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平眉山论剑之三:治理产能过剩 不应重复美国倒牛奶的悲剧
关键字: 产能过剩去产能压缩产能需求侧供给侧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波动幅度远超真实供求的变动
按照西方的主流经济学教科书,价格机制应当保证市场的平稳优化运作。如有偏离,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也应当反映真实供求失衡的程度。
现实完全相反是,以美国主导的大宗商品国际市场价格的大幅波动,主要由投机性的垄断竞争驱动,不但对发展中国家造成严重冲击,也导致西方发达国家产生持续的经济周期和不断复发的金融危机。
我们先给大家看一组数据,西方国际市场大宗商品的变化幅度和变化周期,见下表。
例如,钢铁制品的价格指数,2002年1月为107.1,2008年8月涨到294.4,6年间,6年半涨了1.7倍; 金融危机爆发后的2009年5月,跌到169.2,9个月跌去43%。
危机过后钢铁价格依然大幅振荡,2011年7月回升到256.9,14个月涨了52%,到2015年底又跌回171.0,4年下跌三分之一。铁矿石2003年12月仅13.82,2008年12月升到69.89, 2011年2月继续升到187.18,7年涨了12.5倍!然后一路下跌,到2015年12月只有39.60,4年跌去近80%。
煤的价格,2005年11月为40.78, 2008年7月涨到192.86,不到3年涨了3.7倍!2009年3月跌到65.36,8个月跌去三分之二。2011年1月煤价回升到141.94,不到2年涨了1.2倍;到2015年10月又一路跌到56.05,4年跌去61%。
玉米的价格波动更为频繁。2004年10月为93.37, 2008年6月升到267.11,4年不到涨了近2倍;到2009年9月跌到150.57,一年多跌去44%;2012年7月回升到332.95,3年涨了1.2倍;2015年8月跌到162.74,3年跌去过半。
不难看到,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暴涨暴跌的幅度,远大于国内相应价格的波动幅度。例如国内玉米价格下跌三成,对农民生计即产生重大影响,如果和国际接轨,下跌幅度高达50%以上,中国的农业如何生存?
能源价格波动的影响更为严重,因为会影响一系列下游产业。如此大的工农业原材料的价格波动,如果没有国家的价格管理和金融政策的扶持,除了大的国有企业,有多少中小企业、哪怕民营大企业能够承受?如果实行彻底的自由贸易,和国际价格接轨,中国的基础工业和基础农业如何生存?
中国企业的利润比美国薄的多,主要原因不是什么供给侧的创新不足。而是:
第一,国际营销渠道控制在跨国公司手里。给苹果公司代工的企业,收入分成的比例只有百分之几,美国股东利润获得的比例超过50%。
第二,中国大宗商品的采购没有定价权。尤其是铁矿石采购,各企业恶性竞争,给西方垄断企业白送超额利润。这方面,高铁的集体采购策略要高明的多。中国如果不学日本农业合作社的联合采购和营销方式,就只能给西方跨国公司打工挣血汗钱,不可能积累利润搞技术创新。
中国国企改革的首要任务,不是什么提高利润率,而是占领国际市场的制高点,包括技术制高点和定价的话语权。国企只要稳定薄利就可以了,竞争性的赢利产业应当让给民营企业去做。
短期不赚钱、长期对国家安危至关重要的基础建设和战略产业,国企要承担主要责任。国际市场上对抗投机性的跨国公司和金融寡头,也是国有大企业的主要责任。
国内的媒体经济学,只反国企垄断,不反跨国公司垄断,还争相引进投机性的金融寡头,是对国家经济安全的重大威胁。中国金融主管部门,切莫被“人民币国际化”的虚荣诱惑,看不清美欧日量化宽松等待中国接盘的巨大风险。
创新和产业升级不足以弥补行业间利润率的巨大差距
世界银行的中等收入国家陷阱理论,鼓吹中国这样的制造业大国去工业化,发展所谓高端服务业(知识和信息产业),来向高收入国家过渡。如果我们观察美国不同产业的利润率,不难发现美国行业之间利润率的巨大差距。请见表II。
从表II不难发现几个事实:
第一,金融危机对美国重工业的打击程度不亚于中国,即使美国在这些领域依然保持技术和创新的领先地位。高科技意味着高难度、高投资、高风险、但不等于高利润,高科技的发展也就离不开政府和社会各种形式的支持或“价格扭曲“, 包括各行业不同的税率、 工资标准、管理成本、财务成本、研发成本、以及政府补贴等等。
科技革命、信息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但是产业的技术升级未必带来产业的高利润。恰恰相反,新技术巨大的研发投资、设备更新、和不确定性,可能导致新能源等产业的巨额亏损。对知识经济极端重要的出版、教育产业,利润很低,也必须由政府和社会投资扶持。这是混合经济和双轨制长期存在的理由。私有化不可能保证国家占领经济制高点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第二,看不到各行业之间有利润率趋同的趋势。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利润率分布很宽,从高利润、中利润、到低利润都有,而且和技术复杂或先进的程度没有一定关系,反而和产业集中度与市场规模有关系。这和新古典经济学的完全竞争理论不符。
第三,产业的经济效率即利润率,不等于社会效率。令人震惊的事实是,美国利润率处于低端的基础产业,竟然包括对国计民生极为重要的交通、汽车、农业,以及亏损的电讯、化工、钢铁、绿色能源、贵金属、矿业、煤炭、和石油天然气的生产与勘探。
