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兵马俑来到家门口 英国人激动坏了(视频)
关键字: 兵马俑利物浦利物浦博物馆兵马俑英国加深对中国传统思想和文明底蕴的了解
“下午好”“欢迎来到利物浦”“谢谢”……在“秦始皇和兵马俑展”的开幕式上,一些英国嘉宾纷纷“秀”起了中文。
当他们走入展厅,惟妙惟肖的陶俑和精美的中国文物立刻吸引了他们的目光。一位名叫维吉尼亚·坦迪的女士对记者表示:“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兵马俑,利物浦能够与中国建立这么好的交流关系让人振奋。我相信很多人都会来看这些奇妙的、来自中国的艺术品。”
实际上,展览并没有止步于向观众展现兵马俑的艺术价值,而是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向观众系统讲解了秦汉时期中国社会的发展、审美以及给当代中国留下的文化印记,有助于参观者理解中国历史对现代社会文化的深刻影响。
“这样的展览前所未有。我们希望通过展览,向观众更加清楚地阐释中国文化、东亚文化。因为我们感觉到英国人对中国文化很好奇,然而某些媒体的报道对中国进行了曲解。我们认为当参观者从各种不同角度了解到这段他们不熟悉的历史,他们会感到非常有意义。”弗莱明对记者说。
这次展览的宗旨,是让兵马俑成为中国文化的使者,为英国观众提供一次与中国“面对面”深度交流的机会。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在展览开幕式上表示:“希望英国民众在徜徉中国历史、领略中国古代文化魅力的同时,也能加深对中国传统思想和文明底蕴的了解。”
展览也很注重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据介绍,在特雷莎·梅访华之前,利物浦一所小学的学生用写作和绘画的形式憧憬了他们心中的兵马俑,这些画作和书信被梅带到了中国。展览期间,利物浦世界博物馆还将向当地中小学送出2万张门票,让当地的孩子接触和体验中国文化。
“一带一路”倡议为欧亚发展注入新动力
利物浦和中国有很深的渊源。在采访中,许多英国人都会对记者提及,第一艘来自中国的商船早在1834年就驶入利物浦码头,这也是中国人首次登陆欧洲。19世纪60年代,由于利物浦的艾尔弗雷德·霍尔特公司大量雇佣中国船员,欧洲最早的华人社区和中国城都在利物浦兴建;如今,位于利物浦中心地带的中国城里依然张灯结彩、熙熙攘攘。利物浦大学还是全欧洲中国留学生数量最多的大学,走在街头,时常能与三五成群的中国留学生擦肩而过。
如今,中英两国的文化交往不断密切,此次展出的兵马俑将西安和利物浦这两座城市紧紧相连。刘晓明大使说:“抚今追昔,丝绸之路焕发勃勃生机。‘一带一路’倡议为欧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也给世界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 原标题:走进利物浦,兵马俑收获超高人气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周远方
-
“美国人,真正该担心的时候到了” 评论 49“美国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挥霍,直到…” 评论 138“听到东方惊雷了吗?那是14亿中国人在笑话美国” 评论 237美国解除对华C919发动机出口禁令 评论 415最新闻 Hot
-
“美国人,真正该担心的时候到了”
-
涉及中国,韩企与美国“一拍即合”
-
欧洲学者:现在,中国能不能反过来帮帮我们?
-
印度宣布:将报复美国
-
“欧洲同行都觉得,未来十年谁将主导已无悬念,不会是美国”
-
普京:全世界都想进入中国市场
-
马斯克:对!全面公布所有文件
-
美方恢复出口,“不是恩赐也不是让步,是我们斗争来的”
-
想得真美!“美越协议这一条,旨在孤立中国…”
-
“美国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挥霍,直到…”
-
“听到东方惊雷了吗?那是14亿中国人在笑话美国”
-
“以色列和俄罗斯正进行秘密会谈”
-
佩通坦基本盘还稳吗?泰国权力天平倾向何方
-
“不同于西方,中国正建设由技术驱动的福利模式”
-
中国驻泰国大使馆:被骗至缅甸的男模特已获救
-
“越南在走钢丝,稍有不慎,就会惹恼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