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尔:他怎就成了“中国最后一位圣人”?
“阳明心学”真的万能吗?
在嘉靖年间,想赞颂王阳明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在万历以后,想要批评王阳明也变成了一件有些困难的事情。
王世贞曾有评论:“今天下之好守仁者,十之七八”。在社会氛围相对宽松、思想颇为自由活跃的万历后期,讲求自我意识,强调自我价值的心学可谓完美契合了士大夫的需要——有志于建功立业者,可以用“追求本心”鞭策自己。只想荣华富贵者,也可以用“本心指引”为自己开脱。
在“本心”的引领下,只要你能说服自己,你做的事情就是对的。晚明文人本来就容易剑走边锋,甚至行极端之事,阳明学所具有的解释空间正符合了他们的诉求。在后学的追捧下,王阳明很快走上了神坛,阳明之学更是风靡一时。
近代以来,王阳明的地位一度比晚明还要高。1926年梁启超在对青年的演讲中,将“依着王阳明知行合一之教去做”称作“唯一的救济法门”。日本名将东乡平八郎据说随身携带一块印章,上面刻着“一生伏首拜阳明”。蒋介石自谓王阳明的忠实信徒,称阳明心学为“终生的食粮”。就连毛泽东年轻时也深受王阳明的启发,在长沙第一师范就读时撰写过《心之力》一文,得到老师杨昌济的器重。
时至今日,自称崇拜王阳明、尊奉阳明心学的人依然很多,《王阳明全集》多次再版,据说,不少都被总裁、老板收到了办公室的书架里。面向企业家的“阳明心学高峰论坛”已经召开了许多次,还有的公司专门花时间与员工讨论阳明心学。
影视剧片段
无论是作为儒学,还是作为哲学,成系统地学习阳明心学显然都是有门槛的。但为何这么多人都能来追捧呢?或许至少有两点原因,一是王阳明的地位太高,追捧他的名人太多,于是跟着追显然没错。另一个原因在于阳明心学看起来并不难学,不就是自己修炼心性吗,闭上眼睛,想想自己的雄心壮志,似乎就成了“心学”。而越想越开心,越想越兴奋,恨不得马上加班加点去付诸实践,这似乎就是“知行合一”了。
王阳明是圣还是人,前面的讲述已经已经很清晰了。其实,阳明学在日本的火热也是例证,日本虽然早早就引入了阳明学,但尊崇的高峰发生于幕府末年、维新时期。当时的日本处于多灾多难之际,阳明学的责任感与体验心深深启发了日本人。明治维新之初,日本使团考察西方,就深受阳明学知行之说的推动。正因如此,才有“日本维新,王学为其先导”的说法。
回归中国,近代以来阳明学说深受追捧,自然也与当时中华民族身处的境况息息相关。一方面,当时的中国与维新之初的日本具有类似的情况,都急迫渴求改变现状,像王阳明这样既有学术成就,又以“事功”拯救国家的伟人自然受后人尊崇。另一方面,对于个体而言,心学更容易表现为具有实操价值的方法论。从“致良知”到“知行合一”,这个过程可以简单解释为树立远大理想、脚踏实地去努力,期间初心不改,百折不挠,直至于成功的历程。尤其在艰难的时局中,阳明心学的哲理表达更有滋润心灵的功效。
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资料图)
总而言之,近代以来,阳明心学中最有意义的部分当属“知行合一”,其他部分则未必那么有积极意义。而以笔者的理解,阳明心学至少在三个方面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
首先,心学无法回答“恶的问题”,既然人心本是好的,为什么接触外来事物会产生偏差?进而出现恶?这么说或许有些太哲学,扩大到现实中,问题就会表现为“我认为是正确的,那就可以做”。只要你能从本心出发,论证自己所做的事情符合“致良知”,即便此事有违道德、有违国家利益,乃至有违法纪,都可以理直气壮去做。晚明以来,王门后学之所以会干出很多匪夷所思的事情,皆与之相关。
其次,作为为人处世的哲学,心学并不适合于绝大多数人。对于根性好、天纵奇才的人来说,心学让他们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但在客观上,绝大多数人并没有那么高的才华,与其陷入自己的“本心”,倒不如像程朱所言,按照前贤指定的道路老老实实地按部就班,修成正果。
最后,从更宏观的视角看,心学在古代也不是理想的治国之学。王阳明虽然讲求“知行合一”,强调亲身践行。但现实中,绝大多数人的“知行合一”往往成为脑袋知道、嘴巴践行的自我感动。晚明的许多士大夫之所以被批评为“迂儒”,莫不与之相关。
更何况,人人都“致良知”而行,可每个人的“良知”是一样的吗?从明末到近代,有不少政治人物都自称是王阳明的忠实信徒,但仅凭心学就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成功案例并不多。由此可见,“一念开明,反身而诚”的心学固然吸引人,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自我激励、陶冶心情,但更关键的兴亡之道还在心学之外。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吴立群 
-
他在人生的最后十年,如何践行“苟利国家生死以”?