但是,损害国民经济的烟草、虚拟金融、和过度医疗却处于利润率的高端。
第四,创造大量就业的传统产业,如造船、轮胎等制造业的净利润高于半导体、信息、软件等高科技产业,鞋业、服装、机械等传统制造业的净利润和化工、航天、电子、计算机等尖端产业相当。用所谓要素价格的比较优势来否定劳力密集的制造业,说什么“中等收入国家陷阱“,没有经验依据。
新古典经济学的均衡理论,不能解释西方经济的现实。原因有三:第一,民族国家或联邦体制固化了区域差距,西方发达国家的商品市场从未实现规制统一和发展均衡。
第二,不同产业的生命周期和调节速度大不相同,从金融市场的高频交易,到基础设施长达几十年的建设周期,加上技术革命和国际竞争造成的大国兴衰,历史上从未形成利润率趋同的趋势,也就不存在价格稳定均衡的国际市场,这给创新、造势、投机、和羊群行为都留下巨大的空间。
第三,历史观察表明,工业化经济越复杂,市场的不稳定性越大,要求政府干预的力度和广度也与时俱进。
金融投机的规模和祸害
大宗商品国际市场的大幅波动,完全背离国际贸易的均衡理论。2008年金融危机更是从房地产的次贷危机开始,引发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危机。至今西方国家的金融改革不敢触及金融危机的根源。我们先以石油价格为例,来揭露大宗商品国际市场的现实。
依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从2013年第2季度到2015年第4季度,世界石油的需求量增加了3.7%,供给量增加了6.2%。 仅仅2.5年时间,油价大跌了70%!请注意,美国2003年小布什发动伊拉克战争的3个月期间,油价还在$30 左右,战争造成的油价波动也只16%。
代表8000家美国石油零售和批发商的美国石油营销商协会会长吉利甘 ,2009年1月接受美国CBS电视采访时揭露:过去5年间,商品投机资本增23倍,规模从$130亿美元猛增到$ 3000亿美元。期货市场上的投机交易量是实体交易的27倍,期货市场60-70%是投机资本。包括:加州退休基金,哈佛捐赠基金,JP摩根,对冲基金、主权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投机交易使石油价格可以在1年内翻倍,然后在3个月内和股市一同崩溃。
问题更严重的是,美国主导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威胁更大。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 的数据,世界金融衍生品的市场规模,近年来在$500-700万亿美元之间变动,约为美国GDP 的40倍, 世界GDP 的 11倍。
美欧日大规模量化宽松的结果,刺激了货币投机的交易规模。货币每日交易量从2007年4月为$3.3万亿美元,上升到目前的为$5.3万亿美元, 为目前中国外汇储备的1.7倍中国外汇储备。
货币投机的金融工具,货币互换的规模从2007年的$14.3万亿美元,上升到2015年的$23.7万亿美元,增加了66%。难怪西方实体经济萎靡不振,同时热钱导致发展中国家的汇率和股市大幅动荡。
如今美欧日的量化宽松动摇了西方金融的基础,唯一希望是等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接盘,转嫁危机。
面对如此严峻的国际金融市场,国内盲目崇拜美国金融体制的经济学家,还在鼓吹金融自由化和市场并轨,鼓吹取消资本账户管制,在国内金融体制尚未理顺的情况下,无疑是引狼入室,放大中国经济调整的外来风险。中国的决策层决不可形势误判。
西方经济学的价格机制难以理解市场失稳和过剩产能的根源
了解西方经济学的人不难理解,新古典经济学的微观价格论、金融经济学的资产定价论、与发展经济学的成长决定论,都是互相矛盾的。新古典经济学价格均衡的标志是完全竞争,企业的利润率为零。
现实经济,没有如何企业可以在零利润率下生存,金融市场不可能脱离企业盈利的机制。金融嫌贫爱富的抵押担保,假如没有政府干预,如何能解决扶贫的融资问题。处理生产过剩,必然要损害一方的产权。日本美国的量化宽松,保护的是银行的资产,代价是牺牲老百姓的福利。让房地产的投机商破产,廉价转移房屋给贫民,当然不是帕累托最优。
照搬西方市场体制不可能在中国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小康。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苏堤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65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10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57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88“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90最新闻 Hot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
严管执行!中方再出手,美媒发愁
-
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
“欧洲在华企业偷着乐:机会来了”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