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洛闻:占中后盘点香港的反对派到底是谁?
关键字: 占中占领中环香港反对派梁国雄外部势力特区政府港英政府领事馆梁国雄可以说做出了一个示范,就是一个被港英所不齿,在街头卖鱼蛋的小贩,能够通过政治,变身为一个每月拿十几万税款,有自己办公室,可以请助理,骂特首不用负责的议员,骂骂政府就可以变成民心所向。梁国雄之后的陈伟业等等就是遵循着这条道路越来越注重“我反对”这一形式,而忽略了梁国雄们当年从雄心万丈,主动出击,到叶公好龙,物极必反的思考过程。
第二类是陈方安生等“乱港四人帮”所代表的,颇有社会地位的人物。其动机则更好理解,他们“食君之禄,担君之忧”,回归之后威风不再,自然要找旧主子找找场面。
与领事馆们串通一气的也可以理解为这一派,说白了还是为了利益,只不过有的是为了以前有现在没有的利益,有的是为了以前没有现在可能会有的利益。
第三类是原来在港英政权中层、底层的人。港英对基层控制主要通过警察、纪律部队和政治部。政治部其实类似秘密警察,60、70年代曾积极打击左派,也曾经打击过国民党残余势力,目的都是为了维护“日不落帝国皇冠上的明珠”的稳定和光彩。而97年回归之后,所有政治部人员基本都有BNO身份(观察者网注:即英国国民(海外)护照,British National (Overseas) Passport),但不少流落他乡。笔者曾经在泰国遇到一位老爸是政治部的朋友,他讲了这么个故事:
当年他年纪很小,还没有警廉冲突,政治部一家独大。他出入茶餐厅、电影院或坐电车,从来没有买票的概念,都是用他爸爸的私章盖章走账,或者是出示一下印章了事。他当时以为是印章做凭证,他爸爸每个月月底去结账,后来才明白,正常公务员工资根本不可能支撑这种开销,这些免费的午餐、电影票,都是对政治部的“孝敬”。打击左派时也十分卖命,将一个敢在港督府前示威要求“华洋平权”的人打伤之后扔下海“教训”,并且限制这人的就业,逼得他不得不出家为僧避祸。后来由于打击左派时出手太狠,又在政治部位居中层,回归前被英国政府全家接到英国,但确定情报都已经过时之后,就开始通过加征税款,限制就业等办法将他们一家挤出了英国,此时又不能回香港,不能去加拿大等国家,最后只能拿着英国护照在泰国定居,做导游谋生。
看官当然可以斥我道听途说,一面之词不足为凭。但深受英国恩惠,在港英殖民时期享有的优越地位由于回归消失;或者一直籍籍无名,由于占领需要,被英美许以重酬,甘心卖命的大有人在。这一群人说难转化,因为他们利欲熏心,说容易转化,因为他们唯利是图。但他们对红色中国,对中国普通人的无来由的鄙视,对英式宗主文化的优越感,崇拜心都根深蒂固,即使转化,也不可能可靠。
第四类最让人无奈,是媒体、学生这些“天生的无辜者”。他们天生占据道德高地,用群氓的形式引领着运动,并且以放大镜看警察,看政府,寻找“你错一所以我可以错一万”的借口。只举一个例子,“占中”期间,部分学生日夜占据金钟,随地便溺,金钟海富天桥下行向东大概三十米,拐角的位置到现在仍然气味盎然,有兴趣来香港旅游的朋友可以自行考证。更别说偷接电线盗取政府电力,占领七十天换三十个女朋友这种花边新闻了。而媒体的倾向更为让人觉得部分港人聪明有余,磊落不足,想要好处,又不肯出头担责任,将所有问题都拖入“你先打我还是我先打你”这样的罗生门,一旦无人监管,又会吃光拿净唯恐吃亏,小人之心令人作呕。也举一个例子,香港政府全资、雇员大部分属于公务员序列、享受公务员待遇的香港电台公开支持占领,12月12日,金钟清场后交通恢复第一天,香港电台新闻报道如下:http://rthk.hk/rthk/news/clocal/index_news.htm?clocal&20141212,其新闻取向,措辞导向适当与否,各位看官可自行判断。
纷争背后,其实只有两个字:短视。港人生活在相对平稳的环境中,其实大可不必担忧制度变迁导致利益受损,但也正是这种平稳,让国家的意义,长远的规划,隐忍的好处显得十分虚无。确实,国家破立、民族存亡的选择从未在香港的面前出现过,但以国人的角度来看,港人的历史,就是亡国也奴,不亡国也奴的历史(港英所谓殖民历史,其实就是不亡国而奴的历史)。结果现在亡不亡国奴不奴都事不关己,无论怎样都不承认国家布局当中,香港是其中一环这一现实;不接受国家拍肩膀,而希望跟国家比肩膀;不想承担任何责任,好处要立竿见影;不通过妥协建立政治信任,而要通过联通外国挟洋自重(有香港大学生赴英国参加听证会,要求重新履行南京条约),后果可想而知。
加上近二十年香港经济发展的动力逐渐不足,贫富差距急剧加大,社会司法对于富人的约束越来越无力(可以查最近宣判的许仕仁案的来龙去脉来了解一下香港的司法系统),导致部分年轻人一方面十分焦灼,一方面十分绝望,一方面无论怎么学都无法拼赢内地的学生,更别说去内地就业,另一方面就算留在香港,也要辛苦几十年才能勉强买个房子,而这房子和他们在TVB上看到的、坐车时路过的豪宅又相差十万八千里,更何况如果打定主意买房,那就没有钱买名牌包、去兰桂坊,几十年节衣缩食临渊履薄,这种令人灰心的辛苦,他们不想吃。
最后一种则是内地人,在内地受教育后来到香港换了护照,便仇共恐共,对内地持鄙视怜悯之情,实际上自己在香港也只是勉强温饱。要么大义凛然,永远站在舆论安全的风口浪尖上,颇有指点江山之意。这种人在内地特别有市场,不需多说,诸公自辨。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李楚悦
-
直播:美国新一轮“弃台论”,不同寻常 评论 0“美国想拉盟友对中国搞联合关税,G7没讨论” 评论 161史无前例!特朗普政府对哈佛大学下死手 评论 419“美国对中国生气,我们就要跟着?!” 评论 72最新闻 Hot
-
“87%靠中俄设计 ”,特朗普又要整“紧急状态”了
-
“中美关系缓和新迹象”
-
“前所未有”,韩国首尔现“滚回中国”反华抗议
-
普京再提“缓冲区”:在推进了
-
1票险胜!特朗普“大而美”法案在众议院过关,债务上限+29万亿
-
美华裔教授:没想到有一天,我会因自己的民族被迫卖房
-
石破茂与特朗普通话45分钟:他打给我的
-
“美国想拉盟友对中国搞联合关税,G7没讨论”
-
枪杀以使馆人员,他可能面临死刑
-
美国8周孕妇脑死亡,却被要求继续怀胎,医院:这是法律规定
-
史无前例!特朗普政府对哈佛大学下死手
-
“中国在2019年的做法,救了美国近千条人命”
-
果然不扯上中国,英国就办不成事了…
-
澳央行副行长:中国不想人民币贬值,那会便宜美国人
-
荷兰外相:中国希望放宽阿斯麦出口限制
-
美国考虑撤军4500人?韩国否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