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经:这三个美国女人讲出了中国经济的真相
最后更新: 2024-04-16 15:46:04让全世界家庭都过上拥有私家车的美好生活,这个前景曾经因为巨大的阴云而毫无出路,那就是能源和气候危机。全球家庭都开车,石油消费会是多可怕的数字?2022年,美国石油消费量超过8亿吨。中国人均石油消费只有美国的五分之一,但2023年石油消费量也达到了7.5亿吨。全球是什么情况?
图为1965年至2022年全球石油消费量。2022年全球石油消费量为43.95亿吨,G7国家为13.55亿吨,其中美国8.22亿吨,占G7的60.7%。全球80亿人按美国3.33亿人的生活方式,年石油消费量将是200亿吨!这绝对做不到。G7另外6国人口是4.4亿,人均石油消费1.21吨,按这个标准全球需要100亿吨,也不可能。
按中国14.1亿人7.5亿吨,人均0.53吨的标准,全球人需要43亿吨,倒是正好和现在全球43.95亿相近。但是这里有个分配问题,G7占掉了13.55亿吨,全球其余72亿人分余下的30亿吨,人均只有0.42吨。而且中国只是一半家庭有车,日常用车也不多,还要增长。从这个角度,如果靠石油资源发展汽车,等于封杀了中国和发展中国家的汽车发展权。
更大的问题是,石油资源会枯竭,这样消费自然资源不是办法,油价上涨就受不了。耶伦最知道这其中的利害,愁的就是通胀。还有污染问题,全球环保组织早就说了多年。
最根本的问题是气候变化,再这么大搞碳排放,地球温度急剧上升,人类生存都将面临威胁。三位美国女士所在的民主党阵营,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应该也知道利害关系。
道理很容易懂,长期以来大家的直觉是,美国与西方生活方式不可能推向全球。西方与全球南方国家为了发展权时常争吵,发展会破坏环境,发展要资源,但不知道出路在哪里。
在全球变暖的巨大威胁下,世界各国终于有所触动,一起开联合国气候大会,已经到了COP28,取得了一些共识。普遍的认知是:全球要减少碳排放,要改变生活方式。
新能源车,就是问题的答案。美国环境保护署公布了目标,2032年电动汽车要占到新车的71%,其中纯电要占56%、插电混动占13%、其它混动占3%,燃油车占新车比例要降到29%。欧洲多国也都宣布了2030-2040年禁止燃油车销售的时间表。
图片来源方得网
但是,美欧对新能源车的认知,存在一个很大的误区,就是直觉地认为,电动车比燃油车要贵得多。因此,新能源车规划需要靠环保的理由去强制执行,不强制就没办法。
这里我们需要对耶伦郑重指出,这是非常错误而且有害的认知!这一点,美国与欧洲人都要好好学习中国的经验。
和美欧不同的是,中国基于自身的发展经验判断,新能源车产品本身就有足够潜力,自然地淘汰燃油车。
本来电动车是打着环保的旗号在发展,一直要靠补贴生存,或者像特斯拉和中国“蔚小理”等新势力那样走豪车路线,不具有普遍意义。但中国新能源车全产业链不断进步,局面忽然天翻地覆:新能源车连成本都低于燃油车了,全面领先,可以靠市场取代燃油车。
2024年3月,中国新能源车销量88.3万辆,零售渗透率达到41.6%。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车渗透率高达63.3%,合资品牌7.4%的低渗透率拖了后腿,后者还占据约40%的市场。工信部原部长苗圩判断,新能源车渗透率50%的目标原本计划是2035年,将提前十年达成!
耶伦女士是经济学专业的,应该明白靠行政强推产品,要付出多大的代价。美国还在为每辆电动车提供高达7500美元的补贴,但2023年美国新能源车渗透率只有9.3%。如果2032年想达到70%,这需要多大的代价?很容易判断是放空炮。实际上,美欧汽车市场不约而同出现了畏难情绪,纷纷推迟新能源发展目标,这也导致美欧电动车价格贵、配置差、使用不方便,市场反应不佳。
而中国新能源汽车规划目标提前十年达成,这就是新质生产力带来的奇迹。不是行政强推,也推不动,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高达949.5万辆,不可能补贴这么多。反倒是有的燃油车企面对困境,地方政府进行了补贴促进销售。比如2023年,面对新能源车企发起的“油电同价”冲击,湖北省推出大额政企购车补贴,受益车企包括东风本田、东风日产、东风雪铁龙、东风标致等。但是2024年,市场风向已经是“电比油低”了。
虽然耶伦显得对中国经济有一定了解,但很可能对新能源汽车的意义没有足够认识。如果知道电动车的颠覆性,应该不会说产能过剩。这等于在当初智能手机刚展现相对功能机的绝对优势时,跑出来说智能机产能过剩,后来的局面大家也都看到了。
电动车已经是革命性产品,从价格、使用成本、操控性能、智能等一切指标,都优于燃油车。即使没有低碳目标、没有补贴,电动车也应该淘汰燃油车。也确实不用提绿色了,中国群众积极购买电动车时,只是在进行纯粹的性能价格比较。
美欧现在还在为了低碳指标而推电动车,而且很可能推不动,面临种种困难。耶伦身处这样的环境,怎么能理解新能源车的革命性?
