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经:面对西方种族主义制裁,人民币将是重要“抓手”
最后更新: 2023-04-28 11:36:33对于人民币,中国一直有两大担忧。一个是担忧人民币升值影响外贸,所以经常为了支持外贸产业控制升值幅度甚至主动贬值,如2018年为了应对贸易战,人民币兑美元主动突破了7。另一个是担忧本国富人将巨额人民币资产换汇到境外分散资产,导致外储大降,如2015到2016年外储一度下降了1万亿美元之多。
第一个担忧,2020年之后三年多的外贸表现基本可以化解了,测试出了境外对人民币升值的接受程度,对中国商品竞争力心里有底了。“十四五”的外贸总额目标是2025年5.1万亿美元,在2021年第一年就以6.06万亿美元的成绩超额完成,之后发展压力就小多了,就算一时外贸势头有点下降也不怕。2023年一季度,中国出口再次出人预料地逆势增长,展现了强大的竞争力。
第二个担忧不仅不存在,恐怕还会产生戏剧性的逆转。中国民间积存了大量未结汇的外汇,也有很多在境外的外汇资产,否则每年顺差如此之高,2022年高达8776亿美元,外储不会不增。人民币升值势头明显,换汇压力本就减少了不少。再加上有境外资产的中国人与华裔害怕被美欧打劫,动向必然逆转。
SWIFT这样的银行转账结算体系,技术上并不难,只是需要人来用。一个新出现的国际货币才真正有冲击力。现在境外持有的人民币稀少,就算有人民币为主的银行结算体系,用途也不会太大。但是如果人民币国际化自由兑换了,或者以较大的力度出现在国际上,SWIFT或者别的银行结算体系中,人民币占有的市场份额必然急剧增加。
值得重点介绍的是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简称CIPS,Cross-border Interbank Payment System)。理论上来说,所有人民币都是中国央行发行的,别国银行账号里存的电子数字,为什么就能对应有效力的人民币?这就需要一个CIPS来清算对接,确认归属。
人们在日常转账中接触到的是SWIFT CODE这样的银行代码,更为常用,是因为习惯性问题。CIPS在2015年一期运行后,2016年开始主要是借助SWIFT系统发展,2021年80%的CIPS业务是经SWIFT操作的。但技术性地来说,不经SWIFT直接加入CIPS也是可以的。2022年1月CIPS参与者1280家,业务覆盖全球178个国家和地区的3600多家法人银行机构。2022年处理支付业务440万笔增长31.68%,金额96.7万亿增长21.48%。
外媒分析CIPS。新闻截图
2021年SWIFT系统中,人民币市场份额占比3.2%超过日元排第四,已经有一定规模了,但与美元、欧元相比规模确实还很小。2022年12月,人民币在SWIFT系统中的占比跌到2.15%。
从技术性来说,人民币国际化的软件基础设施已经有了,只是市场规模太小。也就是说,人民币国际化到底是更缺管子,还是更缺水流,这个问题很清楚。
西方媒体评论说,中国的CIPS也帮不了俄罗斯银行多少,因为人民币市场份额与美元、欧元差了十倍以上(2021年12月美元市场份额40.5%,欧元36.6%)。这个评论有道理,也说明了人民币自由兑换的关键性。人民币要真正国际化,就得让别人畅快地用,自由兑换直接参与货币竞争是必须的。
俄罗斯被SWIFT制裁了,其实俄罗斯多家银行在2019年就接入了CIPS,防着这一手。换句话说,发展中国家银行被西方制裁了是有出路的,只要转向CIPS就没有被断绝生路。俄罗斯央行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1月到年末,在俄进口结算份额中,人民币占比从4%升至23%,出口结算份额从0.5%升至16%。但是,这个生路有多宽,就需要人民币发挥作用了。
CIPS或者人民币市场份额虽然不大,但是增速非常之快,在IT互联网时代,经常有用户数一年增个50%、100%的事情。现在CIPS交易额和SWIFT相比已经不能算Nobody了,规模已经超过其十分之一了,年增50%的超高增速维持几年就会出大效果。人民币同样如此,只要放开来让外资兑换,全球需求也许会超乎想象,光是华人资本就可能爆棚。
笔者认为,兑换人民币的需求、人民币占全球外储比例、CIPS市场份额、人民币市场份额、人民币汇率,这几项有可能相辅相成增加,而引爆市场的必然是人民币自由兑换。
中国在外汇市场上已经低调多年,明明经济实力、制造业实力、出口份额都是属一属二了,但是人民币却离奇地还不如一些小国货币有地位,这必然会得到纠正。俄乌冲突也许就是意外的开始。
货币是重要抓手
