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臭咸鱼:曹操的艺术形象怎么会变成大汉忠臣?
殊不知,这样设计对手,会导致曹操的形象也毫无特色可言,观众也欣赏不来“伟光正”的曹操。哪怕是原本喜欢曹操的观众也不会相信历史上的曹操是靠着“纯洁和善良”走上权力顶峰的,更别说剧中恶意抹黑刘备形象,引来刘备粉丝强烈愤怒进而举报的花边新闻。
据胡玫介绍、《曹操》着力刻画的是曹操从少年到成年,再到壮年的成长,再现了曹操统一北方的过程。胡玫坦言要改变大家对曹操的印象,给他翻翻案。胡玫透露,为了更加接近史实,开拍前她曾找了一大批三国专家为剧本“挑刺”。在服装、武器设计上,她严格按历史记载来打造,做到那个时代有的一定要有,没有的绝不强加,她希望打造一部负责任的历史剧精品。不过,胡玫说剧中也有演义的成分,也有跌宕的情节,但不影响它是一部正剧。
据悉,为了更加接近史实,胡玫在开拍之前曾经找了一大批三国专家为剧本“挑刺”,而众多三国专家在看完剧本表示,此版《英雄曹操》更像是一部曹操前半生的奋斗史,不但用细节重构了自曹操14岁起励志为国的故事,更通过一系列的历史事件让人们看到了一个“纯屌丝”在三国时期如何成长为一个“高富帅”的故事。
笔者以为历史剧创作剧情时,历史人物的基调必须遵循历史,切忌恶意抹黑古人。就拿曹操举例,你把曹操的形象设定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哪怕设计他在青年时有易冲动、不成熟的表现,从而为曹操设计出一条有成长过程的故事线,这是可行的。
早在2006年,易中天《品三国》在百家讲坛的名声大噪,就引起影视圈的注意,包括观众也有这方面的艺术需求,想看到一些不同于演义故事的历史故事,也会主动去了解和欣赏曹魏阵营的人物。而曹操作为曹魏帝国的开创者,更是首当其冲的重点人物。
新三国算是一次勇敢地尝试新故事创作,电影《铜雀台》中的曹操形象也是值得赞许;只是《盖世英雄曹操》对曹操的塑造,让人难以苟同。
《军师联盟》中“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曹操
2017年《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以司马懿为主角的三国剧,以曹操迎天子迁都许县后的建安年为时间起点,讲述“后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
此剧以司马懿为主角,主创方面也不可避免地落入“主角是白莲花人设”的俗套之中,杨修、曹洪、曹真等政治对手无一例外地被塑造成又蠢又坏的角色。这也是另话。
倒是于和伟扮演的曹操形象,也得益于配角定位,反而得到了历史形象的还原。剧中的曹操就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面对政敌时有霹雳手段,有怀柔之术,还有温情的家庭戏。这样的多面性设计,让曹操的形象生动活泼,观众也更加认可这样的曹操。
2017年电视剧《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网络图片
例如,在演义故事中有个曹操“横槊赋诗”的场景,原著是放在赤壁之战前夕,大概是说“曹操酒后乘性横槊赋诗,又杀死冒犯自己的刘馥”。这个故事本来并没有服务于司马懿剧情的价值,但是编剧很巧妙地只保留了曹操“横槊赋诗”的正面场景,并把时间改在曹操去世前的那段时间,以塑造出符合曹操“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悲怆感。当观众看到霸气的曹操,这一代枭雄在斗赢了政治对手,却斗不过岁月时,这个场景受到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这段剧情也成为此剧最为经典的场景。
肉眼可见的是,大家都不认为对汉室忠心的曹操是个“好曹操”,那么某些编导真应该好好反思一下自己对“给曹操翻案”的理解水平了。
对三国剧的一些展望
若说明清时,评书和戏曲的观众们欣赏英雄和明君,但随着现代观众对文化作品的欣赏水平提高,观众对三国人物形象有着新的理解需求,这是不容忽视的。老三国可能被视作“演义故事体系”巅峰,而“新三国”和《军师联盟》不遵循演义故事框架,注重对曹魏人物进行刻画,这就是当前的三国剧特点和趋势。更有心者,会把民间传说及现代人文思想融入其中。
例如,吴宇森电影《赤壁》里,设计了“小乔入曹营”的段子,这应该是对唐朝诗人杜牧写的“铜雀春深锁二乔”的现代演绎,认为曹操伐吴是为了得到两位美女大、小乔。还有孙尚香(孙权之妹)与孙叔财(原创虚构人物)踢足球(蹴鞠)、谈恋爱的桥段,这当然与历史上孙氏与刘备政治联姻的故事不同,而此剧的用意肯定是在倡导自由恋爱——也就是给古人编故事,来宣扬现代的思想。这些内容也具备了时代特色,只要剧情合理安排,倒也无伤大雅。