中国电动车将在本土取代燃油车,而且有迹象表明已经进入了加速阶段:一是自主品牌有竞争力的新能源车型层出不穷,价格比燃油车还便宜;二是新能源车续航不断提升,充电网络建设进入完成阶段,充电焦虑大幅缓减;三是自主品牌依靠电动车,对以燃油车为主的合资品牌迅速替代。这一切正在迅速发生,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预测,未来3至5年,合资品牌份额将从40%降到10%。
2023年中国轿车销量排行榜上,还是东风日产轩逸、上海大众朗逸霸榜。2024年,轩逸大降价到6.98万起,还是失去了销冠地位。日系车2024年3月市场份额已经降到13.8%,而2020年还有24.1%。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不是合资品牌傲慢,而是新能源车太香。
2023年,自主品牌延续强势表现,自主品牌汽车2023年全年零售市场份额为52%,较去年同期增加了4.6个百分点
同样,一些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电动车展现了浓厚兴趣。在泰国、印尼、巴西等国,中国电动车非常火爆。中国新能源车企为了赚钱去全球开拓,已经开始在当地建厂。买车的、卖车的都不用提低碳、绿色,就靠产品本身的优越性取胜。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岳冠东 
-
收入下滑利润大涨,宁德时代卷死同行
2024-04-16 13:34 观网财经-汽车 -
100万元/平方米!上海老洋房卖出历史新高
2024-04-15 22:10 观网财经-房产 -
郑州:将启动二手住房“以旧换新” 试点500套
2024-04-15 18:23 观网财经-房产 -
京东官宣:刘强东AI数字人即将开启直播
2024-04-15 18:11 观网财经-互联网 -
昔日明星基金经理蔡嵩松被曝涉行贿受贿,本人回应
2024-04-15 16:59 观网财经-科创 -
净利润超5亿为何不分红?上交所发问“铁公鸡”
2024-04-15 16:49 观网财经-金融 -
一季度全球手机市场:苹果丢掉第一,小米传音出货骤增
2024-04-15 14:53 观网财经-科创 -
对话商汤CEO:中国AI的机会在哪?
2024-04-15 11:22 观网财经-科创 -
万科回应烟台举报公司挪用资金问题
2024-04-14 22:11 观网财经-房产 -
“中方过去半年主动聊过两件事,其他时候总已读不回”
2024-04-14 16:08 中美关系 -
美媒反思:美国错失引领芯片制造,史无前例的战略失误
2024-04-13 21:37 观网财经-科创 -
“他们仨卖力宣传,后面一片混乱…”
2024-04-12 23:18 -
一季度净利预增超两倍,京东方称AMOLED折旧压力仍较大
2024-04-12 22:31 观网财经-金融 -
时隔10年,中国资本市场迎来第三个“国九条”
2024-04-12 15:26 观网财经-金融 -
李彦宏内部讲话:模型开源意义不大
2024-04-12 13:59 观网财经-科创 -
“最稳”的理财产品,银行正纷纷下架
2024-04-11 18:07 观网财经-金融 -
P70还没亮相,华为PC先抢了风头
2024-04-11 17:58 观网财经-科创 -
美参议院讨论延长TikTok剥离期限,或至大选之后
2024-04-11 10:19 观网财经-海外 -
暴雪国服回归:破镜重圆的童话结局?
2024-04-11 08:39 电子游戏 -
中方向欧盟提出严正交涉
2024-04-11 06:55 观网财经-海外
相关推荐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24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68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评论 305直播:跟着军工组探访俄罗斯兵器博物馆 评论 128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评论 1315最新闻 Hot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
担心美国施压,在华德企:希望新一届德国政府确立平衡立场
-
“以方计划会越过另一条红线”,欧洲6国外长发布联合声明
-
印空军:今起在与巴基斯坦接壤地区进行演习
-
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
拜登卸任后首次受访:特朗普太掉价了,美国不代表掠夺
-
哥伦比亚准备加入“一带一路”?中方回应
-
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
首批145%关税中国货船抵洛杉矶港,美业界预警…
-
立陶宛和拉脱维亚又使坏,俄方怒斥
-
俄方宣布:8月底,普京将访华
-
特朗普又要给波斯湾改名了
-
英国快和美国谈成了?条件是…
-
改道、停飞,各大航司又遭罪了
-
巴军方公布回击细节:两国战机均未侵入对方领空
-
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