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访《满江红》编剧陈宇:三句不离“故事”
最后更新: 2024-05-08 17:56:30故事,故事,还是故事。
接受观察者网对话这天下午,电影《满江红》原创剧本作者兼编剧陈宇讲最多的就是这词。
“故事和人物是电影的第一属性”、“故事的打磨”、“看完故事以后,观众是否得到了巨大的心理满足”……这场对话围绕电影创作本身展开,时值大年初三,春节档一派红火,内地单日总票房超过了11亿。
陈宇同时是北大艺术学院教授,这是他与张艺谋的第三次合作。去年春节,二人搭档的抗美援朝战争片《狙击手》豆瓣评分7.7,在该平台2022评分最高华语电影榜单中排名第二。
今年,他们给影院上交的作品杂糅了喜剧、悬疑、古装等多种风格。《满江红》希望以“悬疑管够,笑到最后”为卖点,抢占春节期间得天独厚的“合家欢”市场。
豆瓣截图
关于这回合作有何创新?沈腾、岳云鹏加盟对《满江红》有何意义?如何避免“为了反转而反转”?市场上的电影为何越来越长?国产影视作品剧情何以频繁被诟病?观察者网在对话中一一提问陈宇,还听说了张译的敬业小故事。
以下为对话文字实录:
观察者网:《满江红》是您的原创剧本,一个优秀的原创故事需要具备哪些要素?
陈宇:我在豆瓣上的创作者手记里面讲过,在我看来,一个优秀的故事要满足三个方面,它才是一部优秀的主流类型片、主流商业片。艺术电影具备自己的个性,很难进行总体归纳。
受访者供图
陈宇电脑里《满江红》项下的部分文件
首先,故事提出的命题和思考够不够重要。观众现在不缺娱乐产品,有短视频、游戏、电视剧,辛辛苦苦跑去电影院看一部电影,他一定要有足够充分的理由。
比如像前两年的韩国电影《寄生虫》,它提出的韩国社会贫富分化问题是足够重要的。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问题相比,它可能更值得你去思考。
第二,看完故事以后,观众是否在叙事上得到了巨大的心理满足。因为哪怕同样一个故事,有些人讲得观众心里跌宕起伏,有些人就讲得索然无味。
比如网文会这样写:小王今天来上班的时候,他永远想不到,这是他这辈子最后一天上班。很典型地把后面的信息“这是最后一天上班”提到前面讲,观众的心理感受就完全不一样了。
第三,主流商业片是一次艺术创作,但很大程度上也像一个工业产品,既包括特效、服装、道具、化妆,也包括故事的打磨。
《满江红》创作期间,我和导演充分关注了“文本的工艺性”,提前考虑到了演员进场、音乐制作这一系列后续,花费近 3 年时间一遍遍打磨、修正剧本和策划,使其符合科学性、最佳效率等各方面原则。
所以剧本不是小说,不是看起来好不好看的问题,内行应该要能看到剧本中的科学蓝图。有好多剧本你看着特热闹,但是它在科学蓝图上有瑕疵。
观察者网:有网友评价《满江红》是“顶级剧本杀剧情”,您是否同意这样的形容?
陈宇:我认为目前所有讲故事的艺术形式中,电影的复杂性是最高的。所以剧本杀是使用和学习了电影讲故事的方法,而不是反过来。我是这样理解的,大家各有观点吧。
观察者网:您是导演出身,又“编导一体”,以编剧身份与张艺谋导演有多次合作。这次合作的《满江红》故事有何创新?
陈宇:第一个创新是要极大地增强影片的观赏性。
因为拍摄之初,我们就明确是要在春节这样的大档期上映的,在艺术高度和深度之外,我们还要满足数千万受众在春节期间情绪上的需求,能够让一家人来看电影。
所以叙事上要极大增强它的观赏性,包括加入了喜剧元素,让观众在看这样一个实际上非常凛冽的故事过程中,他的情绪感受更为丰富,更为多元。我觉得这是我们合作以来观赏性最高的一部作品。
第二个是这回做得更极致,无论是“三一律”的表现形式,空间的极度压缩,甚至是包括我们一开始设想的一镜到底。
实际上难度也就在这儿。我们基本上就是按照一镜到底来创作故事、写剧本和做策划,还要注重商业跟节奏。因为艺术片里头有过一镜到底的长镜头,但是商业片节奏的一镜到底是没有过的,内行知道这是非常难的事。
快开拍的时候,为了寻求更好的演员呈现效果,为了各方面艺术上更具有观赏性的考量,我们讨论决定还是用传统拍摄方法。
但是这个故事本身基本接近于一镜到底,从头到尾就一直跟着这个人,而且是实时的,剧情跨度是一个多时辰,整个电影也就是两个多小时,情节密度也更高。
所以我说这是实验性的作品,它具有很强的冒险性,也可以说是我们的一个创新。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童黎 
-
导演陈英雄出任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评委会主席
2024-04-29 15:18 -
网络短剧,如何才能成为中国文化的“新质生产力”?
2024-04-26 11:58 -
知名女星演唱会全场喊退票?官方回应
2024-04-21 15:31 -
热搜第一!黄子韬就不当言论道歉
2024-04-21 11:51 -
真相?危害社会的毒瘤——依法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25年特稿之五
2024-04-19 09:06 反邪教 -
清明假期第一天,一组数据看出行新特点
2024-04-04 12:13 -
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结果揭晓
2024-03-22 10:45 考古 -
民进中央:建议加大教育捐赠的税收减免力度
2024-02-28 15:48 -
近3000件文物首次亮相!殷墟博物馆新馆下周开馆
2024-02-19 14:05 考古 -
原来年味在这道文化大餐里……
2024-02-11 22:17 -
“苦恼的不是图案不够多样,而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太过于丰富”
2024-02-11 07:27 春晚 -
“我代表泰国人民,向所有中国游客发出最诚挚的邀请”
2024-02-01 14:34 -
我“嘉”年货带回家,亲戚家的小孩都馋哭了
2024-01-30 11:22 爱申活·暖心春 -
何立峰:通过调研认真解决上市公司发展中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
2024-01-29 19:00 -
书生在官场的365天,建了座“不网红”的图书馆
2024-01-27 14:31 观察者头条 -
去年国外撤回大量中国学者论文,教育部:开展高校撤稿论文自查
2024-01-04 15:46 -
这次,他们要为“男声”正名!
2023-12-29 13:03 -
破译一个字奖10万元的甲骨文“悬赏令”,公布第二批获奖名单
2023-12-02 22:52 -
良渚古城及水利系统遗址考古取得新突破
2023-11-29 11:30 考古 -
7名干部集中轮训期间到私企内部食堂违规吃喝,官方通报
2023-11-10 11:40 廉政风暴
相关推荐 -
阵容庞大!关键时刻,拉美伙伴“力挺”中国 评论 73转头,特朗普就炮轰欧盟 评论 306“中美会谈成果远超预期,是一个非常好的起点” 评论 260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评论 1113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评论 163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