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尔:“北洋时期中国最民主”?你别说还真有人信
最后更新: 2024-05-08 19:10:03首先值得一提的是北洋时期的宪法。从《临时约法》到《天坛宪法》,尽管这只是军阀统治的“新装”,但也至少在形式上取得了明显的突破。比如北洋时期制定的宪法中都做出了保障人权与自由的规定。尽管在现实中,这些说法从来没有得到完全落实,但能摆在明面写出来,也是一种进步。
其次是北洋时代的舆论环境相对有所宽松,言论自由得到了发展。在传统帝制时代,妄议朝政向来是重罪。而在北洋时期,这种严格的舆论控制发生了变化。虽然北洋政府还会用各种方法控制媒体,但舆论发展的大趋势依然无可阻挡。诸如《东方杂志》、《新青年》、《每周评论》等著名报刊都是在北洋政府时期创办的,并且确实对当时中国的历史走向起到了作用。
《新青年》资料图
但值得注意的是,北洋时期的舆论宽松只是相对的,其比较的对象是此前的君主专制和此后的蒋家王朝。而且,北洋时期之所以会有言论相对自由的局面,很大程度上也是军阀割据、互相斗争的结果。军阀们都想利用舆论打击对手,某些时候甚至会鼓励媒体发声。
最后,北洋时期的政治架构,也确实出现了民主化的若干特点。在形式上,北洋政府时期的宪法均以立法的形式限制政府权力,试图模仿三权分立的制度。尽管这只是照猫画虎,但在军阀之间的争斗中,却也成了一种工具。
典型的例子当属参加一战之事,作为总理的段祺瑞提出对德宣战,但国会拒绝合作。身为皖系军阀首领的段祺瑞向国会施加压力,却被对手利用国会反将一军,非但不同意参战,还要改组内阁。事态持续发展,段祺瑞居然被不掌军权的总统黎元洪解除了职务。
虽然不久后,段祺瑞施展军阀本色,先是给了张勋以复辟的机会,继而以反复辟为由撵走张勋、赶跑黎元洪。但无论是参战之事,还是府院之争,都确实与传统政治下的“朋党”、“夺嫡”等政治斗争截然不同,多多少少具有了一些看似与宪政有关的色彩。
正因如此,虽然军阀们并不真的把法律放在眼里,但他们还是需要这个工具,继而会有所顾忌。直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蒋介石也还是要留心国民大会的构成,避免自己的独裁统治遭遇麻烦。
混乱不是民主
北洋军阀的统治绝对称不上民主,但在其统治之下,中国确实出现了民主的因素,而且呈现出发展、壮大的势头。比如在舆论监督和公民权利方面,北洋时期报刊的声音越来越大,民众的觉醒意识也持续推进。但是,这些具有民主色彩的进步和发展,都不是军阀统治的主观目标。北洋时期民主的生成与发展,主要来自军阀统治阶层以外的力量。
一方面,尽管辛亥革命并不彻底,但民众的观念已经逐渐发生了变化。袁世凯的下场充分说明,想要在中国重开倒车,恢复专制帝制是不可能的。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党人屡战屡败继续革命、马克思主义的传入,还有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呼声,都在持续推动当时的中国向前发展。虽然北洋军阀并不希望看到民主,但种子已经萌芽,其生长是不可阻挡的。
另一方面,军阀割据的“乱世”客观上确实为民主的发展提供了空间。乱世意味着统治的“空隙”比较大,自然更有利于民主思想冲破专制牢笼。同时,军阀各派有意用民主的外衣包装自己、打击对手,虽然是笼络人心的手段,但也确实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发展。
言至于此,就必须回应另一个话题:“乱世”能够实现民主吗?
有人认为,正是因为北洋军阀一片混乱的割据统治,所以民主、宪政才能得到大发展,甚至于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也应该归功于军阀割据的状态。事实上,这种说法是既错误,又幼稚的。
《觉醒年代》影视剧资料图
首先,军阀无论大小,都不可能真的愿意赋予人民权利。认真考析北洋政府时期制定的法律,也没有哪一部是真的为了保护普罗大众的权益、实现国家富强而制定的。
其次,所谓军阀之间的权力制衡能够带来民主,也是一种“一叶障目”的浅见。
民主难道只是国会里的投票吗?只是乡绅赵四老爷的演讲吗?只是参议院的掌声吗?显然不是。民主的最终落脚点是人民的利益,人民能够参与国家事务,能够决定并且享受到自己的幸福。
然而,我们看看北洋时期的那些人和事,从走投无路、被逼堕落的拉车夫祥子,到为了能让曹锟当上大总统而饿得前胸贴后背的国会议员老爷,哪一个有民主公民模样?
