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陆配偶:嫁到台湾,我有些后悔
关键字: 台湾陆配大陆配偶陆配身份【本文采访:王晓笛 钟晓雯,主人公为化名。】
“嫁过来后有些后悔”,橙子对我说,“除了当富太的,大陆女孩九成后悔嫁过去的。”这个26岁的女孩,一张娃娃脸,带着些俏皮。和出生不久的女儿在一起,看上去像一位细心的姐姐。
除了是一位年轻的妈妈,她还有一个特别的身份。
陆配。
不久前,大陆配偶集体抗议申领台湾身份证的时间过长。我因此再次联系了橙子,这一回距离我们上回谈到台湾已经相隔了两年。
大陆配偶抗议待遇差别
两年前,我还在淡江大学做交换生。即将成为“大陆新娘”的橙子向我打听当地的情况。说是“打听”,更多是“核实”。在认识我之前,她的先生已经向她描绘过台湾:生活慢、压力小,令人憧憬。
也许是受先生的影响,那时的她会不由自主地站在台湾的立场上思考问题。认为服贸是统战的工具,觉得陆生抢占了台湾人的资源。她甚至一度希望台湾就这样“独立”出去,成为她心目中的世外桃源。
而今,再谈起两岸,橙子说“说不定哪天就统一了”。
我们的对话在微信上进行。带着孩子回到江苏老家,这位“新妈妈”的生活完全围着女儿转。我们的对话时断时续,时长时短。“我想工作,真想挣钱,在家憋死了。”或许在远嫁之前,橙子没有料到处境会变得这么被动。“可是没人帮我带孩子”,她无奈。
三年前,橙子在上海认识了自己的先生。这段恋情平凡顺遂,办公室中的朝夕相处萌生了好感。约会、恋爱、结婚。“他是个认真、优秀、负责的人,”橙子说,“一点不帅,但是疼我。”
橙子的婆家在中部。“很热,很乡下,适合养老。吃的很传统,没什么娱乐设施。不适合年轻人住。”橙子说。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她住在婆家待产。“不太自由,没什么可以溜达的地方。”
不过,孤单不是她唯一的烦恼,“生活环境落差很大。”生孩子前,她去过台北,“台北很不错,其他没去过的地方不评价”,而她婆家是在“乡下”,她继续说,“那边很多人住厂房,就俗称铁皮屋。我家的隔壁有工厂,很吵很吵。去了一年,还是受不了那个机器工作的声音。”
“在这个环境下养胎吗?”我问。“改变不了,只能忍耐。”尽管到台湾前,先生也说起过家里的情况,但是亲眼目睹,还是让她感到很大的心理落差。“我挺后悔,在没领证前,去台湾看他们家到底怎么样,”紧接着,她说,“回上海的那天,就告诉自己,不想再回去了。”
“领台湾身份证不是要求每年在当地生活半年吗?”我问。
“我不拿身份,就无所谓。”她回答。
除了外在的环境,当地的文化观念,也让橙子无法融入。“我觉得台湾看似某些方面自由,但是某些方面不自由……国内反而相反。”她说道,“台湾还普遍遵循大男子主义,婚后不希望老婆工作的大有人在。所以台湾很多年轻女孩要么很早结婚,要么就干脆不要结婚。大陆不一样,婚后工作的人很多,即使前几年带孩子没办法,但是孩子开始念书了,陆陆续续都进入社会了。”
我问起她的状况,她说:“老公希望我就这样在家里带孩子,伺候公婆,继续生小孩。”对此她很坚决,生不生孩子她要自己说了算。生完孩子后,她就没出过远门,“带孩子去玩,不可能。公婆会说,孩子小,哪都别去。”
橙子先生家的祖辈在日据时期以前就到台湾定居,因此公婆观念传统。在台湾时,橙子和先生商量能不能搬出去单过,但身为长子,先生不太情愿。类似的观念差异还体现在男性的家庭地位上,“(当地人)现在也依然觉得,男人不进厨房的”,橙子说,“我公公就是,从来进厨房就是吃饭、找水果,拿去客厅吃。(吃完)不知道把盘子拿回厨房。”
“不是说你先生疼你吗?”我想和她开个玩笑。
“他也是进厨房屈指可数,”她说,“谈恋爱时装得很积极,又做饭又洗碗的。他一回台湾就甩手大掌柜,说在外面多么累多么辛苦。其实都是说给婆婆听,这样他就不让我指使他干活了。其实带孩子最累的。”
虽然是抱怨,橙子的话里还是带着些娇嗔,能感觉到夫妻感情尚佳。而她认识的大陆新娘,承受的远比她要多。她提到一个四川女孩,嫁到台湾五、六年,“每天是送完三个孩子。然后买菜、做饭、洗碗。歇一会又去接孩子、又做饭。”橙子的评语是“我觉得好可怕,她其实好漂亮的,你说这样能不老吗?”讲到这里,她又说:“每天这样的生活。人生还有什么意义。都不是为自己活的。”
这样的大陆女孩并不少,普通女孩不在当地找工作,就只能在公婆身边熬到6年期满获取台湾身份——这个时间比越南等其他国家外籍配偶的4年期限还要多两年。而那些有能力在大陆找工作的女孩,则因为陆配获取身份要求每年在台湾待半年以上,基本上就没有合适工作可以做。
没有收入,没有身份,更没有财产保障。橙子说:“据我所知,没有几个大陆媳妇在台湾有财产……(离婚后)大部分孩子也抢不到。回大陆之后还没办法(不允许)去看孩子。”她空下来会在台湾的论坛上逛逛,看了不少大陆配偶的吐槽。橙子自称,已经很熟悉台湾人跟大陆人离婚会产生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了。
如果说上面这些是风俗上、制度上的不公,当地的一个做法则有些“欺负人”的嫌疑。“有一个观点,普遍嫁过去的,没几个办酒席的。”她反问我,“可牛X?”
