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维为:西方靠战争掠夺旧中国,新中国得以赶超的基础是抗美援朝
关键字: 这就是中国张维为第二个原因,中国古代政治当中有“天命观”的理念,可以说“天命”是中国漫长历史中国家权力的最高来源,它与欧洲历史上的“君权神授”是不一样的。“天命观”实际上是对国家最高权力的一种监督和制约。在中国历史概念中,“天”总是用来表示最为重要的意义,比方说“民以食为天”、“王者以民为天”、“民之所欲,天必从之”等等。换句话说,“天”指的不只是大自然的天,它实际上是包括了自然、民众、社会、祖先、世间万物的一种汇聚,代表最高的正义和权威。
统治者代表“天”去统治和保护民众,但是一旦统治者违背了天命,开始蹂躏百姓,“天命”会被召回,人民会揭竿而起来实现新的天命。所以历史上我们有“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既是顺天,又是应乎人。这里所说的“汤”,指的是商朝代替夏朝,距今三千五六百年了。西周代替商汤,两次王朝更迭被称为革命。
用今天的政治哲学来看,实际上“天命观”某种意义上就是中国自己的“契约论”,也就是荀子引用孔子所说的话“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孟子说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在这个意义上,“天命”实际上就是“民心向背”,就是对皇帝的警训。有位中国学者曾经这样描述,“天命观”实际上就是一种“政绩合法性”。“天命观”的一个重要要素就是统治者并不能决定自己的命运,但他可以通过德行,通过自己的政绩来影响天的意愿,当上天对一个统治者不满的时候,它会通过自然灾害等形式对这个皇帝发出警告。当一个皇帝的天命被广泛地认为不复存在的时候,中国百姓可以揭竿而起。
这在古代欧洲是不可思议的,这种中国的“契约论”比法国思想家卢梭提出的“契约论”要早2000多年。卢梭在18世纪中叶提出了“主权在民”的思想,他认为政府和人民之间是一种契约关系,政府要认识“公意”、实践“公意”。卢梭还提出一整套的法律制度安排来落实这种契约。但是,在他去世之后,法国的政治一直非常动荡,动荡将近200年,最后才逐步稳定下来,不过这是另外一个很大的话题。
与“天命论”平行的还有一些中国人的理念,比方“天下为公”的思想。中国先哲早在《礼记》中就提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认为天下是公众的,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后来成为美好社会的一种政治理想,为中国社会所广泛认同。这对中国历代朝廷是一种激励,也是一种道德制约。实际上,这些都是同时代的欧洲君主难以想象的事情。这是我讲的第二点。
第三点就是选贤任能的制度安排。典型的例子就是科举制度,科举严格来说是从隋朝开始的,到宋朝的时候,科举制度变得非常成熟,多数官员通过是科举考试选拔的。相比当时的欧洲,大多数国家一直是绝对君主制,官员也是贵族世袭制。直到19世纪,欧洲才从中国借鉴了,或者说引进了科举制度,形成自己的文官考试制度。这是我讲的第三个原因。
第四个原因是,总体上古代中国的社会自由度普遍要高于欧洲古代社会。农业社会中,最主要的生产资料是土地,中国土地在多数情况下是可以买卖的。中国是个小农社会,小农经济为主,而欧洲是农奴社会,土地属于农奴主,所以小农生活的自由度远远超过农奴。
至于知识界的自由度,我记得中国学者刘梦溪曾经这样描述过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狂”,就是一种自由的概念。他说“狂”这个字在汗牛充栋的古代文本中是个常见词。中国还有源远流长的武侠文化、写意绘画、书法狂草等传统,有儒家的圣人理想,也有佛教禅宗的顿悟超越,有道教崇尚自然。这种“狂”的程度和范围在古代的欧洲文化中是罕见的。某种意义上,我觉得西方人天天嘴上喊着自由,可能正好证明了古代的欧洲人享受的自由太少了。
那么欧洲后来靠什么超越了中国?