货币是全球金融与贸易体系重构最重要的抓手。如果美元、欧元继续统治金融贸易,西方势力制裁就敢发力重创对手,货币结算别人跑不脱,资产都能被没收。想解决问题就得有竞争者,以人民币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货币,出来与美元、欧元竞争,不善待市场交易者,人们就会换个选择。中国已经是世界上一百多个国家与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2022年出口3.59万亿美元,全球市场份额14.7%,约为七分之一,看上去没那么高,但这隐藏了中国贸易的实力。
中国几乎不卖原材料,而原材料大宗商品贸易是许多国家出口的最大依靠。由于消费者不会直接使用原材料,更多接触的是中国制造的商品,在消费者层面中国出口的实力更强。手机、家电、小商品等多种消费品,中国的全球市场份额占比在50%-90%,基本是统治地位。
由于这个地位太“碍眼”,美国发起了“全球制造业大迁移”运动,从2010年起就疯狂造势,说要振兴美国制造业,也试着捧了一些别的国家。
如在2010、2013年将靠原材料出口旺了几年的巴西,在制造业竞争力排名中放得很前,全球排名第五,将要升到第四云云,实际荒腔走板。
后来又捧印度和越南。印度一直拉垮,制造业占GDP比例16%,在莫迪任上毫无进展,与25%的目标差距甚远。越南发展速度还可以,但是体量不足,自身技术水平太低全靠外资拉动。
十年下来,中国制造业全球地位更加稳固,完美战胜了疫情和美国贸易战的两大考验。产业链迁移造势了很久,结果3月中国出口以美元计增长14.8%,印度、越南、韩国等国出口却下降了12%-15%。甚至连中国最大短板芯片业,芯片制造产出份额14%也超过了美国的12%,虽然主要是低端。也是因为外媒不时疯狂造势,才让人一直关注中国产业迁移,拿一些个案说事,完全不顾宏观数据。
应该换个观察角度,制造业不仅不怕被美国盯着攻击,还可以到国际上帮助人民币实现飞跃,反过来砍美元一刀。就算人民币不自由兑换,许多国家也已经在和中国的双边贸易中转向人民币结算,说明了人民币的潜力。制造业强大,货币就应该强大。
像俄罗斯、伊朗等被美欧反复制裁的国家,以前很大程度还是“自己想不通”。总是一边被制裁,一边盼着解除制裁,总想和美欧达成自己想要的贸易条件,其内部有相当的亲西方势力。
因为过于相信美欧的实力,国际政治气氛稍有松动就满怀寄望。俄罗斯曾多次申请加入北约,2014年以前还混入G7组了个G8。伊朗一直对欧盟报有希望,不像美国那么死硬。只是在近年来被反复教育基本死心了,才发现中国的力量真的很可观。
近年来,中俄贸易摆脱了徘徊局面,相比2015年有了极大发展。2021年中俄贸易额达到了1468.87亿美元,同比增35.8%。中国成为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但俄罗斯进口中国商品只有675亿美元少于出口,还是更看得上美欧的产品。中国完全可以提供俄罗斯需要的大部分商品,双方贸易潜力极大。
2022年,中俄贸易额再增29.3%达到1902.71亿美元,中国对俄出口增长13%。2023年第一季度,中俄贸易额同比增38.7%,到538.46亿美元。其中,中国对俄出口240.74亿美元,增长47.1%加速了,中国自俄进口297.72亿美元,增长32.6%。按这个速度增长,2023年中俄贸易额将超2600亿美元,是2015年的4倍。
很多发展中国家也是如此,虽然和中国是第一大贸易伙伴,但骨子里还是觉得美欧日发达国家的商品更好。其实中国能力比一般发达国家强得多,搞起“一带一路”基建可以说是天下无敌,唯一的制约就是伙伴国的犹豫。印度和越南宁肯把基建交给日本,几方对着忽悠,也要防着中国企业。真像老挝一样下决心搞中老铁路,2021年底通车后,就发现“真香”。
种种迹象说明,在美欧制裁的神助攻之下,中国主导或者参与的“一带一路”、RCEP将会进入收获期。东南亚其实已经见效极大,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俄罗斯转变心态和中国放手大干经济合作,中国东北将会有不错的外向发展机会,西北方向更会有极好的发展机会,中俄伊大三角将成为地球上最广袤的经济开发热土。
金融和贸易的原理并不复杂,面对西方种族主义的制裁,发展中国家抗争的办法和国家安全一样,都是“能战才能和”。中国顶住了贸易战,美国想打就瞻前顾后。
俄罗斯也不是光被制裁,也算有些对抗资本,美欧留了能源天然气的口子,欧盟自己日子得过。但是俄罗斯想摆脱被围攻制裁的命运,还是得有更多出路,不能靠天然资源硬抗。
