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霸道可以气势汹汹于一时,而王道终将赢得世界
关键字: 张维为这就是中国【我们历史上有“王道”与“霸道”之辩,“王道”的核心是“仁政”,“霸道”的核心是“强权政治”。西方世界,特别是美国,喜欢搞双重标准,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一切为了自己的利益,对其他国家往往不择手段。
近日,东方卫视政论节目《这就是中国》每周一晚21:30持续热播。每期节目中,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结合自身经历,从国内外热点、难点问题切入,比较中西文化,建构中国话语。
在6月10日的第二十一期节目中,张维为教授解释中国人的爱国主义,比较西方民族主义与中国爱国主义的概念区别。
观察者网整理节目演讲部分,以飨读者。】
最近我们国内不少地方都有闪唱的活动,唱得最多的是耳熟能详的歌曲《我和我的祖国》,无论是歌词还是旋律,可以说是美得令人心醉,唱出了绝大多数普普通通中国人的真实情感。
这使我想起另外一首优美的爱国歌曲《我的祖国》,这首歌曲也曾经引起一起舆论“事件”。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应该是2016年底,当时观察者网刊发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报道:台湾作家龙应台女士在香港大学做了一个演讲,她演讲的主题是“一首歌,一个时代。”她要在场的听众回忆一下自己年轻时候听过的启蒙歌曲。
我记得当时在场的香港浸会大学副校长,他不紧不慢地说,我的启蒙歌曲好像是《我的祖国》,也就是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没想到当时整个会场就开始唱起来了,而且歌声越唱越响。我们知道,龙应台女士本人是不认同人民共和国的,也是不认同红歌的。第二天她发表了一篇文章,说“有时候大河就是大河,稻花就是稻花罢了”,也就是说这无非是一个简单的、美丽的旋律而已。
现场听众齐唱《我的祖国》 图片来源:观察者网
但比较尴尬的是什么呢?她做讲座的时候,提到她自己的人生启蒙歌包括《绿岛小夜曲》,这也是一首曲调优美的情歌。大家可能知道,绿岛是当时台湾国民党政府关押政治犯的地方,但龙应台说这首歌曲不只是一首简单的情歌,而且也是一种对威权政治的抗议。所以她的文章引来了一些议论,就是说她采用了双重标准。
换言之,我们在谈这类问题的时候,不能采用双重标准。
《我的祖国》这首歌曲是多数国人都耳熟能详的歌曲,它是电影《上甘岭》的插曲,源于战火纷飞的抗美援朝。“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这是强大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我觉得这首歌几乎完美地诠释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
这首歌里的家就是我们无数个普普通通的家庭,这首歌里的国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朝鲜战争永远结束了西方大国可以任意欺负中国的历史,也就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元帅所说的,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电影《上甘岭》截图 图片来源:网络
中国是一个文明型的国家,文明型国家的“爱国主义”有自己的特点。比方说,中国人有宝贵的家国情怀,在汉字中“国家”的写法跟其他语言是不一样的,一个字是“家”,一个字是“国”,这是一个基本的定义。中国人对国家的理解是千千万万个无数的“小家”和国家这个“大家”的关系。这个概念本身就表达了中国人对国家的独特感悟。
与西方社会不一样,中国社会是以家庭为中心的文化,衍生出一整套的思维和生活方式。从“舍己为家”到“保家卫国”,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展现了中国人特有的“家国同构”文化传统。这种把家和国联系在一起的传统,西方比较少见。
从个人来讲也是一样,中国人可以为自己家庭做出很多牺牲,一般西方人难以理解。我并不是在判断这是好还是坏,这只是客观的描述。我曾经看到一个美国记者在中国做采访,写了一份很长的报道,其中有一个细节,一个小小的故事。他到深圳采访一位女工,那位女工跟他讲,她找到第一份工作以后连着几个月,把每个月工资的一半都寄给父母。这在中国文化中是很容易理解的,因为我们永远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但这位记者觉得有点不可思议,怎么自己的工资不完全是自己的,一半是属于家人的,他觉得这非常费解,这个概念对他而言很新奇。
实际上,心存对父母的感激是中国文化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父母并不一定要你的钱,甚至还会通过很多方式来帮助你。但这种儿女情长的伦理是多数中国人的一种文化传承。
