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璐:养老市场缺口这么大,为什么一定要追求“高素质人才”?
最后更新: 2024-03-07 10:03:17S县的案例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欠发达地区的普遍状况,所谓“低素质”的护理员之所以能够实现有效供给的原因,在于其有进入护理行业的主观动力,同时也具备提供客观能力。
一方面,县域富余劳动力群体具有较强的动力进入护理员行业。当地护理员平均年龄为55岁,男性则普遍在60岁左右,在正规劳动力市场上,这些群体是被排斥的。但是,从客观上来说,这一群体的一些人依然年富力强,而且家庭负担也不重。同时,他们都有着积极的挣钱动力,要么是支持子代家庭发展,要么是为自己攒养老钱。不过,如同许多中西部县城一样,S县的本地就业机会并不多,即便如餐馆洗盘子和超市服务员的工作,也更愿意要年轻一些的,这一现实造就了上述群体的被动失业处境。
在这一背景下,一些人将目光投向了养老护理员这一新兴职业。总体来看,S县养老护理员工资平均在3000元以上,工作时间基本上是“早起且晚上需要帮助老人起夜,没有固定休息日”。这在具有较大选择空间的青壮年劳动力看来,是没有任何吸引力的,“工资低且磨人”;但对在正规劳动力体系中没有任何竞争优势的中老年群体来说,却是一份“工资不低、较为稳定且不怎么累人的活”。
另一方面,在实际护理工作中,“低素质”但是拥有更丰富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的护理员,能够更加胜任照料工作。几乎每一个访谈到的养老院长都提到,相比于专业化的知识和技能,用“心”的态度是首要的也是决定性的。这里的“心”主要是指“耐心、爱心、细心、责任心”,这些都是护理老人这一工作中必不可少的。
因此,几乎所有养老院长在筛选护理员时都会考察其是否有“心”。在试用期,尤其要看在面对“最坏的情况”时,护理员对老人的态度是怎样的——最直接的标准是“嫌不嫌弃老人”,比如老人大小便失禁时是否会对老人发脾气、能不能耐心处理各种意外突发情况。
青岛西海岸新区社会福利中心护理组长冯丽(右二)收到锦旗(图片来源:青岛西海岸新区民政局)
在保证有“心”的前提下,护理技能的学习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对于绝大多数失能半失能老人的照料来说,护理主要是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日常护理技巧,比如怎样给老人穿脱衣服、怎样给老人翻身擦洗、怎样安全推轮椅,等等。对于完全没有护理经验的中老年人来说,这些技巧的学习基本上经过一周左右的培训就能够学会;如果是有过照顾自家老人经验的,则更加容易“上手”。
并且,相较于年轻人,中老年群体有着“天然”的情感关怀优势。一位养老院长生动地描述,“年轻人对老人可能只是抱着一种片面的同情,但是有过家庭生活经验的中老年妇女,其实更能理解老人的心理,能找到更多共同话题,知道怎么让他们开心”。
基于笔者调研来看,特别是对于当前的这一批农村高龄老年人来说,养老服务的需求满足并不仅仅或者不主要在于专业技能,而是更依赖于服务本身的关系性质。换言之,情感和信任比技能更为重要,其构成了服务的必要前提。
而这种情感和信任往往来自于地方性的社会关系,共同的语言、共同的生活习惯、共同的文化习俗,都是让老人能够更加尊严和体面老去的基础。当服务关系本身嵌入更广阔的地方社会关系结构时,养老服务过程中的风险和监督困境能够得到化解,成为服务的润滑剂。
基于S县的调研可以发现,对于大多数欠发达地区而言,“供不应求”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一个真问题。相反,欠发达地区相对稀缺的经济机会与具有积累动力和照料能力的中老年人相契合,恰恰构成了相对低成本而有效的供给来源。
但是,在当前的政策导向中,这些现实中存在的以“低素质”护理员为代表的有效供给形态往往被等同于“低质量服务”,甚至难以获得合法性承认。例如,在养老护理员培训中,具有护理意愿和经验的老年人却被排斥在外,更多的资源投入于如何去吸引所谓的“高素质人才”。
养老护理员一边打扫房间一边同老人交流(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在更抽象的层面上,目前以“高素质人才”培养为代表的养老护理员培养导向,反映出两点值得警惕的倾向。其一是亲资本和亲精英,大量的资源建设和硬件建设最终吸引的是逐利资本,满足的是精英群体的需要。其二是技术至上,将服务变成一个纯粹的技术问题——极端形式是关于发展“养老护理机器人”的讨论,没有看到养老服务的人性化和情感性特点,如何尊严和体面地老去和告别,显然不是冰冷的技术问题。
