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永军:疫情面前,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战斗作风?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安永军)
武汉肺炎疫情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一定能够取得胜利,这是毋庸置疑的。这几天,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就是打仗是要死人的,在死亡威胁面前,谁会选择往前冲呢?
在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里,北京学生兵孟烦了抱着保家卫国的一腔热血参了军,结果却悲哀的发现自己往前冲的时候,后面的人都躲在战壕里没有跟上来,孟烦了也逐渐从一个热血青年变成了一个专事鼓动新兵往前冲的兵油子,而其实孟烦了的内心也厌恶这种相互猜忌的生活,一直盼望能有一个人带着大家一起往前冲。每个人的内心既有对死亡的恐惧,同时也有保家卫国的一腔热血,打仗虽然会死人,但是,如果这种牺牲是有意义的,死亡也就没有那么可怕。大战在即,我们需要的是一种牺牲精神,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精神种子,但是,为什么曾经的热血青年孟烦了会变成兵油子呢,这是值得反思的一个问题。
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尚游教授团队支援金银潭医院
武汉肺炎疫情面前,冲在一线的是医务人员和防控人员,我们应当向他们致敬。我们可以说,一线的工作者往前冲首先是其职责所在,医生就应当救死扶伤、公务员就得为人民服务。我们可以说,养病千日用兵一时,食国之俸禄,就当为国效力。和打仗一样,因为你选择了当兵,你就应当打仗往前冲。但是,在事关亿万人健康安全的疫情面前,难道防疫只是一项赚钱养家的工作吗?如果往前冲没有任何的价值感和意义感,只是一份工作,只是为了领到工资,谁会主动的选择往前冲,毕竟人都是怕死的,大敌当前,难保不会出现相互猜忌的局面。
聪明的兵油子一定不会往前冲,最后往前冲的人一定是听话的老实人。但是,我们不能欺负听话的老实人,或者说,我们不能让往前冲的人觉得我们是在欺负他。我们需要构建一种对抗疫情的精神共同体,虽然每个人职责所系,不需要所有的人都上前线,但是,我们要让上前线的人知道我们的心和他们是在一起的,他们的牺牲是为了大多数人的健康,是有意义的,是光荣的。
如果构建这种精神共同体呢?简单来说,就是要营造一种“我们感”。在疫情防控面前,我们的队伍就不应当是一个上下级界限分明、没有情感的行政机器,而是一个上下同心,齐心协力的精神共同体。这种时候,冲在一线的基层工作者希望上级与他们同在。上级或者身先士卒和基层的工作者一起往前冲,身体在场;或者积极地为一线工作者解决遇到的困难,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心里在场。任何困难都是打不垮一支有精神力量武装的队伍的。
在电影《大决战·辽沈战役》中有一个细节我印象非常深刻,在攻打锦州的外围战斗中,我军的一个重要据点被敌军攻占,却未向指挥部汇报,指挥部从敌人的电台获知了消息,林彪非常生气,要军法处置,罗荣桓则觉得必有隐情,亲自到前线考察,原来是前线部队为了将功补过,想把阵地夺回来之后再报,罗荣桓狠狠批评了当事的军官,军官挨批之后正准备悻悻然离去的时候,罗荣桓把他喊了回来,说还是不是同志了,怎么连手都不握就要走,军官握着罗荣桓的手感动的说不出话来,没过多久就把阵地夺了回来。
当时,看到握手的这个细节时,我是实实在在感受到了一种精神的力量,罗荣桓真不愧为我党的政工干部,一个握手的细节就让基层的指战员感受到了上级与他们同在,错可以犯,但是,犯错之后还是同志,还能握手。罗荣桓不急于处置,而是亲自到一线调查,是因为知道一线的同志必有难处,是站在一线同志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的。
