很低的比例。”
香港影业协会网站信息显示,截至3月2日,上映41天的《毒舌律师》打入香港历年影片十大票房纪录。
观察者网注意到,《毒舌律师》是时隔近12年,再度有香港电影打入历年十大电影榜单。上一次还是2004年的《功夫》,并于2012年下榜。
香港历年影片十大最高累积票房,截至2023年3月2日
“但是你跳出来,从香港电影人才为全世界贡献的电影票房来说,我觉得是大幅提升的。过去10年,徐克、林超贤、刘伟强等香港电影导演走出了这个地区,在全世界拍的电影票房可能已经到了一个非常大的数字,反而是很成功的。”李捷补充道。
博纳影业集团行政总裁蒋德富对此表示赞同,指出“内地市场这几年在快速增加,回头看香港市场落差比较大”。不过,“从2000年博纳公司成立之后,不管香港电影是繁荣还是低迷,我们始终没有离场”。
4月16日,第4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上,第7次提名金像奖的郑秀文,终于凭借《流水落花》获封最佳女主角。
上影节论坛期间,《流水落花》的导演兼编剧贾胜枫认为“现在香港电影的最大问题是数量”:“去年虽然某些电影票房不错,但是全年只有33部,应该是很久以来最少的一年。90年代最多的时候,一年有200多部,那也是香港电影最辉煌的时候。产出达到了一定数量,才会有好的电影出来。”
“香港人工很贵,超支超期就完蛋了,但是在内地…”
在两地电影公司的牵头下,香港和内地电影人积累了很多合作经验。
电影《第八个嫌疑人》入围了本届金爵奖主竞赛单元,香港导演李子俊在论坛现场透露,拍摄过程中跟大鹏、张颂文、齐溪沟通的时候,让他感受到了香港跟内地拍片时的不同之处。
他说,在香港拍电影会很快,没有很多资源,也没有时间。所以我们到内地也习惯比较快,然后发现“不是这样的”。
“所以我们慢慢交流,相同点是大家都很专业地在做电影,融合起来也比较有冲击力,一起拍出好电影。”
作为博纳的掌舵人,蒋德富也有自己的发现——内地很多导演毕业于专业院校,而香港是真枪实干的“师傅带徒弟”,“这家班”,“那家班”,基本功很强,有着很经典的制片体系和管理体系。
“刚才李子俊导演说拍得很快,作为制片人我特别高兴,拍得快节省成本。但是这个‘快’我们要把握。”
“刘伟强导演今天也来了,我们正在拍《上甘岭》,有很多内地主创,我问‘你们怎么样?累了可以离开’,‘我们不累,我们愿意跟着’。香港导演拍戏很快,内地的有个别跟不上,但是他们觉得这是不容易的学习交流机会。”
不过蒋德富强调,“快”不是一个简单的标准,要拍得好才行,既得快,还得好,还得拿奖,还得有票房。
阿里影业总裁李捷对此表示认同,指出香港电影的最大优势,是有一个很完善的创作人才和制片管理体系,有些地方比内地做的更好。
他同样谈及“香港导演拍戏比较快”:内地导演拍戏跟演员的沟通比较多,它没有好坏,是不同的方式,但是结合起来好处很大。
为什么很多香港电影制作成本控制的非常好,预算超支、超期的可能性很低?
“首先就是因为香港人工很贵,地很少,棚也很少,你超支、超期,这片子就完蛋了,后面的剧组进来,你可能连棚都没有了。内地棚太多了,超10天、8天没事,后面还可以再等。”
“我只是举个例子,在人员职业度、制片成本、预算,以及跟演员的互动方式上,香港和内地有很多经验可以交流。”李捷说。
横店广州街·香港街
“行业共同面临的问题是,看电影的人越来越少”
事实上,“香港青年影人论坛”的话题并不仅限于港片。春江水暖鸭先知,现场电影人率先感知到了两岸三地电影市场的变化。
在近期文博会论坛上,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陈道明现场问:“有多少人能说出10部去年上映的电影名?”他试过,很少很少。
- 责任编辑: 童黎 
-
“舒淇是第一人选,不希望拍部女性电影去煽动性别对立”
2023-06-15 21:55 2023上海电影电视节 -
中国文博界泰斗孙机辞世,享年94岁
2023-06-15 12:35 考古 -
“我原以为电影都是好莱坞式的,后来发现…”
2023-06-14 16:14 2023上海电影电视节 -
“为何没人看中文的?我们不应只追求内地几十亿票房”
2023-06-11 14:06 2023上海电影电视节 -
上海国际电影节科幻电影周官方宣传片发布
2023-06-10 13:47 2023上海电影电视节 -
变革时代如何迎来幸福曙光?曹慰德:中国在走一条幸福的路
2023-06-07 14:06 -
数字赋能,全民共享!静安数字素养科普进校园!
2023-06-03 15:56 上海观察 -
上海国际电影节发布国际短片展映片单
2023-06-02 23:01 2023上海电影电视节 -
上海国际电影节引发海外行业媒体关注
2023-05-26 15:15 2023上海电影电视节 -
白玉兰奖入围名单公布,《三体》《这就是中国》等在列
2023-05-26 10:45 2023上海电影电视节 -
上海国际电影节公布四个片单部分影片
2023-05-24 20:43 2023上海电影电视节 -
“西藏文化被中国政府保护的很好,我想举两个例子”
2023-05-24 09:50 文化 -
台政论名嘴郭正亮宣布退出民进党:道不同不相为谋
2023-05-19 14:51 台湾 -
无期!香港居民梁成运间谍案一审宣判
2023-05-15 10:33 国家安全 -
梁万年:全球抗疫取得阶段性成果,多领域将有新变化
2023-05-06 08:50 抗疫进行时 -
洋媒吐气栏目加入观察员频道
2023-03-14 17:41 流浪地球 -
158个奖!《瞬息全宇宙》成影史获奖最多电影
2023-03-11 16:57 -
石家河最新考古成果:面积近350万平米,与良渚古城相当
2023-03-09 09:32 考古 -
电影《望道》开启2023上影“连台好戏”
2023-02-24 17:46 -
商务印书馆列出20年十大“时代新词”:疫情防控上榜
2023-02-09 16:15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特朗普的黄金时代需要工厂,但工厂离不开中国机器”
-
特朗普再对两家美媒“断粮”
-
“美国商品短缺和价格上涨的倒计时开始”
-
美国商会喊话特朗普:赶紧减免关税,经济撑不住了
-
“我们高度依赖中国,特朗普这么干,打残自己”
-
马斯克自比佛陀:佛陀去世后,佛教不是更兴盛了吗?
-
商务部:美方主动向中方传递信息,中方正评估
-
三个月了,日本被困下水道的卡车司机终于找到
-
中国批准了,澳大利亚业界“非常振奋”
-
“美国现在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不见棺材不落泪”
-
“群聊泄密门”始作俑者被解雇,原来他早就被…
-
麦当劳“叫苦”:经济难以预测,美国人不敢花钱了
-
“英伟达焦虑:若DeepSeek用中企芯片…”
-
瑞安航空:若涨价,退了波音考虑C919
-
“白宫在努力控制叙事,但美国消费者很清楚”
-
美财长:该降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