当然,我们并不是排斥养老人才队伍的升级。诚如笔者所言,中国养老市场足够大,也足够分化,我们要做的是如何细化市场、分级管理,满足不同层级的养老需求。总而言之,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首先需要认识客观的社会基础、尊重客观的现实需求,基于绝大多数低收入家庭和老年人的服务需求来提供低成本、人性化的供给,而不能让高成本、标准化的所谓“高素质人才”服务要求消灭了有效供给的可能。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德力格尔 
-
易纲:建议设立房地产预售资金保险机制
2024-03-07 10:01 2024两会 -
助力科学家实现“新药梦”,潘讴东带你探索生命科学创新未来|大家聊创新
2024-03-07 09:28 2024两会 -
上海代表团开放日,百余位中外媒体记者关心这些事→
2024-03-07 09:21 2024两会 -
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
2024-03-07 08:00 2024两会 -
李强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分别参加全国两会一些团组审议和讨论
2024-03-07 07:54 2024两会 -
江苏、广东、澳门等8个代表团今日将举行开放团组会议
2024-03-07 07:54 2024两会 -
甘肃、青海代表:约14.8万户积石山地震受灾群众将于年底前入住新居
2024-03-07 07:40 2024两会 -
“大国工匠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厦的基石、栋梁”
2024-03-07 07:31 2024两会 -
3月7日两会日程:人代会审查计划、预算报告等,政协进行大会发言
2024-03-07 07:17 2024两会 -
对境内外媒体开放!上海团代表回答了这些热点问题
2024-03-07 07:17 2024两会 -
习近平看望全国政协委员
2024-03-06 21:26 2024两会 -
泉州市长回应金门恶性撞船事件:极其愤慨
2024-03-06 19:38 两岸关系 -
上海往返西安,东航C919第三条航线即将开通!
2024-03-06 19:38 中国大飞机 -
全国人大代表袁国华:推动临港跨境数据的开放、开发和使用
2024-03-06 19:35 2024两会 -
上海交大校长丁奎岭回答提问:跟跑、并跑、领跑跑出加速度
2024-03-06 19:35 2024两会 -
上海市副市长刘多代表: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今年将做这“七件事”
2024-03-06 19:35 2024两会 -
全国人大代表顾军:这一区域以3.7%国土面积,贡献24.4%地区生产总值
2024-03-06 19:35 2024两会 -
习近平向全国各族各界妇女致以节日祝贺和美好祝福
2024-03-06 19:24 2024两会 -
国家发改委: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落户限制
2024-03-06 17:16 2024两会 -
上海市市长龚正:大力清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隐性门槛壁垒
2024-03-06 17:10 2024两会
相关推荐 -
又威胁上了!“最高70%,12国等着收信吧” 评论 88操心中国,美国“黑手”又要伸向马来西亚和泰国 评论 154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团体急了:没中国不行 评论 136“美国人,真正该担心的时候到了” 评论 182最新闻 Hot
-
“美国一退再退,这里也要让给中国?”
-
又威胁上了!“最高70%,12国等着收信吧”
-
特朗普:这方面,普京很“专业”
-
特朗普玩爽了,美国人傻眼了…
-
以军总长被曝与内塔尼亚胡激烈争吵:这么干局势会失控
-
“是特朗普向媒体爆料:马斯克吸毒”
-
哈马斯接受停火框架,特朗普:好事
-
江苏:县级以下禁止开发政务服务APP
-
“家庭主义者”卢特尼克,把欧盟鸽了
-
通话通了个寂寞?特朗普不满,克宫回应
-
“盯上”西非矿产,特朗普将会晤非洲五国
-
英前防相挑衅:台湾问题上,西方对中国简直怂包…
-
操心中国,美国“黑手”又要伸向马来西亚和泰国
-
“特朗普要想访华,先把台湾问题说清楚”
-
“对以色列感到愤怒和警惕,沙特将与伊朗保持和解”
-
特朗普又给日本背后捅刀,逼得台积电没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