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经:“中国英伟达”闯过2024
最后更新: 2024-12-29 09:03:4402 其实,GPU厂商是“软件公司”
国产创业项目还在追硬件指标,然而GPU竞争已经从硬件为主、软件为辅的比拼,转变为硬件+软件的综合生态能力较量。
深度学习爆火之前,通用GPU需求数量最多的应用方向是PC桌面显卡,英伟达、AMD、英特尔是主要玩家,其中英特尔主要在CPU上集成GPU,2022年又重回独显市场。三家提供的产品多,满足办公、游戏、图形等各类需求。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JPR的数据,PC显卡供应商市占率,英特尔凭借集成显卡出货占据68%份额位列第一
新入局者,想要在这样的市场上分一杯羹,不仅需要扎实的产品性能,更需要运行多年的成熟供应链体系支撑,难度极高。
就拿象帝先的天钧一号来说,不仅性能无法和同期国产产品抗衡,与国际市场上的对手差距在3年左右,这意味着新晋者连打价格战的实力都不具备。
更重要的是,桌面显卡聚焦图形处理能力,而深度学习兴起之后,基于并行计算优势,GPU找到了新的增长空间。
两个指标可说明GPU通用计算需求“暴增”——其一,“算力顶流们”的数据中心业务急剧膨胀;其二,“硅谷巨头”算力储备急剧膨胀。
一方面,截至到今年10月27日的第三财季,过去四年,英伟达的数据中心业务增长了约30倍,财季营收从11亿美元(占比25%)暴增到309亿美元(占比88%)。
另一方面,研究机构Omdia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英伟达H100出货量达到65万张,其中Meta和微软分别拿下15万张,接近全部订单的一半。到2024年,微软的Hopper系列GPU储备量直接冲到了48.5万张,其AI数据中心支出超过300亿美元,位列所有硅谷巨头之首。
研究机构Omdia披露的近两年美国主要科技公司Hopper架构GPU的储备量
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为GPU带来了潜在的机会和蛋糕,但这不代表初创公司一定就有机会拿下,像AMD这样的GPU老玩家,一些产品算力指标都超越了英伟达,但在竞争中就是打不赢,以CUDA为代表的软件生态扮演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一个细节,今年的GTC大会上,黄仁勋说“英伟达是一家软件公司”,指的就是其GPU产品“统治”AI的关键因素之一,CUDA生态。这一点我在《没人能“杀死”1.5万亿美元的英伟达》一文中也解释过。额外插一句,这才过去半年多时间,英伟达市值已经冲破3万亿美元市值。
生态系统的统治力如何理解?可以类比用户对操作系统的偏好——苹果的macOS现在足够优秀了,过去10年其市场份额翻了一倍,但Windows仍然有先发优势以及用户的接受度,牢牢占据着70%的份额,这就是生态系统的力量。
基于GPU的通用计算,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可能比操作系统还要极端——开发者一旦适应了英伟达的软件生态,就很难从其中切换出来。
举个例子,假设某个企业要采购国产GPU,首先就要解决代码兼容性问题,包括不兼容的库和函数都要替换或者修改,虽然国产厂商会提供迁移工具,这仍需大量的开发工作,迁移过程还会引发应用性能损失的问题,要减少这种损失,就得根据国产GPU的架构来调整优化算法,这又进一步增加开发工作量。
设备的稳定性也是影响效率的一个关键因素,之前Meta在论文中曾披露过——H100的万卡集群训练Llama 3.1,平均3小时故障一次,尽管很多问题都可以自动化处理,但依旧会增加人力和时间成本,最终影响效率。
而这还是H100这样市占率超高的产品,一些问题还有可能在线上社区找到解决方案,一旦换成国产设备,如果支持生态做得不好,快速定位问题并获取解决方案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用比较流行的话说,切换国产GPU的TCO(总拥有成本)太高。
从心理上说,应该有很多企业愿意支持国产芯片,采购成本不便宜也可以接受,但是从商业的角度来说,如果开发特别麻烦、使用出现问题,占用了研发团队过多精力,这样的商业合作很难维持下去。
抛开市场需不需要这么多英伟达的问题来看GPU、AI芯片创业,现在很多新项目一亮相就是数十倍的“吊打”英伟达,硬件指标看上去不用担心了,但除了纸面数据要好外,一开始就要想好如何做生态。而一旦涉及做生态,对于“400人算不算多”这类问题,就会好回答很多——我所知道的是,英伟达这样的企业,在大客户那里一般都会安排数十人的驻场支持团队。所以,GPU厂商是“软件公司”这个观点现在来看非常贴切。
03 只做“替代”很难上牌桌
没有生态支持的GPU通用计算项目,开局可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由于美国限制高性能AI芯片向大陆出口,客观上给国产厂商打开了机会之门。当所有企业都拿不到,或者很难通过正常渠道采购海外先进产品时,能够稳定供货的国产GPU就会成为争抢对象,而且现在政策和机构也在鼓励这件事,这也会加速国产半导体生态的成熟与进化,华为在手机芯片上已经验证这一点。
与手机芯片不同,GPU作为“大芯片”,die size都在500mm²以上,比如RTX 4090是600mm²,H100是800mm²+,如果采用高带宽内存,还要着重考虑先进封装技术。
用于通用计算的主流GPU(右侧),die size为826mm²,Cerebras WSE-2(左侧)专用芯片达到了46225mm²
