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臭咸鱼:《封燕然山铭》——窦氏家族与东汉帝国的荣光
关键字: 封燕然山铭勒石燕然东汉窦宪北匈奴单于屯屠何于除鞬按照新闻中提供的现场照片和拓本图片,该碑文已经风化斑驳,科考专家靠着依稀残存的文字判断出其“真身”来。而在此之前,两千年来,后人都是在范晔的《后汉书·窦宪传》中看到此铭文。读者可以在观察者网的报道中看到铭文的全文。
窦宪拜大将军
言归正传。稽落山之战后,北匈奴元气大伤,由于北匈奴疆域宽阔,躲过战乱的部落有很多,北单于向西逃亡,也仍然有实力。窦宪在选择班师之后,又派出军司马吴汜、梁讽携带诏书、金帛去追赶北单于,以期对其宣扬大汉国威,同时派出一支汉军紧随其后,以备事情有变。这一路上,沿途北匈奴人陆续又有一万多人归附。
在西海边上,吴汜和梁讽见到北单于,向他宣扬汉廷的威信,北单于跪拜磕头接受汉廷的诏书和赏赐。随后,梁讽劝北单于与汉廷结亲,以保全自己的国家,北单于正担心自己会被南单于消灭、吞并,见形势能有转机,自然立刻答应。
北单于率自己的国民跟随吴汜的汉军一同返回私渠比鞮海时,窦宪的汉军已经返回塞内,于是北单于便派自己的弟弟作为人质,表示愿意随吴汜去京师侍奉汉帝。但是,吴汜与窦宪碰头之后,窦宪认为北单于应该亲自来谢罪,而拒绝北单于之弟入侍的请求。
窦宪班师抵达五原郡后,九月七日,朝廷下诏加封窦宪为大将军,封武阳侯,封邑两万户。窦宪推辞了封爵,只接受了大将军。
至此可以说,窦宪通过这次成功的远征行动,戴罪立功,化险为夷。
按照惯例,大将军的地位在三公之下,朝廷三公九卿畏惧窦宪的权势,便上书要求将大将军的级别调整到三公之上,上公(太傅)之下。从此之后,东汉帝国的大将军地位高于三公。
插句后话,在汉末时,曹操迎献帝都许后,给自己弄个大将军,把太尉一职送给袁绍,也正是这个地位缘故,袁绍不肯屈于曹操之下,气得坚决拒绝受命。最终,曹操让出大将军给袁绍,两人的争端这才罢休。
而此时的窦宪,权势如日中天,雄赳赳气昂昂的率军返回京师雒阳,大肆劳军,并提拔随军的各地太守子弟为太子舍人。
窦宪的另外三个兄弟窦笃、窦景、窦瑰也得到封赏——朝廷下诏要封窦宪为冠军侯,封邑两万户,窦笃、窦景、窦瑰三人也封侯,封邑各六千户。窦宪这时候表现出谦虚的一面,再次推辞掉了封侯。
在第一次远征时,征西将军耿秉是窦宪的副手。耿秉善于领兵,经常甲不离身,身先士卒,所以在军中有很高的威望,士兵都愿意为其效死,可以说,“燕然勒石”的功绩是窦宪与耿秉共同取得的,这一点也是班固在《封燕然山铭》中提到的。
班师后,征西将军耿秉封美阳侯,封邑三千户,入朝任光禄勋,算是告别疆场养老了。
度辽将军邓鸿拜大鸿胪,朝廷以定襄太守皇甫棱行度辽将军事。
南匈奴的奇袭战
五月十日,朝廷诏令大将军窦宪副校尉阎磐继续负责讨伐北匈奴。
窦宪却无心留在京师,他的心仍然挂念边疆,他认为北匈奴问题并未彻底解决,自己不去不行。七月七日,窦宪请求继续领兵出屯凉州,以彻底解决北匈奴问题,朝廷又以邓叠为征西将军,作为窦宪的副手。
话说北单于那边,北单于见到弟弟被窦宪赶了回来,也明白能与汉廷达成和解必须要自己亲自去请罪才行,于是北单于派出使者抵达居延塞,表示北单于愿意入朝觐见汉帝。
九月,窦宪派中护军班固行中郎将,与司马梁讽率数百骑兵去迎接北单于的使者,促成和谈。
但是,这件事传到南单于屯屠何耳朵里,屯屠何就不干了。对于他来说,他肯定是指望借汉廷的力量,彻底消灭北单于,从此由自己统一匈奴各部,所以他是坚决反对和谈的。
屯屠何一边继续上书要求剿灭北匈奴,一边派出师子、于除鞬等将领率八千骑兵出鸡鹿塞,汉军这边,中郎将耿谭则派从事监护这股出征的匈奴军。