这次疫情防治,我们看到,各级政府也派了很多督导组下到了基层,各地也有一些履职不力的基层官员被免职。不过我想,如果把督导组改一个名字可能效果更好,不妨改成工作队,下沉到一线,和基层的同志一起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多去了解基层同志的难言之隐,或许会比简单的问责效果更好。
我们要知道,冲在一线的防疫人员不是拿钱就得办事的“雇佣军”,而是为人民服务的“子弟兵”,在严重的疫情面前,为人民服务并不是一个虚词,而是一种使命感,能够赋予他们一种精神能量,使他们能够战胜对死亡的恐惧,不计得失、不怕伤亡,勇敢地向前冲锋陷阵。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武汉仁爱医院院长:我们和捐口罩的公司没一丁点关系
2020-02-01 07:59 中国红会 -
-
山西朔州通报处置6起网上不良信息
2020-02-01 07:52 网络谣言 -
越是“战时”、越是基层,越不能让老实人吃亏
2020-02-01 07:48 -
德国增至7例,确诊首例儿童患者
2020-02-01 07:47 医学 -
中国外交官:面对疫情无需恐惧 不建议各国撤侨
2020-02-01 07:47 中国外交 -
双黄连真有效?上海药物所深夜回应
2020-02-01 07:47 -
上海警方截获三艘非法改装运油船:还偷载疫区人员
2020-02-01 07:42 依法治国 -
湖北新增1347例,累计7153例
2020-02-01 07:24 观察者头条 -
研究初步发现: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冠病毒
2020-01-31 23:21 医学 -
协和医院到底缺不缺物资?市委书记回应
2020-01-31 22:51 -
十个普通市民的小故事,看完了,你就知道上海人抗疫有多努力!
2020-01-31 22:32 -
“疫”战当前,上海“粮草先行”有哪些招?
2020-01-31 22:29 上海观察 -
刚刚,上海第一个集中观察点正式解除隔离!
2020-01-31 22:27 -
红会受捐大量物资为何医院还是缺?武汉官方回应
2020-01-31 22:25 -
给他们一些守护:基层干部的艰辛,可能超出想象
2020-01-31 22:24 -
李克强主持会议:部署错峰返程
2020-01-31 22:09 -
协和人自编自唱歌曲《无所畏惧》,献给白衣战士
2020-01-31 22:04 医学 -
因疫情防控工作不力 内蒙古多人被追责问责
2020-01-31 21:56 -
周先旺:武汉征用定点医院减为23家,1家未达标
2020-01-31 21:44
相关推荐 -
“和中美抢占份额”,欧洲“光谱”首战失败 评论 123格陵兰岛回怼特朗普:美国不会得到,我们不属于任何人 评论 190深度揭秘:美国全方位介入俄乌冲突,欧洲人听了都吃惊 评论 129“中国行动计划”重启?FBI突袭知名华裔教授住宅 评论 322“这个禁令,欧洲企业也得听” 评论 106最新闻 Hot
-
“和中美抢占份额”,欧洲“光谱”首战失败
-
格陵兰岛回怼特朗普:美国不会得到,我们不属于任何人
-
丘成桐:中国已准备好培养自己的顶尖数学家
-
“俄美已开始讨论稀土合作”,但…
-
美部长:还能塞得下特朗普的脸
-
“普京主义在美国获胜了”
-
美防长又来:美国需要日本以“遏制”中国
-
出钱换首访?“特朗普拟5月中旬出访沙特”
-
深度揭秘:美国全方位介入俄乌冲突,欧洲人听了都吃惊
-
“拉群门”后,“万斯等人建议将他扫地出门”
-
特朗普:普京的话让我很生气
-
“中国行动计划”重启?FBI突袭知名华裔教授住宅
-
“我不在乎涨价,这样他们就会买美国车了”
-
“这个禁令,欧洲企业也得听”
-
“牢记二战日军士兵勇敢精神”?美防长又被喷了
-
上个任期自己签的协议,特朗普可能也不认了
-