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臭咸鱼:《封燕然山铭》——窦氏家族与东汉帝国的荣光
关键字: 封燕然山铭勒石燕然东汉窦宪北匈奴单于屯屠何于除鞬窦宪的弟弟中也只有窦瑰喜欢读书,用道德约束自己,重视修为,可是光凭他一个人是无法改变整个家族的形象的。
给窦宪增加麻烦的还有他的女婿郭举,郭举竟然成了第二个刘畅,和窦太后勾搭上了。史书上说郭举因此有谋反的举动,我觉得这也许是后来的政治宣传需要,并未有实际证据。但是可以明确的是:郭举的所为,足够让汉和帝刘肇感到厌恶了。
——刘肇决定一举铲除掉窦氏家族!
别看刘肇年纪轻轻,对于政治权谋,他是知道厉害关系的。他知道此时窦宪掌兵在外,所以绝不能在此时宣布政变,他和身边的宦官,中常侍郑众商议对策,决定等到窦宪回京再动手。
本年,坐镇西域的班超也频频向汉廷送来捷报,窦宪的平北匈奴和另立北单于的奏章也送到了。
刘肇一如既往的表现出对窦宪的信任,新立北单于的事都被批准了。
窦氏覆灭
永元四年(92年)正月,朝廷派左校尉耿夔与中郎将任尚一同持节前往伊吾,去加封于除鞬为北单于。
四月十八日,窦宪从凉州返回京师,他自认为自己是大汉功臣,而根本不知道十三岁的皇帝刘肇早已对自己起了杀意。刘肇表面上还派大鸿胪持节在雒阳郊外劳军,赏赐凯旋而回的军队军官。
六月二十三日,刘肇以接见窦宪为名,将窦宪招入皇宫之中,刘肇在北宫突然下诏宣布窦宪及其党羽图谋不轨,其中邓叠、邓磊、郭璜、郭举立刻下狱诛杀,窦宪被没收大将军印绶,改封冠军侯,窦宪三个兄弟也被免官,要求窦宪兄弟四人一同返回封地。
等窦宪兄弟抵达封地之后,又被强迫要求自杀。自此,窦氏家族从朝廷中被一举铲除。
其实就史书上留存的信息来看,窦宪很有可能是被冤枉的。
第一,史书上说郭举谋逆,他动机何在?郭举得到窦太后的宠信,这种人的目的无非是获得高官厚禄,他并没有任何能力去做谋逆的事。
第二,窦太后没有生育子嗣,皇帝刘肇的继承权是稳如磐石,郭举何必多此一举,要去换皇帝呢?
第三,就算郭举有谋逆的阴谋,这几年来,窦宪长期在外,这件事至少跟他肯定是无关的。
所以话说回来,窦宪身死,完全是他的弟弟和亲属在朝廷作乱所致。那些人死的或许不冤,对于对东汉帝国有着战功的窦宪来说,他是冤枉的。
刘肇看在窦太后的面子上,并未要求窦宪兄弟直接处死,而是让人威逼他们自杀,算是留了面子。
至于那个新任北单于于除鞬,他听闻窦宪身死,知道大事不妙,于是往北逃窜,永元五年(93年),朝廷派出将兵长史王辅与任尚,率千余人去诱骗于除鞬返回,途中将其诛杀。
自此,史书上的匈奴只有南匈奴了,单于屯屠何在永元五年(93年)逝世,安国继任单于。
汉室忠臣
客观的说,窦宪对东汉帝国是有功的,虽然窦宪出征的动机不纯,但是最终是为东汉帝国铲除了一个侵扰边塞的敌对势力,换来了数十年的边塞和平。
当然,塞外的势力是此消彼长,北匈奴没有了,东胡鲜卑则得到了扩张的机会,最终又成为东汉帝国的心病。这是后话。
窦氏覆灭后,班固作为其党羽,也被免官,后来又被仇人陷害入狱而死。
班固的弟弟班超早年便出镇西域,前后长达三十一年,为东汉政府建立了西域都护府,笼络了西域各国,促进了东西方的交流。
班超留下了投笔从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等成语,从能力、品格、功绩来看,班超是远远胜过班固的。
还有一个家族,就是耿氏家族。
耿秉在永元三年(91年)病逝,他逝世之后,南匈奴人举国嚎哭,为其哀悼。可见他在匈奴人心目中的地位。
耿秉之弟耿夔,也是窦宪北伐的得力干将,最终给予北单于致命一击的金微山之战,就是耿夔指挥的。范晔在《后汉书》中写道:(耿夔)去塞五千余里而还,自汉出师所未尝至也。
窦宪第一战抵达燕然山,距离塞外三千余里,而这一次耿夔又追击北单于于五千里之外才回军,这是两汉历史上最远的一次远征。耿夔也因功封侯,但是在窦宪覆灭之后,耿夔也被免官剥夺侯爵。但是不久之后,汉和帝仍然启用耿夔,继续为国效力。
耿秉和耿夔都是东汉开国名将耿弇的侄子,这个耿氏家族长期担任东汉帝国的军官,《耿弇列传》传末的总结如下:耿氏自中兴已后迄建安之末,大将军二人,将军九人,卿十三人,尚公主三人,列侯十九人,中郎将、护羌校尉及刺史、二千石数十百人,遂与汉兴衰云。
耿氏家族在汉末最后一处记载是:耿纪得到丞相曹操的宠信,然而耿纪认为曹操终究不是汉臣,于是耿纪与太医令吉丕、司直韦晃、金祎等在许都发动政变,试图杀害丞相长史王必,结果失败。
大概曹操是考虑到耿氏家族对东汉帝国的累世功勋,在宣布耿氏家族灭族的同时,只保留了一个名叫耿弘的后裔。
所以,范晔会写出耿氏家族“遂与汉兴衰云”这几个字来。
如今,当年《封燕然山铭》重现于世,使得这段尘封的历史故事重归于大众视野。对于考古界来说,能发现一处与史书吻合的历史文物,确实是一件令人激动的幸事;而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这也是个了解东汉这段辉煌历史的契机。这也是笔者撰文的动机所在。
另外,笔者在网上看到有一部分人宣扬这是属于汉族的荣耀,对此笔者不以为然。要知道当年汉军挥师出塞,窦宪和耿秉“玄甲耀日,朱旗绛天”之时,不要忘了,和汉军一同并肩作战的还有其他愿意捍卫边塞和平事业的异族兄弟。
所以要我说,《封燕然山铭》留给后人这份荣耀应该是属于整个中华民族,是属于所有爱好和平的人的精神财富!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武守哲
-
最新闻 Hot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中断访美行程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
特朗普:我把自己P成了教皇
-
中国限制,稀土价格涨三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