鸡鹿塞目前认为就是乌拉特后旗和磴口县交界沟口的这个石城
南匈奴军抵达涿邪山时,师子等人商议,决定发动奇袭战,就把辎重留下了,分为两路轻兵(只携带少量的补给),一路向北过西海至河云北,另一路从匈奴河水往西绕过天山,再南渡甘微河。
十月,两军会师后,趁夜对衰弱不堪的北匈奴部落发动突袭。北单于大惊,立即组织千余精兵迎战,但是不敌,北单于在战斗中负伤落马,被人救起后骑马逃走,只有数十轻骑随从,北单于的玉玺、妻子、子女都落到了南匈奴人手中。
此战斩首八千余级,俘虏数千人。通过前后两次大战,南匈奴的实力得到极大扩充,拥有二十三万多人口,能够作战的战士达五万余人。
而班固这边的使者团,千辛万苦赶到私渠海,才发现北单于又被打败了一次,不知道又跑到哪里去了,漠北广阔,班固等人只能无功而返。
窦宪得到班固的回报,自然不会怪罪南匈奴擅自出兵。同时,他也考虑现实问题:既然北匈奴已经衰弱到这种地步,和谈也根本没有任何必要进行下去了,不如干脆再给他致命一击!
金微山之战
永元三年(91年)正月,屯屠何的弟弟,右谷蠡王于除鞬大概是因为获得北单于玉玺的缘故,动了心思,便在蒲类海宣布自立为单于,并派出使者将这消息传入塞内,想求汉廷给予承认。
匈奴的规矩是:左贤王为单于继任者,此时的左贤王是屯屠何的另一位弟弟安国,于除鞬自认为自己没有机会当单于,所以在得到玉玺之后,动了这个念头。
二月,于除鞬的欲称单于的消息还没有传入塞内,窦宪则已经派左校尉耿夔(耿秉之弟)、司马任尚、赵博率军出居延塞,寻找那位丢失玉玺的北单于所在。
最终,耿夔在金微山发现北单于残部的位置,便将其包围,发动攻击。此战当然一点悬念都没有,已经先后经历两次惨败的北匈奴残部,根本无力对抗汉军的这次进攻,但是北单于又再次逃脱了,史书上说“不知所在”,成了历史上的一个谜团。
或者这么说,从此之后,这位北单于和他的部落再也没有出现在中国的历史书上。
坐镇凉州的窦宪得知于除鞬要求自立为单于的事后,也不怪罪,他继续将此事上报朝廷。
故事还没有结束。
汉和帝刘肇
永元三年(91年)正月,汉和帝刘肇十二岁(虚岁)元服。
刘肇的生母是梁贵人,被窦皇后所嫉,郁郁而终。史书讳言“以忧卒”,实际上,应该是被窦皇后迫害致死。
父亲刘炟逝世之后,窦皇后升级为窦太后,窦宪成了国舅,刘肇是一位聪慧过人的少年,从前年登基至今,他自然明白窦氏是干政的外戚,窦宪兄弟们始终是嚣张难制的舅舅。
自窦宪出征匈奴之后,窦氏家族的权势在朝廷中如日中天,窦氏家族在朝廷为官的有十多人。窦宪的弟弟窦笃还进位特进,可比三公,窦景为执金吾,窦瑰为光禄勋。朝中大臣尚书仆射郅寿、乐恢因为忤逆了窦宪,先后自杀避祸,这事极大的震慑了朝廷百官,从此更无人敢与窦氏对抗了。
如果说窦宪之前在京师为非作歹是不经人事的话,如今他靠着平定匈奴的战功,也算是将功补过,也许出征在外的窦宪也知道了一些人情世故,所以前后两次推辞封爵。
但是现在,窦景代替了窦宪,甚至其嚣张跋扈的恶行远过于兄长,他则是在把整个家族往火坑里推。窦景的违法事迹被官员上报到朝廷,窦太后免去了窦景的官职,只让他当特进,享受待遇而已。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武守哲
-
最新闻 Hot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他称“无法确保出席阅兵式的各国领导人安全”,俄方回击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