所以,除了前面说的战略误判,影响国产GPU成功的因素还包括IP、设计、制造、销售等环节之中,并且环环相扣。
在设计环节首要面对的就是IP授权和设计工具的问题,象帝先、摩尔线程都是拿Imagination的IP授权,然后采用海外公司的设计工具,如果这两个领域得不到持续的更新支持,就存在断供风险。
设计的下一个环节就是制造。很多企业的产品硬件指标,无论单项还是多项都很优秀,但能否流片成功,并且以高良率量产也很关键。
单就流片这个环节的单次费用就高达上亿元,如果流片失败就得额外再支付费用,之前英伟达的Blackwell芯片遭遇“跳票事故”,一度带崩其股价,英伟达可以扛得住这种风险,创业团队未必能经受住。
好消息是,在制造端,过去几年在美国的极限施压之下,国产制造工艺和设备已经有了很大进步。9月份,工信微报披露了国产光刻机的进展,按官方提供的数据,纯国产设备已经可以覆盖65nm工艺的芯片,这对于中国芯片产业具有很大的意义。不过,虽然大陆自主晶圆制造技术进步迅速,但先进产能也相对有限。
所以,现阶段大陆的fabless,也还离不开对台积电的依赖。而且,因为创业团队体量与需求量的差异,代工费用会有差别,同等工艺代工费用可能是台积电的1.5倍左右,这也会影响初创公司的毛利率。
设计、制造之后,就是如何把产品卖出去,实现正循环。一些现在还活跃的头部创业团队,很多背后都有上市公司的支持,这些上市公司在各地推动构建智算中心,对于创业团队来说,它们既是投资人,又是客户。这种逻辑还可以类比云计算厂商——自研AI芯片更容易成功,自己就是自己的客户,能形成很好的自循环。
很多人问中国芯片的出路在哪里,从一个外部观察者的视角,短期的确要实现自主替代,长期则需要参与到对产业的标准制定当中,这样才能够影响到全球产业。我想举一个大疆的例子,它也被纳入了实体清单,可结果呢?美国要制裁它,又不得不想办法来买它的产品。
过去,行业看到“美国禁令”的大利好之后,感觉机会来了纷纷行动、融资开跑,是可以理解的冲动。但最终,创业团队与资本在普及认知、达成共识之后,结合产业发展窗口来攒局,才能更好地准备应对挑战,在未来中国芯片生态“大成”之时,成为胜利者中的一员。如果上述条件都不具备,更多的“中国英伟达”可能会迎来不确定性。
- 原标题:“中国英伟达”猝死于2024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郑乐欢 
-
我国首次实现!又一重大突破
2024-12-28 21:08 航空航天 -
嫦娥五号月球样品向公众开放!
2024-12-28 16:12 航空航天 -
我国氢氧旋转爆震火箭发动机长时热试验圆满成功
2024-12-28 14:36 航空航天 -
登月探测器“倒栽葱”,日本公布原因
2024-12-27 12:10 航空航天 -
谷歌量子计算芯片给了国内产业界紧迫感
2024-12-27 10:57 心智观察所 -
《心智对话》直播:世界科创的旧中心与新势力
2024-12-23 18:59 观察者头条 -
独家对话|周毅恩:必须向“第四大排放国”下重手
2024-12-22 09:35 心智观察所 -
《自然》:2025年值得关注的科学事件,中国“读脑术”入选
2024-12-20 08:57 科技前沿 -
人类首份月背古磁场信息!嫦娥六号月球样品最新研究成果发布
2024-12-20 06:46 嫦娥奔月 -
云计算这个美国对华封锁的重点领域,二次长征势在必行
2024-12-19 08:23 心智观察所 -
首次整机试验成功!我国大推力氢氧火箭有突破性进展
2024-12-18 18:24 航空航天 -
嫦娥六号、Sora等入选2024全球十大工程成就
2024-12-18 14:49 科技前沿 -
-
航行警告:黄海部分海域进行火箭发射
2024-12-17 16:57 航空航天 -
“真假5G”之争,成为了国产射频发力赶超的助推器
2024-12-17 08:28 心智观察所 -
一箭四星,我国成功发射航天宏图PIESAT-2 09~12星
2024-12-17 06:37 航空航天 -
中方这次反制,打到了美式“硬科技”七寸
2024-12-15 15:27 心智观察所 -
“曾主导市场的美国,首次向中企求购”
2024-12-15 13:32 观察者头条 -
“一招釜底抽薪!”我国科研人员发现细菌免疫新机制
2024-12-14 15:01 科技前沿 -
一箭5星!我国成功发射高速激光钻石星座试验系统
2024-12-12 19:01 航空航天
相关推荐 -
印巴停火,特朗普邀功 评论 403巴防长:核选项不在考虑中,但是… 评论 69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评论 407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评论 267“跟巴西建这条铁路,中国非常感兴趣” 评论 86最新闻 Hot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
印度32座机场暂停对所有民用航班运营
-
英官员承认:美英贸易协议这条款,冲中国来的
-
巴外长:印度让巴基斯坦别无选择
-
巴基斯坦称使用“枭龙”战机击毁印度S-400防空系统
-
搞钱色交易、贪欲膨胀,深圳市政协原副主席王幼鹏被“双开”
-
“跟巴西建这条铁路,中国非常感兴趣”
-
果然,英国被用来“立规矩”了
-
印度官员:印军正做出回应
-
印方:一高级官员在巴方炮击中身亡
-
巴基斯坦发起“铜墙铁壁”行动:已打击20多处印度军事设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