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璐:养老市场缺口这么大,为什么一定要追求“高素质人才”?
最后更新: 2024-03-07 10:03:17【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陈璐】
在老龄化日益加剧的背景下,传统以家庭养老为支撑的“孝养一体”开始出现分离,“孝而难养”日益普遍,如何满足“养”之需求成为现实议题。
2月1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举办新闻发布会上通报显示,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围绕养老护理人员队伍建设提出众多代表议案,且经研究确定“加强高素质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 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一项重点督办建议。
2月22日,民政部发布《一项重点督办建议助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图片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官网截图)
上述提案背后指向的一个基本问题是“高素质”养老护理员“供不应求”。事实上,这一提案并非孤立产生,而是反映出我国当前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的基本导向。在相关政策文件中,“高素质”护理员往往等同于专业化、年轻化、高学历。对此,近年来我国养老护理教育大力发展,特定发达地区更是以薪酬激励、职称评定等措施来吸引“高素质人才”。
例如,从2021年起,北京市养老服务行业首次将岗位津贴与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挂钩,专职从事养老护理服务且取得相关资质的养老护理员,将享受每人每月500元至1500元的岗位奖励津贴。某90后养老机构护理员每个月拿到手的工资加岗位津贴差不多有8000多元。
2023年9月15日,江苏省民政厅、省人社厅联合发布全国首个养老护理专业技术职称体系,符合条件的养老护理人员可申请评定初、中、高级职称。以一名大学本科毕业生为例,在养老服务机构工作一年后即可初定为初级职称,如果一直从事养老服务工作最快10年,就可以申报评审副主任养老护理师,也就是副高职称。此外,养老护理员还可以享受岗位补贴、入职奖励、特殊岗位津贴等政策。
但中国养老市场分化严重,且下沉市场空白更大。根据统计,全国老龄人口的总数为2.64亿,其中乡村有1.21亿。2020年,乡村60周岁及以上、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乡村总人口的比重分别为23.81%、17.72%,比城镇分别高出7.99个百分点、6.61个百分点。但很明显,基层养老的市场供给和服务质量,远远难以满足现实需要。
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值得反思的一个问题是,以“高素质人才”为代表的供给,到底是为了“谁的需求”?
职业教育方面的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底,全国开设护理专业的高等职业院校为506所,按照平均每所院校每年招生100人估算,每年培养5万名左右的专业护理人才。然而,除去“转行”的学生外,养老专业毕业生从事养老行业的群体中,近90%流向一、二线城市,且主要从事管理而非服务。
重庆永川:护理专业学生勤学技术(图片来源:IC photo)
事实证明,当前已经培养出的高素质护理员,基本均流向发达地区和高端养老机构,其服务的对象是社会中上阶层乃至精英阶层,而在被视为养老重难点的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由于家庭支付能力有限和地方财政资源紧缺,其显然难以负担高素质护理员所必要的高成本投入。归根到底,高素质人才的供给主要面向的是经济发达地区的需求。
除此之外,还值得进一步追问的一个问题是,“高素质人才”必然能够实现“高质量服务”吗?或者说,“高质量服务”一定需要“高素质人才”吗?
笔者今年在某中部欠发达地区S县调研时发现,当地10多家养老机构中,护理员队伍具有相当大的一致性:绝大多数护理员的年龄在50岁以上,男性基本均在60岁以上;学历以小学和初中为主;大多持初级护理证。
让人感到意外的是,这些并不符合“高素质人才”定义甚至可以说是“低素质”的护理员队伍,却提供了相对有效的供给。一方面,作为供给方的护理员群体较为稳定——经过前期培养和考察之后,除了家庭和身体等原因退出的,其从业时间大多在5年以上,最长达到10年。另一方面,作为需求方的老人及其家属的反馈也比较好,每年都有护理员收到老人及其家属送来的锦旗。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德力格尔 
-
易纲:建议设立房地产预售资金保险机制
2024-03-07 10:01 2024两会 -
助力科学家实现“新药梦”,潘讴东带你探索生命科学创新未来|大家聊创新
2024-03-07 09:28 2024两会 -
上海代表团开放日,百余位中外媒体记者关心这些事→
2024-03-07 09:21 2024两会 -
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
2024-03-07 08:00 2024两会 -
李强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分别参加全国两会一些团组审议和讨论
2024-03-07 07:54 2024两会 -
江苏、广东、澳门等8个代表团今日将举行开放团组会议
2024-03-07 07:54 2024两会 -
甘肃、青海代表:约14.8万户积石山地震受灾群众将于年底前入住新居
2024-03-07 07:40 2024两会 -
“大国工匠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厦的基石、栋梁”
2024-03-07 07:31 2024两会 -
3月7日两会日程:人代会审查计划、预算报告等,政协进行大会发言
2024-03-07 07:17 2024两会 -
对境内外媒体开放!上海团代表回答了这些热点问题
2024-03-07 07:17 2024两会 -
习近平看望全国政协委员
2024-03-06 21:26 2024两会 -
泉州市长回应金门恶性撞船事件:极其愤慨
2024-03-06 19:38 两岸关系 -
上海往返西安,东航C919第三条航线即将开通!
2024-03-06 19:38 中国大飞机 -
全国人大代表袁国华:推动临港跨境数据的开放、开发和使用
2024-03-06 19:35 2024两会 -
上海交大校长丁奎岭回答提问:跟跑、并跑、领跑跑出加速度
2024-03-06 19:35 2024两会 -
上海市副市长刘多代表: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今年将做这“七件事”
2024-03-06 19:35 2024两会 -
全国人大代表顾军:这一区域以3.7%国土面积,贡献24.4%地区生产总值
2024-03-06 19:35 2024两会 -
习近平向全国各族各界妇女致以节日祝贺和美好祝福
2024-03-06 19:24 2024两会 -
国家发改委: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落户限制
2024-03-06 17:16 2024两会 -
上海市市长龚正:大力清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隐性门槛壁垒
2024-03-06 17:10 2024两会
相关推荐 -
脑洞很大!前北约秘书长:新组织D7,可对付中美 评论 20“特朗普,听听劝吧,我们需借鉴中国” 评论 104“中国打样后,印度突然硬气了” 评论 219“中国在南美建巨型码头,确保替代美国粮食” 评论 96政策突转,特朗普中东行大撒先进AI芯片 评论 147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