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果:中国改革将进入“无人区”
关键字: 中共十九大中国经济全球治理全球化新自由主义经济其二,社会治理方式的可能性大大扩展。 信息技术在社会管理领域的全面应用和深入进展,正使得实时的政策反应成为可能。而通用型学习系统人工智能的出现和飞速发展,更是展示了其在政治领域的应用前景。通过让机器拥有自我学习的能力,使其能够将历史记忆与规划未来两种能力融为一体,精确建立环境模型,准确计算任务标准,完全有可能逐步形成超越人类水平的强大执行能力。所以问题的关键已经完全不是所谓程序正义的代议制民主,而是如何保证政策对实时变动的民意做出实时、积极的回应,如何根据准确无误的历史记忆正确地规划未来并顺利地完成任务。
在这样的新形势下,西方式的三权分立,就成了一个掣肘力量,一个制度性的障碍,根本不符合时代要求。从美国和欧洲目前的政治、经济僵局中即可看出这一点。弗朗西斯·福山早已指出了这一点,他在2014年《衰败的美利坚》一文中说:“制度的稳定性正是政治衰败的根源所在。建立制度是为了满足特定情况的需求,但随着情况发生变化,制度往往无法适应。认知问题是一大重要原因:人们一旦对世界发展形成思维定式,即使在现实中遇到矛盾证据,也会固执己见。另一个原因是集团利益:随着制度的诞生,从中获利的内部人士受维护自身利益的驱使,不愿改变现状,对改革充满抵触。”
但到目前为止,即使出现了民粹主义的“特朗普运动”,也看不出美国有发生重大政治制度变革的光明前景。福山承认:“虽然在理论上,民主政治体制有利于改革的自我纠正机制,但它也让强大的利益集团能够钻空子,以合法的方式阻挡迫切需要的变革,最终导致整个体制的衰朽。” 归根结底,特朗普也仍然是强大利益集团的代表。
二、中国在范式级巨变中的重大价值
面对范式级的巨变,我们尚没有成形的应对方法。但从以上的梳理可以看出,西方文化和其政治经济模式中的缺陷和不足,正越来越多地暴露了出来。无论中国自己是否充分意识到,中华文化和中国的政治经济模式,在当前的全球化危机中,已开始显示出越来越大的价值和意义。
第一、中华文明的整体性思维,与西方二元化,乃至碎片化的思维方式形成对比。中华传统政治,从一开始就是关于整个“天下”的,也就是致力于“全球治理”的。《史记·夏本纪》写道:“食少,调有馀补不足,徙居。众民乃定,万国为治。” 所以说,如何通过天下治理让天下秩序保持稳定,获得时间上的延续,这正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政治体系最大的长项之一。
第二、中华文明是历史型的文明,关注时间的延续性,这与关注空间扩张性的西方文明形成对比。《易经》始于“乾卦”,终于“未济”,上离下坎,事业永远没有终结,永远都在“未济”的状态。受到中国数千年“天道”文化潜移默化的作用,中国人易于接受一种漫长演变的宏大历史观,从不臆想某个“末世”的突然到来。所以整个社会的注意力也都聚焦在现实问题上,追求“更好”,而非根本不存在的“最好”。当代中国近四十年改革开放的过程,一如既往的实事求是态度,正是对这种史观文明的继承。而中国改革的活力,与西方三权分立带来的死结,也日益形成鲜明对比。
第三、中国的国家,是“公权力”的代表,这与西方民族国家长期被“私权力”挟持的情况形成对比。“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不仅是政治理想,也是数千年的政治实践。不仅是儒家,道家也有“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道德经》)的思想,法家也讲“私者,乱天下也。” “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以天下之财,利天下之人。”(《管子》)而西方文明归根结底是“私权力中心主义”,在因生产自动化和全球化而出现财富聚集效应之后,也完全没有适当的社会机制进行再分配和再平衡,反而出现了大资产集团的复辟,收入不平等状况回复到十九世纪末的水平,导致贫富分化加剧,社会矛盾激化。
今天的中国政府对“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高度重视,通过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各不同地区的贫富不均得到很大缓解,通过长期的扶贫工程、“双创”工程,阶层之间贫富分化势头也得到遏制。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这也就意味着中国将成为应对新经济形态变化的重要引领者。中国现行的经济所有制和与之配套的政治制度,是中国较好的适应财富分配需求的制度优势。此次十九大报告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拓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更反映了对人需求的丰富性的尊重;宣示“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也显示了我们对人性的敬畏和保护。
十九大开幕 旅客在火车站驻足观看直播 图/齐鲁晚报
总的来看,在中国成为新型全球化引领者之前的几十年里,是西方新自由主义引领之下的全球化,所以中国未来的道路特别需要吸取新自由主义的经验和教训,并借此发挥出中国独有的优势。
从理论上讲,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系统持续有效的运行,至少要考虑三个层次的问题。宏观方向、中观结构和微观活力。新自由主义只是在一定历史阶段上解决了微观活力问题。通过强调人类的自私基因和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新自由主义片面强调了市场和经济利益激励对人的作用。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了一整套经济、政治制度。在物质相对贫乏的状态下,商业逻辑摧枯拉朽,占据了主流地位。但如今已时过境迁,即使是在微观活力这个层面,片面强调经济激励和自私基因,已经慢慢失效。
新自由主义更大的问题在于对结构的忽视。自由主义经济学认为市场可以自发产生秩序。在一定程度上,这个论断是成立的。然而, 这种自发秩序并不天然地指向发展,更不要说平衡的、可持续性的发展。即使不考虑金融、劳动力等特殊市场,只要存在继承关系,代际积累就必定会让财富分配越来越不平衡。再加上资本回报率结构性地高于工资增长,以及金融行业回报率结构性地高于实体经济回报率等一系列倾向,市场自发产生的,与其说是秩序,不如说是结构性失衡。然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却对种种失衡视而不见,哪怕这些失衡已经将社会严重撕裂。
更不要说新自由主义根本就在回避宏观战略方向的问题。当今西方各国,乃至国际组织,没有对未来的战略性考量。这与当今中国形成鲜明对比。这种战略真空,反映的正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问题,即社会整体利益代表的缺位 。在资本主义社会,国家未能成为公权力的代表,而是沦为资本的工具。就像布罗代尔曾指出的,资本主义只有同国家权力结为一体,并成为国家本身时,才能赢得胜利。而当资本的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背道而驰时,西方的政治家们,便在宏大问题上集体失声了。
人类社会面临的范式级巨变,和中国的发展与强盛,在这个历史时刻同时发生!中国将在未来的前进道路上面临越来越多的全新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是中国自己的新问题,也是全人类的新问题。中国未来改革将进入“无人区”。对此,中国需要做好充分准备!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马密坤
-
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评论 30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评论 422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评论 52“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评论 143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评论 98最新闻 Hot
-
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
“中方对美方鸣枪示警:这回来真的,能一票否决”
-
“特朗普一声令下,美国几十年联越制华努力,白干了”
-
特斯拉净收入锐减71%,马斯克“认怂”
-
普京送给特朗普的肖像画长这样
-
美欧倒逼肯尼亚“转头”,“中国又拿下一局”
-
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
“特朗普把科研领导权让给中国,10年才能恢复过来”
-
鲁比奥要重组美国务院:在大国竞争时代,难以履行使命
-
又变了!特朗普:无意解雇鲍威尔
-
“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
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针对游客的枪击事件,致至少20死
-
“我们投给特朗普,现在他的关税搅乱了我们的行业”
-
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
“别用中国的”,美国务院内部文件曝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