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昶睿:作为国民党代表,我们希望有这样一位新主席
关键字: 国民党国民党党主席洪秀柱黄敏惠国民党改革台湾大选中国国民党自1月16日在“总统”与“立委”选举中,遭遇雪崩式败选后,不分党内外、层级、职业的民众纷纷对国民党败选点出了相当多原因,并提出相当多的建言,这当中必然有讽刺的、揶揄的、当然也有真心的,然而那么多的肺腑之言,国民党的掌权者或者是高层,究竟知不知道这些问题、想不想知道这些问题、或是有没有重视这些问题,只有他们心中最清楚。
1月20日下午,国民党中央弥漫着一股异常的气氛,这是在朱立伦辞任党主席,由黄敏惠代理党主席的第一次中常会。不出意外,当天议程重点放在了党主席改选的规则上。外界普遍认为,国民党若有心改革的话,在高门槛的党主席选举规定或许会有较为开放的做法。
根据《中国国民党主席选举办法》第3条规定,必须曾任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或中央委员,经具党权之党员3%以上联署者,得申请登记为本党主席选举候选人,同时在领表时必须缴交新台币200万元整。
要曾任国民党中评委或是中央委员的党员,才得以成为党主席的候选人,在现阶段诉求年轻化、改革的国民党年轻人中真是寥寥无几。会前曾有多位青壮派的中常委讨论要修正降低到曾任“党代表”或具备“党员”资格,就有参选党主席的资格,以及讨论降低联署3%的门槛。但这两项由于涉及改变选举办法,无法在当天作更改,就没有作任何更动。
不过,对于作业费的调降全体与会人员是有共识的,当天中常委姚江临提议要降到20万,也有其他中常委主张要降到50万、100万,经过多方折冲之后,很没有诚意地打了8折降为160万,并将投票日期延后到3月26日,让有意参选的候选人有较多时间准备。
国民党主席的选举办法在25日公告,26、27日两天领表,计有“立法院副院长”洪秀柱、代理主席黄敏惠、台北市“议员”李新、前新北市“议员”陈明义(29日在个人脸书宣布退选)、“立法委员”陈学圣、以及“中常委”林荣德等6人领表参选。2月22日,桃园市“立委”陈学圣、代理主席黄敏惠、前“立法院副院长”洪秀柱、台北市议员李新完成登记。
黄敏惠(左)和洪秀柱成为本次竞逐党主席的热门人选
以往参加国民党主席选举是要论资排辈的,但是我们认为在现阶段国民党亟需被改革的状况下,应该要百家争鸣!对于符合参选资格的人、有意参选的人,我们都要鼓励参与这次补选。我们自己为国民党党员,深觉要顺利成为主席候选人还真不简单!首先,要曾任中评委或中央委员,又可以达到160万台币这一个领表门槛;其次,要达到党员联署3%以上的门槛,以目前约有32万党员的国民党来说,要差不多有一万党员的联署;最后,要在联署未重复下达到门槛,才得以顺利登记成为候选人。
在这次选举中,比较意外的是被视为“最大公约数”的“副总统”吴敦义、以及原本表态参选的前国民党副主席郝龙斌,都在最后一刻表示退选。吴跟郝退选后,在领表的最后却爆出“黑马”黄敏惠加入这场党魁之争。她长期被视为国民党本土派,与“立法院长”王金平以及吴敦义的关系不在话下,黄的参选一般被认为是为了代表本土派而战。
依照目前的气势以及动员能力,比较有机会顺利通过门槛的人选为洪秀柱与黄敏惠。洪秀柱自去年争取国民党提名为“总统候选人”以来,再加上“换柱”所带来的影响,很多民众都认为国民党欠洪秀柱一个公道,因此在全台各地累积了不少的民众支持;黄敏惠的出线,估计是国民党内“本土派”的最大公约数,吴敦义与郝龙斌的退选,代表着这股势力已经整合完成,黄敏惠可以借由现在的党务体系、国民党的地方派系、以及本土派的力量寻求支持。
此次的主席补选,很多人将其视为“反洪”与“挺洪”之争,或是“本土派”与“非本土派”的路线之争。我们认为这样的言论都过于偏激且不客观,主席的角色固然重要,但是国民党未来的核心主张与路线之争,不能够再让少数人所独占。主席候选人的主张,在党员投票时固然有可能反映在选票上,此外,还需要纳入大多数党员以及民众的意见,才不至于真正背离民意,重新取得民众的支持与信任。
当然,自“换柱”事件后,洪秀柱的团队也并没有闲着,在“选举”期间除了无私地为国民党籍“候选人”辅选外,仍然有举办“青秀助讲团”,聚集一批认同国民党、愿意为国民党付出的年轻人在身边,这些年轻人也勇于上媒体为党的政策作辩护。在这段期间,一般认为洪秀柱是真正地愿意跟年轻人站在同一阵线的,因此获得许多民众及年轻族群的支持。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小婷
-
“中国打贸易战有秘密武器:AI机器人大军” 评论 85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评论 105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评论 97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评论 474最新闻 Hot
-
“共和党人气坏了,但碍于特朗普只能保持不安的沉默”
-
美媒放风:特朗普考虑大幅下调对华关税,或降至50%-65%
-
“纯关税壁垒最粗暴,欧盟快和中国谈吧”
-
总计7亿欧元,欧盟对苹果、Meta“罚酒三杯”
-
“俄乌都得在领土上让步,再不同意美国就退出”
-
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
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
涉及稀土,马斯克:正与中方协商
-
美国着急放风“即将与日印达成协议”,其实只是…
-
通用电气CEO:别打了,我们还没给中国交付...
-
哥伦比亚总统:我认为特朗普政府把我的签证吊销了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
“孤立中国?东盟不会跟,否则…”
-
“中方对美方鸣枪示警:这回来真的,能一票否决”
-
“特朗普一声令下,美国几十年联越制华努力,白干了”
-
特斯拉净收入锐减71%,马斯克“认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