首先是战争。从16世纪算起,欧洲在很长的时间里都在打仗,从四五百个国家开始打到最后剩下二三十个国家。有人做过统计,从1500年到1799年,欧洲主要国家多数时间里都卷入了大规模的战争,西班牙是81%的时间卷入,英国是53%的时间,法国是52%。
上图为1490年欧洲版图,下图为1990年欧洲版图。正是市场扩张的欲望导致欧洲各国之间的战争,最终由500个政治体兼并为25-28个民族国家。图片来源:Charles Tilly: Coercion,Capital,and European States,AD990-1990 Cambridge:Basil Blackwell LTD,1990,pp. 41-43
但是坏事变“好”事,有些欧洲国家在本身付出巨大的生命财产代价之后,在死亡和破坏无以计数之后,一些国家的军事实力发展起来了,然后它就开始到处攻打别人,建立海外殖民地,大量掠夺别人的财富和资源。后来他们打败了中国,并强迫中国支付天价的赔偿,为欧洲的发展注入了大量资金,而中国自己则陷入了一贫如洗的境地。西方的军事崛起还带来了现代民族国家的崛起,现代国家的社会组织能力和科技实力提高了,那么这是第一个原因。
第二原因是金融,从西方和东方贸易中一些发了财的西方人,比方说在威尼斯,这些商人就开始投资战争,发战争财。他们资助了欧洲内部的许多战争,这个传统后来又在荷兰、英国等国家得到延续。我记得美国学者彭慕兰曾经这样讲过,他说英国工业革命的资源动力是棉花,而棉花来自于美洲奴隶主控制的农场。工业革命产品的主要市场是美洲和亚洲,而不是英国本身。
尽管古代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但是货币短缺与经济发展矛盾一直没有解决好,造成我们整个国家对进口白银的依赖。16世纪,西班牙在美洲大规模开采白银,而且向中国出口白银,结果中国患上了“白银依赖症”,也就是说中国的货币供应取决于外部世界提供的商品,白银。现在回头看,包括明朝李自成起义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政府发不出薪水,缺乏货币,国际市场上的白银供应量迅速减少。由于种种原因,比方说西班牙的贸易体系出了问题,过去一年之内有60多艘货轮运着白银到中国来,一下子减到一年只有6到7艘船的白银,减少十倍,这就造成了货币供应的危机。清朝的覆灭也跟这个有关系,英国主导的世界货币体系在1870年左右开始由“银本位”转向“金本位”,所以银在国际市场上的价钱一下子跌了很多。这些原因促使中国被欧洲超越。
这些情况也说明当时的中国朝廷缺少国际眼光,缺少处理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能力。尽管中国是发明纸币的国家,但是到明清两朝,中国还是没有能够解决好货币短缺和货币信用的问题,最后只能通过进口白银来平衡。过去明朝也有皇帝尝试过建立国家统一的财政制度和货币信用,但都没有成功。后来到民国时期,我们发行过法币也没有真正成功。中国的货币自主实际上是到新中国成立之后才确立起来的。
- 责任编辑:李丕
- 最后更新: 2019-05-19 11:15:38
-
尼克松读完来自中国的信件后,基辛格说了这么一句话!
2019-05-17 17:07 中美关系 -
为东京奥运造势,日本竟打算把它俩送上太空......
2019-05-16 18:28 -
陈道明:阿米尔·汗先生,你的电影我看过
2019-05-16 07:42 -
“美丽童行”慈善晚宴筹款1447万元 关注儿童意外伤害预防和救助
2019-05-15 14:04 -
“葫芦娃之父”走了,曾开创中国剪纸动画
2019-05-14 07:36 国产动画 -
“老子不批你能转正?”这位车主好大的官威!然而…
2019-05-13 10:58 中国雷人秀 -
山东滨州多个市政工程拖欠工程款 150万工钱欠10年
2019-05-13 08:09 基层治理 -
全国防灾减灾日重磅微视频:《我来》
2019-05-12 09:41 安全生产 -
人人都想当网红,但你知道复制一个张大奕有多难?
2019-05-09 13:23 -
“西方中心论”最大的受害者可能是自己,中国有过教训
2019-05-09 00:00 这就是中国 -
前4个月对美贸易顺差5701.9亿元,扩大10.5%
2019-05-08 11:48 中美关系 -
龙母喜提星巴克?HBO回应了
2019-05-07 16:11 -
副市长检查出公厕“有异味” 局长被罚扫厕所
2019-05-07 09:01 基层治理 -
看完第四集,网友很生气!
2019-05-06 17:20 -
被偏爱的有恃无恐?公狼母狗一见钟情,狗称霸狼挨饿
2019-05-06 10:10 趣读 -
南京那家规矩很多的日料店 竟是无证经营?
2019-05-06 08:23 食品安全 -
五一档国产片“失声”
2019-05-05 15:57 中国电影 -
北大发布“马藏工程”首批编纂成果,共计约360万字
2019-05-05 07:43 -
如何解构“西方中心论”?先要了解西方现代性的起源
2019-05-02 19:28 这就是中国 -
日本演员离华,告别信揭演艺圈选角“潜规则”
2019-05-01 16:32 明星那点事儿
相关推荐 -
“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评论 216“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评论 196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评论 250MAGA基本盘还能“忍”特朗普多久? 评论 180从2000兆帕潜艇级热成型钢的“登天”说开去…… 评论 116最新闻 Hot
-
“美国牛肉太贵,换澳牛,味道一样”
-
特朗普、普京、泽连斯基等发文哀悼
-
“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
“拜他所赐,美国变成了流氓国家”
-
“特朗普会输,但中国不会轻易给他台阶下”
-
“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
又一起!白宫平面图遭万人共享
-
“特朗普非常愤怒:再砍10亿”
-
“我们被美国梦骗了,精英把我们出卖了”
-
“美国太自满,恐在这三方面落后中国”
-
泄密不止一次,美防长在“家人群”也发了
-
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
中方出手,日欧车企“慌了”
-
她被提名为联大主席,“德国完了”
-
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
特朗普“抱怨”后,日本考虑放宽汽车进口安全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