至于何时能再有一部成熟的新作品来,笔者觉得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比如《魏武挥鞭》的简介就让人失望,原来时至今日,还有人不清楚进步的方向在哪里。
艺术作品当然可以有新的故事,创作者也可以有新的立场,但创作者必须要有尊重历史的态度。就如同《三国演义》一样:在《三国演义》现世之前,就有很多三国评书故事流传民间,但其中故事又荒诞不经,以至于目前流传下来的版本少之又少。相较于这些评书的故事质量,演义算是“尊重历史”的同类作品了。
由此可见,新时代的三国剧,需要寻找历史与原创剧情的平衡点,合理编排,就能像《三国演义》那样从众多同类作品中脱颖而出,并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而那些以轻浮的态度对待历史的作品,观众也必然会以轻视对待它。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廖一恒 
-
百花奖获奖名单公布,朱一龙、马丽获最佳男女主角
2024-08-04 22:37 中国电影 -
明十三陵计划2030年实现全面开放
2024-07-13 10:35 -
列入“重大科学问题”,古人类研究要回归初心、纠正错误
2024-07-09 13:44 -
“跳过迪士尼、奈飞,把我们的内容直接输出到海外”
2024-06-28 17:36 直击上视节 -
“我们像祥林嫂一样诉苦了这么久,情况依然没变”
2024-06-27 20:10 直击上视节 -
“我相信,中国的内容会在全世界大获成功”
2024-06-27 17:42 直击上视节 -
“越南观众在开发阶段就已经盯上了中国的这些剧”
2024-06-26 19:31 直击上视节 -
“行业乱象在于门槛太低,甚至没有门槛”
2024-06-25 13:53 直击上视节 -
上海电视节今日开幕,“电视剧缩短了我们与世界的距离”
2024-06-24 16:36 直击上视节 -
底层人互相残杀,这部印度电影绝了
2024-06-23 16:01 直击上影节:电影之城 -
证监会江苏监管局局长凌峰被查
2024-06-21 15:21 廉政风暴 -
他找黄晓明来演智障人士,原因是…
2024-06-19 21:29 直击上影节:电影之城 -
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洪礼和被查,已退休7年
2024-06-19 15:06 廉政风暴 -
为什么很多年轻创作者转向短视频?日籍导演竹內亮这样说
2024-06-18 17:46 -
“不要一心奔着‘出海’去拍电影”
2024-06-18 11:42 直击上影节:电影之城 -
“中国这类影片太少,希望张艺谋抓住《三体》精髓”
2024-06-17 17:06 直击上影节:电影之城 -
“还原度最高”,宫廷西洋画家绘《康熙大帝肖像》来华展出
2024-06-17 08:32 -
“最懂中餐”西方人:老外嫌中国人啥都吃,是不懂奥妙
2024-06-08 13:57 观察者头条 -
读者出版集团原董事长吉西平被查,已退休近7年
2024-06-07 16:19 廉政风暴 -
山西唐代墓壁画发现“泡澡图”?“是在淘洗食物”
2024-06-05 14:51 考古
相关推荐 -
伊朗港口大爆炸已致28死,与导弹燃料有关? 评论 41美国电商哀叹:关税不能这么高下去,太多人撑不过去 评论 104欧盟高层想让她走人?“上梁不正下梁歪” 评论 173见完泽连斯基,特朗普:普京也许只是在敷衍我 评论 308最新闻 Hot
-
超越DeepSeek,中国开源“集团军”重塑全球AI生态
-
“巴基斯坦已向中方提出请求”
-
“若勒庞被禁止参选,那么我上”
-
美国LNG行业明说了:我们无法遵守特朗普政府新规
-
又炒作:想赢中国,这件事至关重要
-
中日友好医院:开除肖某党籍,解除聘用关系
-
日本下一代战机要命名为“烈风”?
-
印巴再交火,印度未事先通知突然开闸放水
-
伊朗港口大爆炸已致28死,与导弹燃料有关?
-
“最美通缉犯”出狱直播当网红?抖音:已封禁
-
美国电商哀叹:关税不能这么高下去,太多人撑不过去
-
智方被曝阻挠中方天文台项目,“这不自相矛盾吗?”
-
欧盟高层想让她走人?“上梁不正下梁歪”
-
“美国人,包括一些共和党人越来越不满意特朗普”
-
世博会又出岔子了……“飞行汽车”表演时掉零件,被长期禁飞
-
“萝莉岛”关键证人,曾说不会自杀的她“自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