2022-11-22 07:56 -
清代宫廷比明代更节俭?宫女的待遇是……
2022-10-31 08:15 -
清代选秀女就是选妃?其实皇帝更在意的是“防汉化”
2022-10-19 08:43 -
为了“去中国化”,日本考古还出过这样的大乌龙
2022-10-03 08:29 -
清代盛行“厚嫁”,对女性是福是祸?
2022-09-19 08:02 -
日本拍历史剧,就不用忌讳历史虚无主义?
2022-08-29 08:14 -
从世官世禄到有爵无官——古代爵位制的演变
2022-08-01 17:38 -
【观网直播间】科举时代:从世袭制到科举制
2022-07-25 19:25 -
一五一十:宋朝为什么弱?
2022-07-18 18:46 -
跨越3000年,三星堆这件青铜文明“巅峰之作”终于合体
2022-06-16 14:42 考古 -
直播:持续上新!直击三星堆考古发掘进程
2022-06-14 13:23 -
98岁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巫吉英去世,在册在世幸存者仅剩56位
2022-05-25 18:54 -
在乌克兰,反法西斯女英雄卓娅再一次被“绞杀”
2022-04-24 10:15 乌克兰之殇 -
“定远”沉舰残骸遗址水下考古调查工作今年将继续
2022-02-13 22:33 考古 -
苏联亡于科技?
2022-01-25 08:00 -
“大帅币”与张作霖:作为旅游资源的历史名人
2022-01-21 14:34 -
观网直播间:苏联为什么由盛转衰
2022-01-07 17:57 -
“连无助的老兵都要欺负!?”日本的历史虚无主义很“优雅”
2022-01-04 07:51 -
海昏侯去世时间首次被揭示:公元前59年九月初八
2021-12-30 15:33 考古 -
考古新发现!江西樟树国字山大墓或为越国王室贵族墓
2021-12-25 13:36 考古
相关推荐 -
“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评论 17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评论 98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评论 52印外长怼欧盟:这么依赖中美俄,还想战略自主… 评论 127“美国买家缺席,结果很意外!” 评论 83最新闻 Hot
-
“很明显,几乎所有美国出口都受到了打击”
-
“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
“我们国家正处于脆弱时刻,美国却在丑陋地炫耀权力”
-
涉1000亿欧元美国商品,欧盟考虑:谈不成就动手
-
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
日本先谈判先遇挫,特朗普政府又臭又硬、寸步不让
-
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
特朗普又开新战线,“只会鼓励各国像中国一样反制”
-
印外长怼欧盟:这么依赖中美俄,还想战略自主…
-
“美国买家缺席,结果很意外!”
-
日本想“跪”,被警告:政府将垮台
-
特朗普:最初是我“炸”了它
-
“关税将抹掉15亿美元利润”,福特撤回了一个预期
-
县长张汉坤官宣被查,公安局长落马后“消失”4个月
-
今年第三次议息,美联储“将无视特朗普,维持不变”
-
在他嘴里,加拿大都成了“靠美国养活的社会主义政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