由此延伸到个人、家庭与国家的关系。《我的祖国》唱的就是一种“家国同构”。歌词里边的“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记得这首歌曲的作者,特别令人尊敬的乔羽先生曾接受过记者的采访。记者问他,你为什么不说长江、不说黄河呢?乔羽先生说一条大河更好,因为长江只有长江一带的人比较熟悉,黄河只有黄河边上的人比较熟悉,而一条大河几乎所有的中国人心中都有自己故乡的河。所以,“一条大河波浪宽,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这是美丽的祖国,这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到处有明媚的阳光。”他就这样把家和国联系在一起了。
中国人的这种家国情怀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成因。从中国近代史来看,中国人有超强的“国破家亡”的集体记忆,这是一种非常悲壮的记忆。鸦片战争后的一个世纪里边,中国经历了这么多的西方列强入侵,这么多的战争创伤,这么多的战争赔款。我们的首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占领过,八国联军入侵的时候被占领过,日本侵华战争的时候被占领过,还发生过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这些惨痛的经历给中国人带来“国破家亡”的集体记忆。国家完了,中国人的家也完了。像美国这样的国家,自独立战争建国以后,它的本土几乎没有遭受过外敌入侵,二次大战时期被日本人偷袭的夏威夷远离美国大陆。对美国人来说,可能2001年发生的“9·11”袭击,是美国大陆遭受到的第一次直接袭击。
抗战时期,还有一首很有名的爱国歌曲叫《松花江上》。词曲的作者张寒晖,他当时在西安,看到日本军队占领东北后,几十万东北普通百姓流亡到了西安。他有感而发,做了这么一首悲歌:“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我那衰老的爹娘。”
我想这背后也是“国破家亡”的惨痛经历。这就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家国同构”,这样一种中国人深层的心理结构。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李丕
- 最后更新: 2019-06-12 22:59:48
-
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杨阳不幸离世
2019-06-11 09:44 -
教育部、山东省政府等机构正牵头筹建世界儒学中心
2019-06-10 13:51 -
稀土5月出口"急刹车",环比跌16%
2019-06-10 11:10 中国经济 -
习近平: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和中国有很深的历史渊源
2019-06-09 14:04 中国外交 -
这些省份,高考放榜时间确定了!
2019-06-09 12:04 高考 -
美国高校招生丑闻:各校如何处置父母被起诉的学生?
2019-06-09 09:41 -
林志玲宣布结婚
2019-06-06 19:49 -
第25部《007》片场发生爆炸
2019-06-06 09:19 -
女子吸毒被抓,民警却和她煮起了西米露?
2019-06-03 14:05 暖心闻 -
1.43亿!吴冠中这幅画拍出新纪录
2019-06-03 09:06 -
一根应援棒12天卖了150万,粉丝的钱为什么这么好挣?
2019-06-01 07:50 -
编程已纳入中高考?家长们坐不住了,上海市教委回应
2019-05-28 09:22 中西教育 -
我们的军事实力为和平崛起贡献了什么?
2019-05-24 10:20 这就是中国 -
110秒!我们用RAP带你看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
2019-05-23 14:00 上海观察 -
没有侵略他国没有掠夺资源,中国为什么能够和平崛起?
2019-05-22 17:00 这就是中国 -
紧张了一早上,《权游》“大结局”竟是…
2019-05-20 10:54 -
刘士余同志主动投案 正配合审查调查
2019-05-19 23:08 廉政风暴 -
台媒担忧:别为防堵大陆 关闭开放大门
2019-05-19 13:33 台湾 -
西方靠战争掠夺旧中国,新中国得以赶超的基础是抗美援朝
2019-05-19 11:15 这就是中国 -
有些人30年来一直预测中国要崩溃,却从来没对过
2019-05-18 20:00 这就是中国
相关推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评论 91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75亿人不喜欢你,这是大错误 评论 139“这事传到特朗普那儿,龙颜大怒” 评论 49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评论 142最新闻 Hot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他称“无法确保出席阅兵式的各国领导人安全”,俄方回击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