最后必须指明的是,当时绝大多数中国人其实并不关心民主。在20世纪20年代,报刊经常搞民意调查,虽然接受对话的主要是知识分子,但他们对于民主的兴趣也并不高。在1922到1924年之间的多次民意调查中,军阀领袖们都能够得到约三分之一的支持率,虽然不至于占压倒性,但至少能够看出,相当一部分知识分子对于这些践踏民主、独裁专制的军阀并不反感。到了蒋介石独裁统治的初期,这个支持率还要更高。
知识分子们了解什么是民主,也希望中国走向民主,但为什么很多人还会支持军阀呢?得到利益者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的理由是现实的。因为以当时的眼光看来,似乎只有更强大的军阀才能终结割据混战的乱世,才能有进一步追求民主的机会。
用今天的眼光看,这些人的观点并不完全正确,但至少他们对于民主政治与国家状态的判断是正确的,那就是——战乱中没有真民主,乱世里谈不上真自由。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吴立群 
-
首次公开!侵华日军731部队再添新罪证
2024-05-04 10:51 日本战犯笔供 -
我国再添4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2023-11-04 19:11 申遗竞赛 -
河北滦平发现戚继光督建长城石碑,内容与史料记载高度吻合
2023-08-16 14:29 考古 -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78周年
2023-08-15 06:52 -
为什么梁启超不看好的社会主义,最后拯救了中国?
2023-03-20 08:04 -
甲午战争沉舰发现大口径炮弹,辟谣“炮弹掺沙”
2023-03-04 17:03 考古 -
为什么西方考古研究都爱去希腊搞发掘?
2023-02-23 08:46 -
中国历史上的“叶文洁”,比小说要让人头疼得多
2023-02-14 08:46 -
紫禁城两次破防,勤恳务实的嘉庆也救不了清朝?
2023-02-05 08:51 -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周湘萍去世,享年94岁
2023-01-31 16:55 -
日本外交的这套“传统手艺”,让人想到鲁迅的一句话
2023-01-19 09:07 日本 -
秦始皇帝陵发布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成果
2023-01-12 16:15 考古 -
刘统教授逝世,著有《北上》《大审判》等
2022-12-22 07:17 -
他在人生的最后十年,如何践行“苟利国家生死以”?
2022-11-22 07:56 -
清代宫廷比明代更节俭?宫女的待遇是……
2022-10-31 08:15 -
清代选秀女就是选妃?其实皇帝更在意的是“防汉化”
2022-10-19 08:43 -
为了“去中国化”,日本考古还出过这样的大乌龙
2022-10-03 08:29 -
清代盛行“厚嫁”,对女性是福是祸?
2022-09-19 08:02 -
日本拍历史剧,就不用忌讳历史虚无主义?
2022-08-29 08:14 -
从世官世禄到有爵无官——古代爵位制的演变
2022-08-01 17:38
相关推荐 -
“暴政!”哈佛禁令引众怒,中国学生不敢离校 评论 138加州州长急眼:中国躺赢了,你们到底站哪边? 评论 59直播:美国新一轮“弃台论”,不同寻常 评论 7“美国想拉盟友对中国搞联合关税,G7没讨论” 评论 168最新闻 Hot
-
“暴政!”哈佛禁令引众怒,中国学生不敢离校
-
欧盟拒绝回应,贝森特补刀
-
加州州长急眼:中国躺赢了,你们到底站哪边?
-
美方直说了:中国太强,“金穹”是为了做准备…
-
“谈判毫无进展!建议6月1日起对欧盟征50%关税”
-
特朗普撂狠话,苹果盘前跳水
-
“华盛顿死了2人,但加沙死了5万人,昨晚又有多少孩子被饿死?”
-
“战场转向,中国将再次占据先机”
-
火速被叫停!
-
“87%靠中俄设计 ”,特朗普又要整“紧急状态”了
-
“中美关系缓和新迹象”
-
“前所未有”,韩国首尔现“滚回中国”反华抗议
-
普京再提“缓冲区”:在推进了
-
1票险胜!特朗普“大而美”法案在众议院过关,债务上限+29万亿
-
美华裔教授:没想到有一天,我会因自己的民族被迫卖房
-
石破茂与特朗普通话45分钟:他打给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