橙子也没有办,她公婆的说法是,“酒席比较贵,很不划算,礼金也挣不到,”好在,娘家为她在大陆办了酒,让她好受了一些。“大陆的不办,越南的就更不办了。”而台湾当地女孩有多少能默不吭声接受不办喜酒呢?
橙子说到的越南新娘,连同印尼、泰国等东南亚的女性,也是台湾外籍新娘的主要构成。其中越南的占多数。她们大多因为经济原因远嫁台湾,在婆家,往往被当成生育的工具,这也使外籍新娘在先天上就低人一等,再加上媒体热衷炒作外籍新娘骗钱骗财。台湾社会对她们有不少偏见。
“虽然嫁来一段时间,但我从来都没感觉到自己是个台湾人。”橙子叹气道。回到家乡,“全家都心疼我。”隔着屏幕看到这句话,似乎能体会到她的进退两难。
尽管她这代大陆配偶已经不复上一代人的困境,但由于当下的政治原因、社会的偏见与歧视在她们身上体现得更为明显,融入也更为困难。近年来,虽然以卢月香为首“统一生产党”初露头角,也获得了马英九的赞誉。但要提高陆配地位,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
和多数年轻大陆女孩一样,橙子从不感兴趣政治运动,“这样的事情,我做不来”。
但对于涉及两岸矛盾的事件,她态度鲜明。说起去年底台南崇明国中陆配小孩,因不堪霸凌而跳楼的事件,她心有余悸,但却说并不害怕:“但凡有点脑子的人都应该明白中国的强大,有什么好歧视的!”我们又聊起洪素珠这样的极端人士,橙子说“我会劈脸打她一巴掌!”
对于未来,橙子再次重申了不会回台湾,也希望带着女儿待在大陆。她一条条向我列举理由:“首先,又没有自己独立的房子。其次,没有一个安静舒适的生活。我宁愿撕破脸也要孩子在安静的地方生活。而不是每天呆在噪音污染的环境里。”讲到这里,她显现出超越同龄女孩的坚定:“孩子是我的命,这一点我不妥协。”
CaesionLa解读:
作为一个有朋友在台湾做交换生,自己也认识台湾汉子妹纸的大陆年轻人,我想说的是,我认识的台湾汉子大都很会追女孩玩浪漫,而且各种会细心体贴女生,每次出去玩都会发现台湾来的交换生最会照顾女生了。而且也是这些人最爱化妆,比大陆的同龄人颜值基本高一个层次。当然特指男生。因为在我的观察里,我身边的男生都不化妆。然而要知道的是,他们大男子主义非常严重,我曾和一个哥们聊过,他居然问我为什么大陆的女生居然大多数不会做饭,将来怎么侍候公婆?戒一解读:
我姑姑是二婚嫁去台湾的,丈夫也是在一个台湾小城市,家里是做餐饮生意的,他们全家都决定回大陆养老,已经在我们家乡买了两套房子了。每次姑父回来都说大陆环境好,生活轻松,这里的人对台胞热情,没有拿他当过外人。而我姑姑每次都抱怨8年了拿不到身份证,一婚时候的儿子到现在也只去过一次台湾,还只能呆30天,手续太复杂了。一家人生活还是愉快的,但这个文中说的女人要承担所有的家务劳动是真的,姑姑每天都很累,但夫妻关系很好,我爷爷去世的时候,他们还想尽办法当天赶会来了,可见重视。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钟晓雯
-
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评论 36印外长怼欧盟:这么依赖中美俄,还想战略自主… 评论 80“美国买家缺席,结果很意外!” 评论 58特朗普又开新战线,“只会鼓励各国像中国一样反制” 评论 123特朗普“杀得兴起”,欧洲想“刀下抢人” 评论 108最新闻 Hot
-
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
特朗普又开新战线,“只会鼓励各国像中国一样反制”
-
印外长怼欧盟:这么依赖中美俄,还想战略自主…
-
“美国买家缺席,结果很意外!”
-
日本想“跪”,被警告:政府将垮台
-
特朗普:最初是我“炸”了它
-
“关税将抹掉15亿美元利润”,福特撤回了一个预期
-
县长张汉坤官宣被查,公安局长落马后“消失”4个月
-
今年第三次议息,美联储“将无视特朗普,维持不变”
-
在他嘴里,加拿大都成了“靠美国养活的社会主义政权”
-
越南总理:越美首轮谈判本周三举行,维持全年8%增长目标
-
“最美教师”邓滢,履新职
-
五一出游哪里人最多?河南接待游客6450.3万人次
-
美防长“动刀”美军高层,至少砍20%
-
以色列要全面占领加沙?“等特朗普结束中东之行……”
-
特朗普“杀得兴起”,欧洲想“刀下抢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