发展中国家的正确出路,就是在联合国和平发展精神指引下,和中国等有能力的国家平等合作,放下争端和疑虑向前看,引入投资发展基建,给扩大贸易创造条件。面对西方国家的抱团制裁,发展中国家的对策就是抱团发展,本来也被看不起,不可能混进去,不如自己想办法发展。
这也是为什么,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在博鳌论坛上建议成立亚洲货币基金组织,巴西总统卢拉上台之后即刻呼吁南方国家团结起来,俄罗斯也对外表示:俄罗斯能源交易将弃用美元和欧元,俄中能源交易已使用本币结算……去美元化浪潮已经开始风起云涌。
也只有这样,西方国家才有可能正视发展中国家,放弃邪恶的霸权制裁,走公平竞争的道路。这种情况下,全球各国的经贸合作并不是互相排斥的,这样的和平也没有问题。只是,要记住和平是从哪里来,不是美欧发达国家施舍而来的,而是发展中国家抱团战斗的成果。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刘惠 
-
5年亏损超36亿,寒武纪否认“恶意裁员”
2023-04-28 11:00 观网财经-科创 -
第四范式第4次向港交所递表,投资人还有多少耐心?
2023-04-28 10:49 观网财经-金融 -
人民币国际化提速,背后发生了什么
2023-04-28 08:11 人民币国际化 -
管理层与大小股东“分歧”升级,汇丰的公司治理怎么了?
2023-04-27 16:13 观网财经-评论 -
天涯社区网站已不能打开,网友:青春被封印
2023-04-26 17:14 观网财经-互联网 -
20万企业用户申请接入阿里通义千问
2023-04-26 17:14 观网财经-互联网 -
核心产品最高降幅达50%,阿里云迎来史上最大规模降价
2023-04-26 10:59 观网财经-科创 -
又一家?美国第一共和银行一季度存款流失千亿美元
2023-04-25 21:31 观网财经-宏观 -
“想方设法稳住对发达经济体出口,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场”
2023-04-25 21:02 -
粉笔发布2022年财报:扭亏为盈 业务全线增长
2023-04-25 19:24 -
珠海万达商管港股申报稿失效,万达回应
2023-04-25 19:23 观网财经-金融 -
潍柴雷沃IPO:国内规模最大、产品矩阵最完备的农业装备企业
2023-04-25 17:14 观网财经-金融 -
锂价暴跌导致业绩爆雷,多家上市公司股价跌停
2023-04-25 13:48 观网财经-汽车 -
灌篮高手国语TV版突然下架,爱奇艺回应
2023-04-25 13:48 观网财经-互联网 -
硅谷银行危机还没结束,但银行股空头却亏了10亿美元
2023-04-25 11:58 观网财经-海外 -
B站顶流UP主称四个月未接广告,创作激励不够付房租
2023-04-25 11:42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华电新能IPO:或成为A股新能源领域最大规模IPO
2023-04-24 17:34 观网财经-金融 -
还没完!网易起诉暴雪:要求退还3亿欠款
2023-04-24 17:32 观网财经-互联网 -
放弃50万年薪!浙江姑娘辞职冲上热搜第一
2023-04-24 16:07 -
数字化转型新时代,中国离不开扬招出租车“老师傅”
2023-04-24 10:53 观网财经-互联网
相关推荐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65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10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57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88“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90最新闻 Hot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
严管执行!中方再出手,美媒发愁
-
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
“欧洲在华企业偷着乐:机会来了”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